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补虚与泻实 中医化浊与养阴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22-01-05
溃疡性肠炎是一种结肠和直肠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是其主要临床表现,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阴阳具有对立统一属性,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对立统一理论。人体内部充满着阴阳对立统一的关系,所以在中医的学习中,要以维护和恢复人体的统一作为目的。李佃贵基于对立统一思想治疗溃疡性肠炎疗效显著,下面进行具体论述。
 
补虚与泻实
 
巢元方云:“凡痢皆由荣卫不足,肠胃虚弱,冷热之气,乘虚入客于肠间,肠虚则泄,故为痢也。”人体有五脏六腑,脏腑有气血阴阳,脏腑气血阴阳因为各种原因导致亏虚,此时,需要补益正气,中医谓之“虚则补之”。有虚证必有实证,虚证日久,正气不足,阳气不振导致痰饮、水湿、瘀血等实邪产生。体内痰湿、瘀血,积滞等邪实物质的堆积,导致人体病症由虚转实,产生实证,因此,需要驱除这些病理产物,中医谓之“实则泻之”。李佃贵认为溃疡性肠炎病位在肠,可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发作期主要泻实,兼以补虚,缓解期主要补虚,不忘泻实。就病机而言,溃疡性肠炎本虚在脾,标实为浊毒、瘀血的堆积,久病化火,伤阴耗液,阴损及阳,正虚邪恋,缠绵难愈,此本虚标实之证,需要补泻兼施。对于本虚标实之证,抓住正虚和邪实的主要矛盾,审病之虚实轻重,分清补泻之侧重,精准施治,不可偏执一端。
 
清热与温阳
 
冯楚瞻曰:“夏月湿热太甚,客气盛而主气弱,渗入大肠,脂膜腐烂,痢疾之由,始于此矣。”从中可知湿热邪毒和溃疡性肠炎有很大的联系。内生湿热,湿热郁久,化为浊毒。浊毒内蕴,阻滞气机,影响阳气的输布,温煦失司,阳虚则寒,故谓之寒热错杂之征象。寒热并用之法在运用时,应该使用不伤阴的温性药物,在使用寒凉的药物清热的同时,注意不要伤及脾胃,以顾护胃气为先,临床运用寒热并用法的关键,在于分析病机主次,掌握病位所在,了解病势发展,分清寒热位置、寒热真假、寒热先后、寒热转化、寒热多少、寒热错杂,从而辨证施治。溃疡性肠炎一般表现为脾肾虚寒、肠腑湿热。李佃贵认为本病总属寒热错杂之证,治疗当明辨标本缓急,温清并用。
 
升清与降浊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升降相因而变化作矣,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这是对脏腑之气升降出入和脏腑功能活动的描述,它奠定了中医气化学说的基础。肝主左升,肺主右降,肝属木,肺属金,金克木,当升降不及,肺虚不能制肝,导致肝旺,肝旺则乘脾而发病,此为肺降之不及。当升降太过,肝气横逆,木克脾土,导致肝脾不和,发为泄泻,此为升之太过;肝气郁结,日久化热,亦为升之太过。《灵枢·小针解》云:“言寒温不适,饮食不节,而病生于肠胃,故命曰浊气在中也。”浊为阴邪,其性黏滞,最易困阻脾之清阳,阻塞气机。若阴邪阻中,脾胃受病,脾胃为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当脾不升清,胃不降浊,则会导致气机升降失常。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䐜胀。人体之气机升降权衡在于中气。中焦和,则上下顺,脾胃在中,传化精微以溉四旁,升清降浊功能正常,人体保持正常的气机升降运动,是为无病。溃疡性肠炎患者也是如此。李佃贵认为治疗上要顺应脾胃之升降属性,同时借助肝肺升降的助力,做到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肝肺协调,使清浊对立双方回归正位,统一于升降。
 
化浊与养阴
 
浊毒作为一种致病因素和一种病理产物,对人体脏腑经络、气血阴阳均能造成严重的损害。浊毒致病缠绵难愈,病情重,治疗难,疗程长。浊毒蕴滞,日久易耗气伤阴。但化浊药药性多苦燥,易耗伤阴液,所以李佃贵教授认为治疗上要刚柔相济,化浊与养阴并用,兼顾统一。
 
补气与行气
 
脾胃论》有云:“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李佃贵指出溃疡性肠炎主要病机为脾胃虚弱,故治疗方面以健脾益气为主。此外,李中梓所言:“五更泄泻,久而不愈,是肾虚失闭藏之职也。”肾为先天,脾为后天,先后天相互滋生,久病及肾,所以治疗时注意兼顾肾气,补脾肾两脏之气。与此同时,气虚,推动无力,导致气滞。李佃贵认为治疗溃疡性肠炎补气行气兼施,以达到补而不滞。
 
止血与行血
 
中医认为,瘀血内阻是许多血症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瘀血内阻,血液阻行,脉络不同,血不循经而妄行外溢,故用活血化瘀之法,活血止血。由于溃疡性肠炎的主要症状之一就是脓血便,其作为不在其位的“离经之血”,治法上不仅要止血,也要活血。瘀血不除,出血不止,新血不生,但一味活血有动血出血之弊,而一味止血,有留瘀之嫌,所以要使用化瘀不伤正、止血不留瘀的中药,例如三七、蒲黄等药。李佃贵认为溃疡性肠炎病机复杂,病情多变,血瘀作为临床常见的病理因素,在病程中兼有血瘀证候者甚多,因此临证用药时应格外注意患者病情,辨证用药。(胡贺 王思月 李燕 王志成 娄莹莹  河北省中医院)
Tag标签:

上一篇:便血,结肠多发性息肉 治法方药

下一篇:没有了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

栏目推荐

中药常识 保健验方 中药方剂 药膳食疗 穴道疗法 中医百科 穴位图解 疾病自诊 中医保健 医学图谱 医学书籍 药物手册 药酒秘方 自然疗法 性爱秘籍 运动健身 男人健康 饮食健康 求医问药 疾病专题 本草纲目 增高秘方 美容秘籍 减肥秘籍 奇方验方 疾病大全 中药方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