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调任督治疗过敏性鼻炎验案1则
患者,男,26岁,2018年7月10日就诊。
主诉:打喷嚏、鼻流清涕10年。 现病史:患者10年前常用冷水洗头,后于晨起或受凉后出现打喷嚏、鼻流清涕等症状,冬夏皆发,冬重于夏,迁延不愈,间断发作。近5年来,患者曾多次服用中药治疗,如麻黄附子细辛汤、小青龙汤、真武汤、附子理中丸等温阳散寒之品,补中益气汤、香砂六君子、御寒汤等健脾益气之品,桂枝汤等调和营卫之品,以及甘草泻心汤、葛根芩连汤等调和寒热之方,虽治疗时有效,但均未能治愈。刻下症:晨起受风、平时受凉、闻到刺激性气味时打喷嚏、流鼻涕,鼻涕清稀如水状,专注工作时症状消失,晨起痰多,有时痰里有血丝,怕冷,不易出汗,纳眠可,喜饮温水,大便黏腻,每日1次,小便正常,舌红,体胖大,苔薄黄腻,脉沉缓有力。西医诊断:过敏性鼻炎。中医诊断:鼻鼽(脾肾阳虚,湿热内结)。 治则:温补脾肾,升清降浊。取穴:关元、中极、中脘、膻中、人中、印堂、百会。操作:嘱患者排空小便,取仰卧位,关元、中极、中脘取0.30 mm×50 mm毫针直刺3~5cm;膻中取0.30mm×25 mm毫针向上平刺1~1.5cm;人中取0.30mm×25mm毫针向上斜刺1~1.6cm,人中穴行针以眼眶湿润为度;印堂取0.30mm×25mm毫针向下平刺0.5~0.8cm;百会取0.30mm×25mm毫针向后平刺0.5~0.8cm。行针得气后,将2cm长的艾柱放置于关元、中极、中脘穴的针柄上点燃,行温针灸,针下铺纸板防止烫伤,15min后行针。温针灸穴位不行针,30min后出针。每周治疗5次。加减治疗2个月余,诸症痊愈,随访1年未复发。
按语:过敏性鼻炎是临床常见疾病,以阵发性喷嚏、鼻涕清涕、鼻塞等为主要症状。该病与遗传因素和过敏体质因素有关,一般春秋多发。过敏性鼻炎属中医“鼻鼽”“鼻渊”等范畴,病因病机为外邪侵袭肌表,营卫不和;或内伤脏腑气血,阴阳失调,导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兼夹外邪侵袭。治疗应祛邪与扶正兼顾,急性起病者多由外邪侵袭为主,遵循《针灸大成》“鼻流清涕名鼻渊,先泻后补疾可痊”,多以清火、祛风、保肺为主,稍佐扶正;慢性发病者多由内伤导致,应根据脏腑、气血、阴阳辨证施治。
本案患者患病日久,外邪留恋导致内伤真阳。起病初期因起居不慎致头部受凉,头为诸阳之会,凉水沐之日久则伤及后天肺脾之阳,更伤及先天下元真阳。患者虽曾服补益肺、脾、肾阳气之药,但阳伤日久,后天之阳易复,先天真阳难生,所以久治不愈。《黄帝内经》云:“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选取任脉的关元、中极穴以温肾壮阳、培补元气,两穴均为募穴,可发挥阴病治阳的优势,此二穴也是肝、脾、肾经的交会穴,可以起到一穴多用的作用[1]。先天之阳不能速生,后天之气宜当急固,所以取中脘、膻中穴促进脾胃运化水谷,生发精微,以发挥卫外功能;两穴为募穴和交会穴,中脘为腹会,膻中为气会,后天精气通过脾胃的生化,输布至膻中,由膻中入血分,随血液周流全身。百会位于颠顶,又称“三阳五会”,针之可开提阳气。人中又称水沟,《外台秘要》云:“治鼻鼽不能息,鼻不收洟,不知香臭。”此穴对应龈交穴,龈交穴为任督二脉交汇之处,针刺此穴可以通调任督,沟通人身上下、前后气机,为通补的要穴,因此针刺人中穴可起到一针两穴的作用。印堂为治疗鼻病的要穴,主鼻塞、鼻渊、鼻衄等疾病。《黄帝内经》言:“针之不及,药之不到,必须灸之。”关元、中极、中脘穴处肌肉平坦,适宜直刺和艾灸,灸之能培补先后天元气,加强针刺效应。《黄帝内经》云:“无毒治病,十去其九。食养尽之,中病即止。”每周针刺5d,可充分调动人体的自愈能力。
《外经微言》云:“任脉由阳行于阴,故脉名阴海。督脉由阴行于阳,故脉名阳海……阴交阳而阴气生,阳交阴而阳气生,任督交而阴阳自长,不如海之难量乎,故以海名之。”任脉、督脉起源于胞中,通调任督所选穴位均位于任督二脉,能散布人体先天之精至周身,通调全身阴阳。
参考文献
[1]刘清国,胡玲.经络腧穴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72-188.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樊小闯 甘艳艳 邢奥静 杨坤鹏 李俊峰 刘群霞
河南中医药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