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某某,男,78岁,株州市人。 患者因尿流不尽时有排尿中断,拟诊为前列腺炎,已有5-6年历史经治疗病情稳定。2010年元月以来症状加重,伴腰痛,腹痛,大便干结难下,右下肢疼痛,胀痛为主,行走不便。当地医院多次考虑为坐骨神经痛,经常对症服药及作腰背部双下肢按摩等治疗。但上述症状加重,并出现小便刺痛、排尿中断、排尿困难,经腹部盆腔CT:见盆腔前列腺肿块约5cm×6cm大小,与周围组织粘连,直肠受压,盆腔多个淋巴结肿大,腹膜后见多个淋巴结肿大,全身骨照象:肋骨、髂骨、多个椎骨骨转移。胸部CT:双肺索条状影,肺大泡(慢枝)。家属考虑患者年龄较大,有肺部慢性疾患、高血压等慢性病,不同意穿刺活检,临床诊断为前列腺癌,盆腔多个淋巴结转移,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全身多处骨转移。2010年3月2日要求吾师中药治疗。 症见:慢性痛苦面容,排尿困难,尿流不尽,小便刺痛,排尿中断,时有腰痛、腹痛,伴大便干结难下,右下肢疼痛,胀痛为主,双膝无力,行走艰难,舌淡苔薄白,脉细数。 中医辨证:下焦湿热,肾气亏虚。 治则:滋补肝肾,温经通络,清热利湿。 方药:八正散合阳和汤加减。熟地10g,当归10g,鹿角胶10g,桂枝5g,枸杞子10g,女贞子10g,菟丝子10g,牛膝10g,莪术10g,大黄6g,红花5g,延胡索10g,车前子12g,石苇15g,泽泻10g,淡竹叶10g,夏枯草15g,舌蛇草15g,仙鹤草15g,甘草5g。水煎,每日一剂。 二诊:2010年5月13日,服上方双下肢疼痛好转,体力稍增,小便刺痛减轻,排尿逐渐通畅,大便畅利,仍疲乏无力,头昏,纳食少,舌红苔薄黄,脉细弱。续方服用。 三诊:2010年8月25日,排尿通畅,小便刺痛减轻,但疲乏无力,舌红苔薄白,脉细弱,上方加白参10g、黄芪15g、茯苓10g、陈皮10g、炒枳壳10g补中益气、健脾理气。 四诊:2011年元月20日,排尿通畅,小便量增加,刺痛好转,精神纳食转佳,户外活动增加,但仍有右下肢疼痛,酸胀无力,沉重痿软,行走不便、舌红苔薄黄、脉细弱。仍以补脾益肾、温经散寒、清热利湿、解毒散结治之。 五诊:2011年5月15日,复查盆腔CT:盆腔前列腺肿块5×6cm大小稳定。上方去瞿麦、仙鹤草。水煎,每日一剂,进行巩固治疗。 按 (1)本患者前列腺肿块约5cm×6cm,临床诊断为晚期前列腺癌,盆腔多个淋巴结转移,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全身多处骨转移。不愿接受穿刺和其它治疗而求治吾师。由于肾气亏虚,阴阳失衡,湿热痰浊与三焦郁热博结于肾,流注于胞,结于阴部,形成巨大瘕结(肿瘤),压迫尿道,故患者尿流不尽,排尿中断、大便干结难下,腰痛、腹痛,右下肢疼痛,胀痛为主,酸痿无力,双膝沉重,行走艰难,小便刺痛、排尿困难等,痛苦不堪。《丹溪心法》云:“凡人上中下得多是痰……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如文中所云,患者前列腺之湿热痰浊症结,盘居体内,其邪毒上下窜行,形成淋巴结转移及血道转移,深着骨络,蚀骨伤髓,导致骨转移,经骨照像已证实。肾生髓主骨,肾阴不足,命门火衰,肾阴亏虚,无力化精生髓,骨髓空虚,腰膝酸痿,筋骨无力,综合患者脉症,中医辨证属下焦湿热、肾气亏虚,应治以滋补肝肾、温经通络、清热利湿,吾师取八正散与阳和汤合方加减。方中熟地味厚而质柔润与鹿角胶血肉有情之品,滋阴养血,生精补髓,当归活血行气,使熟地滋阴而不腻。桂枝辛散温通,透达营卫,散寒逐瘀,通痹止痛。枸杞子、女贞子、滋补肝肾,补肾中元阴,菟丝子状命门真火,滋肾之元阳,鼓动肾精,充填骨髓,强筋壮骨。车前子、石苇利水通淋,清热消肿,清利下焦湿热,是吾师以滋补肝肾、温经通络、清热利湿,三法于一方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之经典配伍,经多年临床运用疗效甚佳。患者上方治疗,复查CT:前列腺大小稳定,全身骨转移病灶未增加,排尿通畅,无血尿、无尿痛,生活自理,生活质量提高。 (2)吾师考虑患者肿瘤未切除,加莪术、大黄、攻破下腹积结,白花蛇舌草、夏枯草、仙鹤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肿散结,牛膝引诸药下行,直达靶区。患者服上方双下肢疼痛好转,体力稍增,小便刺痛减轻,排尿逐渐通畅。吾师在上方加白参、黄芪、茯苓、陈皮、炒枳壳补中益气、健脾益胃,消食化滞,增进水谷,培补后天之精,化生营血,滋养肾精,周而复始,于是精充气旺,精髓充足,充填骨髓,骨络得养,骨质修复,骨转移逐渐得到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