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治性晚期大肠癌加用羟基喜树碱治疗21例疗效及毒性分析
中国肿瘤临床1999年第26卷第11期
杨家梅 李苏宜 李英昭 李海峰 刘萍
摘 要 目的:观察对含氟脲嘧啶联合化疗方案耐药的难治性大肠癌在加用HCPT后的联合化疗疗效及毒性变化。方法:晚期大肠癌患者接受5-FU/CF治疗2个周期后未达到PR及以上疗效者于第3、4周期在原方案的基础上加用HCPT治疗2个或2个以上周期。结果:21例用5-FU/CF治疗未达PR的患者,加用HCPT后,仍有14%的有效率(PR)。毒副反应无明显增加。结论:对5-FU耐药的晚期大肠癌患者在原方案基础上加用HCPT,仍可取得一定疗效,且毒副作用无明显增加。
关键词:羟基喜树碱 晚期大肠癌 化疗 疗效
我们自1995年10月以来,对于难治性晚期大肠癌患者在原联合化疗方案基础上,加用羟基喜树碱(HCPT)治疗并对其疗效和毒性进行了系统严格的观察,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31例晚期大肠癌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为腺癌,均有X线、B超及CT检查等可测量之指标。31例中,肺转移4例,肝转移10例,腹腔淋巴结转移5例,盆腔转移10例,盆腔及胸腹转移各1例。采用双径测量法,以肿块两个最大垂直径的乘积计算肿瘤面积,维持时间1个月。疗效评价标准参照1978年全国肿瘤药物会议制定的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可见的病变完全消失,超过1个月;部分缓解(PR):肿块缩小50%以上,时间不少于4周;稳定(SD):肿块缩小不及50%或增大未超过25%;恶化(PD):肿块增大25%以上或出现新病变。上述患者均在无化疗禁忌的情况下,采用5-FU+CF+左旋咪唑联合化疗,化疗2个周期停药2周后评价疗效。其中10例达PR,21例未达PR及以上疗效,21例患者中直肠癌12例,结肠癌9例。男16例,女5例;中位年龄43岁。14例为术后复发患者,其中盆腔转移4例,肝转移7例,胸膜转移1例,肺转移2例。7例术中探查因广泛粘连而未能手术切除,其中3例肝转移,4例盆腔转移,均为Ⅳ期。K氏计分60分以上,21例患者继续接受HCPT+5-FU/CF方案化疗2个或2个以上周期。
1.2 治疗方法
31例晚期大肠癌患者均以5-FU/CF化疗2个周期,5-FU350mg/m2静冲,当CF静滴1/2时,左旋咪唑50mg,3次/日,口服连服5日,CF0.1~0.2g/日静滴第1~5日。21例未达PR及以上疗效者,在以上方案基础上加用HCPT,即HCPT10mg静脉滴注1次/日,共10日,5-FU350mg/m2静冲,当CF液滴入1/2时;7例肝转移者行肝动脉介入及栓塞术,此方案完成2个周期后停药2周评价疗效。
1.3 资料分析
统计第1,2治疗周期中未达到PR水平的患者在加用HCPT的第3、第4治疗周期后的CR、PR例数,计算出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21例)。采用配对资料的t检验进行显著性检验,比较第1,2周期与第3,4周期毒性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的差异,计算出P值范围。采用非成组资料的生存分析方法—卡-迈氏生存分析进行远期疗效评价。患者生存期按治疗停药后计算。
2 结果
2.1 近期疗效
21例患者中,CR0例,PR3例,有效率14%(3/21);3例PR患者,缓解部位为肝转移1例,肺转移1例,盆腔转移1例,中位生存期8.7个月。1例生存4个月失访。
2.2 毒副反应
主要毒副反应为消化道反应及骨髓抑制,有1例患者出现血尿、尿痛,停药一周后症状消失;由于本组大部分患者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未出现静脉炎,有3例患者自治疗开始因拒绝置管而出现轻度静脉炎,经局部外用绿药膏后好转。5-FU/CF及HCPT+5-FU/CF两组化疗方案毒副反应见附表。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附表 21例晚期大肠癌患者加用HCPT前后毒副反应 例(%)
毒副反应 |
反应分度 |
5-FU/CF组 |
5-FU/CF+HCPT组 |
口腔炎 |
Ⅰ |
5(23.8) |
6(28.6) |
Ⅱ |
6(28.6) |
7(33.3) |
腹泻腹痛 |
Ⅰ |
3(14.3) |
4(19.0) |
Ⅱ |
2(9.5) |
2(9.5) |
恶心呕吐 |
Ⅰ |
11(52.4) |
12(57.1) |
|
Ⅱ |
2(9.5) |
3(14.3) |
白细胞↓ |
Ⅰ |
5(23.8) |
6(28.6) |
|
Ⅱ |
4(19.0) |
5(23.8) |
|
Ⅲ |
0(0) |
0(0) |
|
Ⅳ |
0(0) |
0(0) |
P>0.05
2.3 远期疗效
经卡-迈氏法分析后,本组患者半数累积生存率发生时间为疗后8.7个月,生存期范围为5~18个月。
3 讨论
羟基喜树碱是从我国珙科植物喜树中分离到的生物碱,属植物碱类抗肿瘤药,为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DNA柘朴异构酶Ⅰ抑制剂,通过抑制DNA复制,DNA修复及RNA转录,从而抑制DNA合成,作用于S期细胞,其主要副作用为消化道反应,对骨髓抑制作用较轻微,有资料表明,5-FU与HCPT有相加或协同作用[1]。肠癌组织中,TOPI含量明显增高,为选用HCPT提供了用药依据[2],而大肠癌首选抗癌药5-FU单用其近期疗效在20%左右[3],但其缓解期短,疗效低。近年来,人们利用CF可提高5-FU的抑瘤活性,即用5-FU+CF治疗大肠癌,使晚期大肠癌的疗效得以提高。国外Becouarn等报告[4],以HDCF/5-FU治疗晚期大肠癌有效率为38.3%。本文用5-FU/CF治疗31例晚期大肠癌患者有效率达32%,仍有相当数量患者对5-FU/CF耐药。基于上述HCPT的作用特点,本文对31例晚期大肠癌中对5-FU/CF耐药的21例患者在原方案基础上加用HCPT,仍可达到14%的有效率,总有效率(10+3/31)41.9%。国内陆建伟等报道HCPT+5-FU/CF联用治疗晚期大肠癌有效率36.8%[5],晚期大肠癌最常见及最严重的为肝转移,而此类患者自然生存期为4~7个月[6],经抗癌药物治疗,其中位生存期为9个月,最高达11个月。本文21例耐5-FU/CF患者,加用HCPT后,3例获PR(不排除肝转移患者加用肝动脉介入及栓塞术的疗效),中位生存时间为8.7个月。因此,对耐5-FU/CF的难治性大肠癌患者加用HCPT后似可取得一定的疗效,而毒副反应无明显增加。为大肠癌的治疗提供了又一化疗方案,且与既往加用MMC相比,此方案较为温和,易为患者接受。但因本文病例数较少,建议重复此方案的应用,以便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和总结。
作者单位:杨家梅 李苏宜 李海峰 刘萍 河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 郑州市450003
李英昭 河南省信阳市医院内科
参考文献
1 刘健.羟基喜树碱类药物作用机制及在合并治疗中机理的研究.中国肿瘤临床,1998;25(5):389~92
2 Bodley A,Lereoy FL,Israel M,et al. DNA topoisomerase. II- mediated interaction of doxorubicin and daunorubicin congeners with DNA. Cancer Res,1989;49(21):5969
3 孙燕,周际昌,主编.临床肿瘤内科手册.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401
4 Becouarn YH,Brunet RC,Rouhier MLP,et al. High dose Folinic Acidand 5- fluorouracil bolus and continuous infusion for patient with advanced colorectal cancer.Cancer,1995;76(7):1126
5 陆建伟,黄富麟,郑秀立,等.含羟基喜树碱联合治疗方案治疗晚期胃肠道癌临床观察.中国肿瘤临床,1998;25(3):233
6 汤钊猷,主编.现代肿瘤学.第一版.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