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以下简称“北京中医医院”)心血管科成立于建院初期,历经60载,已发展为卫计委国家中医心血管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北京市中医心血管重点学科及重点专科。在许心如教授等的带领和不懈努力下,心血管科在北京乃至全国享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在不断地学术传承与发展中,逐步形成了泻肺利水法治疗心力衰竭、凉血清热法治疗心律失常和益气逐瘀法治疗胸痹心痛的独具特色的“治心三法”。
许心如教授出身中医世家,祖承中医孟河学派,1952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1959年参加北京市第一届西医学习中医脱产学习班,在北京中医医院工作60余年,开创中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专业,与陈可冀院士、廖家祯教授共称北京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专业“三驾马车”,首创泻肺利水法治疗心力衰竭,和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曾获全国三八红旗手、首都国医名师、北京中医医院杏林女杰等多项荣誉称号,为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首届委员,并获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终生成就奖鲐背奖。20世纪60年代,许心如结合中医经典理论和临床实践,认为气虚水停是心力衰竭的重要病机。心主血脉,肺朝百脉、通调水道,心肺同居上焦,生理上联系密切,病理上互相影响。心气受损,经脉运行不利,首先影响肺脏,使水液代谢异常;水湿停聚,水气凌肺,肺气上逆而为咳喘,水气凌心则心悸,泛于肌肤而成水肿。基于上述认识,许心如在国内率先提出“泻肺利水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学术观点,以《金匮要略》葶苈大枣泻肺汤和防己黄芪汤为主方组成心力衰竭系列合剂与强心栓,前期大量研究显示其具有扩张血管、利尿及正性肌力作用,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近年的研究表明,心力衰竭系列合剂具有调整心力衰竭患者神经内分泌功能、改善心肌重构、抑制细胞凋亡等药理作用。
依托许心如国家名老中医继承工作室,北京市薪火传承许心如名老中医工作室,北京中医医院心血管科传承许心如泻肺利水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学术思想,并不断丰富和拓展泻肺利水法的科学内涵,深入探讨其作用机制并对疗效进行科学评价,并在此法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温阳、活血等法,进一步完善心力衰竭的中医治法,形成了以泻肺利水法为基本治法的心衰系列合剂和独具特色的心衰病诊疗常规,北京中医医院心血管科在继承和挖掘许心如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开拓进取,造福患者。目前泻肺利水法已成为中医药防治心力衰竭专业领域广泛应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魏执真教授1962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该届也被称为中医界的“黄埔一期”,受教于当代著名老中医秦伯未、任应秋、施今墨先生等。在校期间,魏执真潜心向医,孜孜不倦,问道解惑。1963年9月参与主编《中医临证备要》一书,该书系统总结了秦伯未先生的中医学思想,现在仍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文献资料。
魏执真从事内科及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50余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魏执真教授结合临床实际,钻研中医古典医籍,受益《濒湖脉学》,提出了“以脉为主,四诊合参,分为两类十型三证候”的辨证方法,特别是以凉血活血法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魏执真认为,快速型心律失常在辨证施治基础上配合凉血活血、清热宁心法具有更好的效果,并以此理论组成调脉饮方剂,并制成院内制剂,成为北京中医医院治疗心律失常的特色疗法之一。
益气逐瘀法治疗胸痹心痛(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
许心如是国内较早提出益气养阴、活血通脉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胸痹)的学者。《难经·二十二难》“气主煦之,血主濡之“概括了气和血的基本功能,许心如早期运用气血辨证理论,创建益气养阴、活血通脉法治疗胸痹,率先组方二参通脉汤,逐步衍变为三参通脉口服液,由太子参、玄参、丹参、娑罗子等组成,标本兼顾,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良好的疗效,相关研究《扶正祛邪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附 112例临床总结及49例远期疗效观察》发表在1976年的《中华医学杂志》上。
黄丽娟教授在此基础上,重视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形成了气血阴阳失调是导致心血管系统发病的核心这一论点,提出了“治疗心病六法”,主持并参与了包括三参通脉口服液在内的多个心血管科院内制剂的研发,研究显示三参通脉口服液可以增加冠脉血流量, 降低冠脉阻力、减少心肌耗氧量、缩小心肌梗死范围、抑制血小板聚集、延长血栓形成时间等药理作用。历经许心如、黄丽娟、金玫等20年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三参通脉口服液成为北京中医医院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院内制剂。
此后,刘红旭教授在前辈的基础上,提出不稳定性心绞痛以“益气逐瘀”为法,组成方药“参元丹”,在多个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支持下,历经20年的临床与基础研究,益气逐瘀法逐步成为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及PCI围手术期心肌损伤等病症的特色疗法,并形成北京中医医院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院内制剂——参元益气活血胶囊。
北京中医医院心血管科在许心如、魏执真、黄丽娟、金玫、刘红旭等几代人的不断努力下,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北京中医治心三法,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心血管病中医临床诊疗常规,以及“专病-专家-专台-专药”特色诊疗体系,并依托大科联合建设在北京地区辐射推广。(刘红旭 尚菊菊 邢文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