我国胃癌的治疗现状
现代诊断与治疗 1999年第4期第10卷 现代临床医学在中国
作者:黄忠荣
单位:湖北省江汉油田中心医院,湖北 潜江 433124
关键词:胃癌;内镜;介入放射学;免疫;过继免疫
摘要:为了总结我国胃癌治疗现状(如早期胃癌内镜治疗、介入放射治疗、免疫和过继免疫治疗等),就近年来国内有关文献资料对此作一概述。
中图分类号:R 73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174(1999)04-0196-02
Therapeutic Status Quo of Gastric Cancer in China
HUANG Zhong-rong
(The Central Hospital of Jianghan Oil Field,Qianjiang 433124,China)
近年来,对胃癌的治疗方面,除手术、化疗、放疗外,早期胃癌的内镜治疗,胃癌的介入放射学治疗、免疫和过继免疫治疗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等均取得了新的进展。现就胃癌的治疗现状综述如下。
1 早期胃癌的内镜治疗
1.1 内镜微波治疗 将微波治疗头通过内镜活检钳通道插入与病灶接触(微波电源为220V±10%,输入功率0~220W,频率2450MHz)进行多次点灼,使病灶部位气化或呈白色凝固,术后定期随访,有无癌灶残留,适应于癌肿侵犯粘膜下层而因某些原因不能手术切除的早期胃癌。
1.2 内镜激光治疗 激光照射组织后使组织水肿,血管扩张,继之凝固,胶原纤维收缩,组织皱缩,当激光能量密度增加时,表面产生碳化、组织蒸发、气化而使肿瘤组织坏死,病灶被清除。用于内镜激光器有:Nd:YAG激光器、氢离子激光器及铜蒸气激光器,氩离子激光泵浦染气激光和血卟啉合用,铜蒸气激光泵浦染料激光与血卟啉合用,绝大多数用Nd:YAG激光,对早期癌有效率达97%[1]。
1.3 内镜手术疗法 有高渗盐水及肾上腺素注射并内镜切除手术(ERHSE)、内镜双圈套息肉切除术、电凝或圈套摘除术、内镜下胃内冰冻术及内镜下高频针状电刀圈套器切除术等,根据早期胃癌不同类型可选择性应用。
2 胃癌的介入放射治疗
胃癌的介入疗法近年来取得一定进展,由于局部药物浓度高,能直接杀伤癌细胞和抑制其生长能力增强,并可减低全身药物浓度及毒副反应,实验研究表明,胃动脉灌注化疗药物,胃癌组织区域的药物浓度较口服或静脉滴注高出数倍或数十倍,因而杀灭癌细胞作用也显效增强,对中晚期进展性或术后晚期复发胃癌有较好的疗效。目前,我国对胃癌的介入治疗一般选用经导管胃动脉内化疗药物灌注加化学栓塞(即胃动脉内化疗栓塞疗法),许多药物如5-Fu、MMC、CDDP对胃癌具有较好的疗效,联应用几种不同机制的抗癌药物可增强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缩小瘤体,并可减少术后血液转移概率,预防其他脏器转移,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经导管胃动脉内注入栓塞剂不会使栓塞区域胃壁缺血、坏死、溃疡及穿孔等并发症,仅致粘膜下层苍白水肿、糜烂等,栓塞后30~45天恢复正常[2]。国内使用的栓塞剂一般为碘化油与明胶海绵。
3 胃癌的外科治疗
3.1 手术指征 凡临床检查无明显转移征象,各重要脏器无严重器质性病变,全身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尚好,能耐受手术者。有时即使有远处转移,如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但患者伴有幽门梗阻,穿孔等严重并发症而一般情况尚能耐受手术者,亦应姑息手术治疗,以缓解症状,减轻病痛。
3.2 早期胃癌的手术治疗 早期胃癌手术治疗后易复发,其复发率为2.7%~9.0%[3]。主要原因是:(1)早期胃癌内多原癌较进展期胃癌多见,而临床上不易发现;(2)早期胃癌与正常粘膜分界不清,肉眼判断易遗漏导致切缘残留。目前国内对早期胃癌的手术治疗多主张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以确保切缘无癌残留。
3.3 进展期胃癌的手术治疗 对进展期胃癌的手术治疗,依据肿瘤生长部位的不同,切除范围和术式不同,贲门癌行近端胃大部切除时,下切缘距肿瘤边缘至少5cm,上切缘切除5cm的食管下段,若肿瘤累及食管下段,则应在肿瘤上缘5cm处切断食管。幽门癌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时,上切缘距肿瘤上方至少5cm,下切缘应切除3~5cm十二指肠。凡病灶浸润范围超过两个分区、革袋胃、贲门癌累及胃体或有远隔部位淋巴结转移者,如贲门癌有幽门上淋巴结转移,幽门癌有贲门旁淋巴结转移均为全胃切除指征。进展期胃癌的淋巴结清扫至少应作R2根治术。
3.4 晚期胃癌的手术治疗 当病灶直接侵及脾、胰实质或胰上淋巴结、脾动脉干淋巴结,与胰实质融合成团而无法彻底清除时,则作全胃合并脾、胰切除。当胃癌因局部浸润腹膜播散,远处淋巴结转移或血道播散而失去根治性手术的机会时,只能作姑息性手术切除,以减少出血、穿孔、梗阻等严重并发症。
4 胃癌的免疫与过继免疫治疗
临床研究中发现胃癌患者不仅细胞免疫缺陷,而且免疫调节能力下降,机体对胃癌细胞的杀伤能力减退。因此,改善胃癌患者机体免疫状态,对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内在抗癌能力非常必要。
4.1 胃癌的免疫治疗 目前国内采用的免疫治疗有两类:一类是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其中包括N-CWS、OK-432、SPG以及云芝多糖(PSK)、香菇多糖、左旋咪唑等。这类免疫增强剂有刺激巨噬细胞、NK细胞杀伤细胞、自身肿瘤杀伤细胞及粒细胞等活力;二类是淋巴因子激活剂,其中包括IFN、IL-2、TNF和单克隆抗体等,具有抗肿瘤增强免疫活性细胞的作用。
4.2 胃癌过继免疫治疗 肿瘤的过继免疫治疗是一种被动免疫疗法,它是将具有杀伤活性的免疫效应细胞如LAK、TIL、CdsAK,单核巨噬细胞或免疫介导后如TFN、TNF、IL、Gm-CSG等转输或回输给肿瘤患者,提高机体抗肿瘤能力,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导致肿瘤消退[2]。这类疗法目前国内应用较少。
5 胃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许多临床研究表明,中晚期胃癌手术后采用化疗、免疫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延缓肿瘤复发,提高其生存期,近10年来,国内广泛运用中药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胃癌,使疗效明显提高。中晚期胃癌如果姑息或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为11.3%~22.0%,术后配合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治疗,可达33.4%~47.0%,尤其对有远处转移或手术不能切除的晚期胃癌患者,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重要意义[4]。本院曾采用健脾益气、扶正固本和清热解毒抗癌中药治疗晚期胃癌78例,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3.1%、52.6%和23.1%,中位生存期13.4月,而单纯化疗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39.7%、23.1%和2.6%,中位生存期为6.1月,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证明,扶正抗癌冲剂能明显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调整T细胞亚群平衡,增强NK细胞的活性,并能协调免疫调节因子之间的平衡,从而增强了全身免疫抗癌能力,扶正抗癌中药将扶正固本与祛邪(抗癌)药物相结合,起到整体与局部兼治作用,又可减少化疗毒副反应,且中药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抗化疗所致免疫功能下降,保证化疗疗程顺利完成,并有增效增敏作用。故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胃癌能取得满意疗效。
综合上述资料,作者认为,对胃癌的治疗,早期诊断、早期手术至关重要,而对于中晚期胃癌经介入治疗,免疫治疗或中西医结合治疗,从中晚期降至早、中期后手术切除肿瘤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甚至达根治晚期胃癌姑息性减症手术,化疗,免疫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可相对延长患者生存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肿瘤的诊治不断完善,作者深信在不远的将来,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将会得到有效控制,而胃癌的治愈率将会大幅度提高。
作者简介:黄忠荣(1951-),男,湖北省仙桃市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学士,外科主任,主攻消化肿瘤和呼吸肿瘤,获省级科技成果奖2项,发表论文16篇,出版著作2部。
参考文献:
[1]巫协宁.我国当前消化疾病的诊断水平[J].新消化病学杂志,1995,3(Suppl 3):8-9.
[2]秦健民,李萌太.胃癌的介入放射学治疗[J].新消化病学杂志,1997,5(6):399-400.
[3]汤钊猷.现代肿瘤学[M].第1版.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485-520.
[4]王冠庭,朱金水,徐文天.扶正抗癌冲剂结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与实验研究[J].华人消化杂志,1998,6(3):214-218.
收稿日期:1999-02-23,修回日期:1999-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