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某,男,76岁,衡阳市人。初诊:2008年5月5日。 主诉:因反复心悸胸闷3年,再次发作加重5天于2008年5月5日入院。3年前心悸胸闷发作时,心电图检查示:陈旧性下壁心肌梗塞、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诊断为:“冠心病、严重心律失常”,经治好转,尔后心悸胸闷反复发作,脉搏45~48次/分,近5天劳累过度而又发,入院检查:精神差,心率44次/分,律不齐,早搏8~10次/分,舌质淡,苔白,脉象迟缓结代,血压120/80mmHg),EKG示:Ⅱ度房室传导阻滞,莫氏型(2:1传导),结性逸搏,室性早搏,房性早搏体室内差异性传导,左室外膜高电压,心肌损害。入院辨证为心气不足血脉瘀阻,投保元汤合丹参饮加减,服药三剂后,心悸有所减轻,但心率反慢,每分钟36次,作超声心动图示,房室传导阻滞,而邀会诊。诊查:神情倦怠,面色白光白,心率36次/分。肢末不温、舌质淡,舌体胖,边有齿印,苔白,脉沉细迟结。 中医诊断:心悸 中医辨证:心气不足,心肾阳虚 西医诊断:冠心病、Ⅱ度房室传导阻滞 治法:温通心肾之阳,兼以益气活血和营。 处方:淡附片9克、川桂枝12克、黄芪15克、潞党参30克、炙甘草6克、生白芍30克、麦冬30克、制黄精15克、丹参30克、川芎15克、桃仁9克、枳壳12克。 二诊:服五剂后,诸症好转,心率增至60次/分,心电图复查:窦性心率,偶有房性早搏,原方继进五剂。心悸、胸闷等症状续减出院,前后未用西药,继以前方善后。随访半年,证情稳定。 〔评析〕该患者以虚为主,属心阳不振,血脉瘀阻。患者冠心病,严重心律失常,患者年高气弱,属心气不足,不能鼓动血行,心阳不振,不能温通血脉,致心血瘀阻,脉来迟缓结代,且三年来反复发作,心气日虚,累及肾阳,故立方用附、桂、参、芪、芍药等温阳益气和营,伍川芎、桃仁、丹参活血化瘀;佐麦冬、生地、黄精养心体以助心用。即张景岳所谓:“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