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前列腺癌专题 > 文献资料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粘膜下注射丝裂霉素C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研究

粘膜下注射丝裂霉素C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研究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1999年第1期第20卷 简  报

作者:黄兴端 李普云 袁子彦 柳建军 洪伟平 吴 宏 许志坚 黄木春

单位:黄兴端 李普云 袁子彦 柳建军 洪伟平 吴宏 许志坚 黄木春(524001 湛江,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泌尿外科)

  自1992年6月至1997年1月对膀胱癌患者在施行肿瘤切除后应用丝裂霉素C行膀胱粘膜下注射以预防肿瘤复发,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本组90例。男66例,女24例。年龄22~78岁,平均59.1岁。肿瘤单发62例,多发28例。肿瘤部位:侧壁45例,三角区8例,颈部9例,前后壁16例,顶部7例,多个部位5例。肿瘤分期:T1 36例,T2 42例,T3 12例。病理结果均为移行细胞癌,其中Ⅰ级21例,Ⅰ~Ⅱ级9例,Ⅱ级33例,Ⅱ~Ⅲ级10例,Ⅲ级15例,Ⅳ级2例。手术方法:肿瘤单纯切除18例,膀胱部分切除43例,膀胱部分切除加输尿管再吻合29例。

  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各组在肿瘤数目、分期、分级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治疗方法:A组在完成肿瘤切除后术中应用长针头于膀胱粘膜下注入稀释的丝裂霉素C溶液(丝裂霉素C 6~8mg+生理盐水40~60ml)。采用多点注入使之浸润到整个膀胱粘膜下,重点是肿瘤周围、膀胱三角区和颈部。注药后见膀胱粘膜隆起,呈水肿状,粘膜苍白。注意勿将药液注入膀胱肌层。术后不再用丝裂霉素C行膀胱内灌注。B组在肿瘤切除术后2周开始用丝裂霉素C 20mg溶于生理盐水40ml经导尿管注入膀胱,保留2小时后排出。每周1次共6次,然后每月1次至1年。C组在肿瘤切除后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行膀胱粘膜下注射(方法同A组),术后再用丝裂霉素C行膀胱内灌注(方法同B组)。所有病术后定期复查血、尿常规,并每3~6个月作膀胱镜检查,观察肿瘤复发情况。

  结 果 本组90例中87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54个月,平均32个月。A组有3例分别于术后6、11、26个月复发,复发率为10%(3/29),复发分别位于右侧壁、后壁及颈部。B组9例复发,其中1年内复发5例,1~2年复发2例,2~3年复发1例,3年后复发1例,复发率为32%(9/28)。复发位于侧壁4例,前后壁3例,三角区及颈部各1例。C组有2例分别于术后9、16个月复发,复发率为7%(2/30)。复发分别位于右侧壁及三角区。所有复发病例均为移行细胞癌,但A组1例、B组2例病理分级比始发肿瘤病理分级升高。经χ2检验,A、C组肿瘤复发率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本组治疗后无一例出现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粘膜下注药组未见有膀胱粘膜坏死、膀胱挛缩、输尿管口狭窄等并发症。

  讨 论 粘膜下注射抗癌药物可有效地防止膀胱癌的术后复发,从而为膀胱癌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局部化疗给药途径。我们采用丝裂霉素C行膀胱粘膜下注射,结果单纯粘膜下注射组及粘膜下注射加膀胱内灌注组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单纯膀胱内灌注组。表明粘膜下注射丝裂霉素C能更有效地防止膀胱癌的术后复发。而单纯粘膜下注射组与粘膜下注射加膀胱内灌注组比较,两组复发率无明显差异,但单纯粘膜下注射法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副作用少,费用低等优点。

(收稿:1998-03-06 修回:1998-10-07)

  空衬は伦⑸渥橛胝衬は伦⑸浼影螂啄诠嘧⒆楸冉希阶楦捶⒙饰廾飨圆钜欤ゴ空衬は伦⑸浞ň哂胁僮骷虻ィ踩弊饔蒙伲延玫偷扔诺恪?/p>

(收稿:1998-03-06 修回:1998-10-07)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字体: 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下一编:肾盂输尿管移行上皮癌术后再发膀胱癌多因素分析
焦点新闻
·白血病性阴茎异常勃起4例报告
·遗尿症患者的尿动力学改变
·持续至成年的原发性夜间遗尿的治疗
·口服去胺加压素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以评价
·原发性夜间遗尿的治疗进展
·血浆睾酮水平测定在评价男性性欲减退中的临床意义
·逆行射精患者的精子人工授精3例
·阴茎异常勃起15例诊治体会
温馨提示:如果您怀疑自己有某种健康问题,可到健康社区交流咨询或尽快去医院就医治疗。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