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招标挤出的都是“水”
■第15期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昨日公布中标结果
■前14期招标挤出药品零售价差额逾8000万元
本报讯(记者陈镌娟)昨日,首次引入电子商务的我市医疗机构第十五期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借助电子商务网站公布了中标结果,心血管、消化、神经三大类的427个不同剂型和规格的药品中标。药品招标使药品真正的价格渐渐浮出了水面。
对症就是好药
心血管病患者老叶每周都得为开药跑一趟医院。排队等开药的麻烦还能忍受,可拿到手的心血管药虽说药效不错、却不在医保目录内,得自费买药,对此老叶颇为不解,认为好药怎么不进医保,难道招标的药品都是些便宜货么?
曾参加过多期药品招标工作的市中山医院张医师说,心血管基本用药现已纳入医保目录,由于医保的原则是“低水平、广覆盖”,这就决定了一些中高档的心血管药品得个人自费购买。其实,从先前的十四期到本次(十五期)的药品招标,每期都有不少医保目录以外的药品中标。从之前组织的共14期药品招标情况看,中标药品价格与国家规定的原批发价相比,平均降低药价30%,降幅最大的达96.56%,挤出药品零售价差额这块“水分”已逾8000万元。
还有一位患者曾向记者表示了自己的疑虑:氧氟沙星注射液经过药品招标后,价格降到了一瓶仅2、3元钱,这种几乎和矿泉水等价的东西“打”到人体内还能有效吗?中山医院张医师说,其实,患者不必多虑,进口药、贵重药不见得就是好药,对症的才是好药。如阿司匹林,几分钱一片的药,对解热镇痛就有良好的药效。
把牢准入关口
为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我市在药品招标过程中明确规定了中标药品发生质量问题的责任追究办法,在评标时由专家组对药品逐一进行量化打分、议标和定标,按规定严格验收、接受药品监督部门的抽检,对将进入医疗市场与患者见面的药品先筛选了一遍。
压低报价是确保药品中标的基本手段,但价格因素在评价标准中仅占20%,质量因素则占了65%。此外,竞标单位的服务与信誉度也占了15%的比重。
各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的药事管理部门大都能按照程序、规定采购中标药品并建立相应的监管制度,对极个别在临床使用中出现质量问题的药物也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个别厂家因此被取消药品的中标资格,个别违反规定向科室和医务人员促销药物或提供赞助费、回扣及“红包”的药商被永远地“请”出了医院,一些违纪人员受到了党纪政纪的处分和组织处理。
破解“暗箱”操作
我市的药品招标走向电子商务,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这是摆脱目前药品招标品种过于单一、招标周期太长、速度太慢的好办法,还有助于增强认定投标单位资质的准确性,便于政府对药品的监管。同时由于是“人机对话”,药品交易过程得以完全透明和在有效监控下进行,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购销双方私下交易带来的“暗流”,消除了不良的交易成本。
海虹医药电子商务公司负责人称,这种集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合一的电子商务平台,将在厦门构建标准化的医药网络交易平台,最终实现网上交易。
读者可通过海虹医药电子商务公司的药品招标平台(http//xm.emedchina.net)查询中标药品的情况,持异议者可向市药品招标办反馈信息。
说明:这篇文章是在厦门海虹医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与厦门市特拍拍卖有限公司在2001年1月21日举行厦门市第十五次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评标大会后,媒体《厦门日报》做了相关的报道的。
200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