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前50年,中医发展之路可谓坎坷,好在道路虽曲折,但前途是光明的,这离不开老一辈中医人的奋进拼搏与砥砺前行。其中,老一辈中医大家施今墨(1881—1969)力主通过“编书、办医院、开学校”三位一体的途径复兴和发展中医,并毕生为之努力。施今墨创办的华北国医学院,被誉为培养中医大师的摇篮,其影响力绵延至今,又在新时代、新形势下以金方书院的形式再现其光芒。
施今墨创办华北国医学院
20世纪30年代初,施今墨清楚地认识到,要以科学的方法整理和发展中医,必须开办学校,培养人才,统一中医学术。施今墨矢志不渝,慷慨解囊,自己出资买校舍,购设备,聘请志同道合的中西医教师,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材。1931年末,施今墨与陈宜城、魏建宏等合作创办华北国医学院并亲任校长,陈宜城为董事长,并在中央国医馆立案。华北国医学院的教学宗旨是“以科学方法整理中医,培养中医人才,绝不拘泥成法。唯一宗旨要阐明先哲精言,借助现代科学方法加以佐证,使其易于传承,为人类造福。”其办学特点可以归纳为十个方面。
主张衷中参西 在教学内容上,施今墨主张以中医课为主,西医课为辅,通过对照,探求真理。他求贤若渴,四处寻找理论功力扎实、临床诊疗技术精良、德高望重、志同道合的人来学院任教。由于施今墨的至诚,周介人、朱壶山、杨舒澄、赵炳南、袁鹤侪、方伯屏、富雪厂等著名中医,以及姜泗长、魏建宏等西医专家,都曾在华北国医学院任教。施今墨还说,古医书浩如烟海,学生们不能死啃古书,也不能简单地全盘否定,而必须“以科学方法阐明之,沟通之,整理而辑述之。”
“前馆后院”式教学 华北国医学院的教学模式为“前馆后院”,学用结合,学中用,用中学,时时刻刻注意让学生养成独立临床思维习惯,时时刻刻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能力。施今墨特别提出,华北国医学院应是培养高水平中医的场所,所以他要求学生早临床、多临床。他对教师的要求也有其特别之处,不强制要求教师一定讲什么,一定怎么讲,而是告诉教师们在临床上用什么、怎么用效果最好就讲什么,就怎么讲。
注重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施今墨鼓励学生多独立思考,多发表自己的观点,以此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临床思维。华北国医学院由董德懋主办的《中国医药月刊》《中华医学杂志》《北京中医月刊》《文医半月刊》等杂志,均是学生发表文章的园地。一些论文虽然出自青年中医之手,其中确有一些深得中医精髓的见解。
主张一生多师,大师育才 施今墨主张中医传承“一生多师”,即一名学生应该向多位老师学习,摒弃门户之见,最大限度地增长学识,还给学生们创造各种机会结识大医,受其指点与熏陶。他鼓励学生们在读过杂志上发表的中医大家的文章之后,去向作者当面求教,由此师生得以相互认识;那些有才华的学生有可能得到中医大家的认可,并有可能被接纳为学生,这样就容易形成“一生多师”的局面。如祝谌予同时跟随施今墨与周介人两位老师学习;薛培基白天跟随施今墨临床,晚间随朱壶山、富雪厂等老师学习内经、伤寒、温病等经典课程;马继兴一边在华北国医学院读书,一边跟焦会元老师学习针灸等。
导师开明,学术开放 以施今墨为领军人物的华北国医学院教师团队都是具有大格局的大医家。他们的共同追求是:既为人师,那就要把自己的心得表达出来,把领会透彻、用之确有疗效的临床本领毫无保留地教给学生。华北国医学院特别强调老师讲课要让学生听得懂,让学生学得有兴趣,让学生在临床一定能够用得上、用得有效。施今墨一生力主革新中医,绝不拘泥成法。他说:“从新不袭模棱语,融贯中西出自然。”吸收他人之长,不掩护自己之短,应该是施门和华北国医学院最为重要的特色之一。
立足实案学临床 华北国医学院的高年级学生在学临床课时,一方面听医案分析课,一方面到附属诊所随导师诊病,做到学用结合,知行合一。施今墨亲讲《丁甘仁医案》和自己诊病的案例,同时亲自在门诊带教。他的高徒祝谌予后来接替他的门诊带教工作,并编写出《祝选施今墨医案》一书。
中医临床家编教材 华北国医学院的教师首先是临床家,而且是临床大家,他们都有自己的诊所、医馆,他们都深谙中医经典,如周介人、朱壶山、杨舒澄、富雪厂等都是当时声闻遐迩的临床大家。周介人编写并讲授《内经生理学》《伤寒诊断学》,朱壶山编写并讲授《内经讲义》《伤寒论通注》《杂病论通注》,杨舒澄编写并讲授《温病条辨讲义》《医学大意》,富雪厂编写并讲授《四诊要诀》《温病释义》等。一些当年在华北国医学院读书的学生回忆说,上午听老师讲课,下午跟老师到门诊看病,晚间整理亲历的医案,这样的学习过程使他们学而能懂、学以致用。
广开生源,因材施教 华北国医学院的学生有几种类型,一种是有中医家传的青年,一种是已经从事中医临床多年且小有医名的医生,还有一种是曾经在西医院校学习过一段时间的学生。对于申请入学者,华北国医学院审其天资,考其品德,择优录取。由于学生的教育经历与工作背景不一,华北国医学院将统一教学与个性化点拨结合在一起,因材施教,大大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效率,保护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保证了早成才、成好才的教学效果。
重视德教,规范医准 华北国医学院制定了《医戒十二条》,以对学生进行医德培养。《医戒十二条》的核心是“仁者爱人”,其中特别强调医者以救人为本,以治病为正务,不可贪图安逸,不可邀名逐利。施今墨在诊病过程中不厌精细,力免粗疏,认真负责,和颜悦色,细致入微;对患者不论富贵贫贱,一视同仁;不毁誉同行得失,不批评他医短长。他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讲授医疗知识外,也注重对学生们进行医德教导,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堪称榜样。
吸取新知,顺应社会需求 医学应该顺应社会需求,服务百姓。社会疾病谱从20世纪40年代以急性感染性、传染性疾病为主,到60年代转变为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生活方式病、老年病为主,施今墨和学生们不仅把握住了这一规律,还做到了吸收新知,与时俱进。施今墨对糖尿病的重视和研究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华北国医学院学生发表的论文也能看出这一点。
祝谌予指导成立“金方”两院
华北国医学院的成功办学为中医药传承作出了重大贡献,其意义不仅在于培养了众多中医名家,积累了丰富的中医传承史料,更在于建立了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施今墨是这一体系的开创者,其高徒祝谌予(1914—1999)则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
全面继承施今墨学术 从1933年到1939年,祝谌予一直侍诊于施今墨左右,辛勤治学,潜心钻研,不仅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与扎实的临床功夫,还撰写了《祝选施今墨医案》《施今墨对药》,把20世纪40年代以前施今墨的临床经验真实、完整地记录下来。在施今墨的引导与鼓励下,祝谌予于1939年东渡日本留学,专心攻读西医4年,按照施今墨指引的中西汇通、革新中医方向前进。
参与华北国医学院教学与改革 祝谌予1943年学成回国后,正式到华北国医学院任教。他讲授的课程是施今墨医案,深受学生欢迎。在承担授课工作的同时,祝谌予仍旧参与华北国医学院的教学管理。他经常与施今墨讨论如何改革和完善教学工作,设计了较为合理的中西兼修、理论与临床结合的教学方案,方案特点有二:一是中西医兼学,中医为主,西医为辅,中医与西医课程课时比例为7:3,这一比例后来被祝谌予用于北京中医学院的课程设计;其二是早临床、多临床,老师白天带学生在华北国医学院附设诊所看病,晚间授课。祝谌予在北京中医学院继承这一传统,也要求学生早临床、多临床,学生上午在教室上课,下午到临床实习。
将华北国医学院的办学精髓引入中医药高校 1956年,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筹建之际,祝谌予被推荐担任教务长,参与北京中医学院的筹建工作。祝谌予在北京中医学院工作期间传承了很多华北国医学院的办学理念和方法,如“中西医结合,中医为主,西医为辅”“学院教育与师承教育结合”“早临床、多临床”等,并经常组织师生到北京郊区开展临床实践活动,带学生到农村去,到工厂去,在生产一线进行教学,教学生如何了解病史,如何采集病情,如何与患者交流。
指导成立杏园金方国医医院与金方书院 祝谌予始终没有忘记其师施今墨“编书、办医院、开学校”三位一体传承发展中医的志愿。通过较长时间的观察,他认识到在新的历史时期,这一志愿可以由弟子薛钜夫(1954年生)来实现。祝谌予指示薛钜夫开办一家中医机构,一面做中医医疗以服务老百姓,一面搞中医传承以培养临床医生。1986年,在祝谌予的指导和全力支持下,薛钜夫开办顺义中西医专家门诊部(杏园金方国医医院前身)。祝谌予帮助薛钜夫广邀施门传人和全国名家门诊部应诊,青年学子遂有机会向各位大师学习,而各位大师亦不吝赐教。一时京城名家云集,盛况空前。在杏园金方建院伊始,祝谌予就提出要将施今墨复兴中医之“编书、办医院、开学校”三项主张融入医院建设之中。可以说,杏园金方国医医院是对华北国医学院中医医疗与教育教学的延续,并由此种下了金方书院的幼苗。
1996年,祝谌予眼见书院的幼苗成长起来,心中十分高兴,欣然为书院赐名“金方书院”。古人常将极好的药方称为“金方”。祝谌予用“金方”而不是“经方”命名书院,是因为经方皆为金方,金方不止于经方。书院既要做好经方的教学与应用,更要做好经方以外一切良方的教学与应用,要开阔胸怀,扩宽视野,破除疆界,博采众方。在祝谌予指导下,由薛钜夫带领的杏园金方人精心培养着的金方书院幼苗也茁壮成长起来。
祝谌予从医70年,他始终坚持继承、实践和发展施今墨复兴中医之志。他牢记施今墨“编书、办医院、开学校”三位一体的中医传承使命,为中医培养人才,为中医争取前途,创造未来。
金方书院确立一根基、两主线
薛钜夫不负师志,历30余年艰辛,坚持始终,将祝谌予的师门传承之心深深地植入由先师栽培的中医医疗与教育事业之中。他在继承华北国医学院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办好医院,编好医书,建好学校,一以贯之,砥砺前行。
金方书院自成立以来,广邀北京名医来襄盛举,共谋中医药发展大业。祝谌予、刘渡舟、赵绍琴、施如瑜、施小墨、肖承悰等京城名师云集杏园金方国医医院与金方书院(以下简称“金方”两院),他们服务百姓,授业课徒,不仅为“金方”两院的专业发展带来了源头活水,也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青年明医。在30多年的教学过程中,金方书院尝试多形式、多维度和多层次的教学传承,开办了金方弟子实验班、中医大学生临床课堂、中青年医师学术讲堂、经典读书会等课程,培养出一大批会看病、看病好的中医全科人才。
金方书院全真地保存了中医名家的诊疗实案14万份,各位名家讲课、诊病的音频及视频5000余节,名师图片、墨迹、讲稿等数以万计,这些珍贵的资料成了金方书院传承华北国医学院衣钵的源头活水。在30多年的传承实践中,金方书院将院校教育、理论教学和临床教学完美结合,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初步建立起“金方学术传承模式”。2016年,薛钜夫院长与刘渡舟教授的学术继承人、北京中医药大学傅延龄教授联手,将金方书院的中医药传承教育事业进一步向前推进。刘渡舟是祝谌予的好友,亦曾深度参与杏园金方早期的医疗、教学与科研。傅延龄加入金方书院团队后,金方书院一个根基、两条主线的学术特点形成:一个根基是华北国医学院,两条主线是施今墨学术与刘渡舟学术。不过金方书院仍将坚持成为兼收博采、广纳众长的中医药园地。
金方书院的院训是“爱生厚德,传承精进”。金方书院以“传承中医学术、培养临床明医、播扬优秀文化、增进大众健康”为使命,以“良方共享、良药共识、良医共进”为理想,以提供“一听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的中医课程为要求,以杏园金方国医医院这一中医临床教学基地为依托,以纯正的中医师资、精纯的中医课程为特质,继续践行华北国医学院的传统教学方法,为复兴和发展中医药事业献力。
从华北国医学院到金方书院,施今墨、祝谌予、薛钜夫三代中医人“编书、办医院、开学校”三位一体的复兴中医之愿得以实现,华北国医学院中医传承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在金方书院得以继承。
回顾从华北国医学院到金方书院的传承发展历程,可以明确以下几点:第一,中医教育之根本目的是培养临床中医师;第二,中医要重视以德育人,以德化人;第三,以中为本,西为中用;第四,吾生也有涯,术业有专攻。金方书院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续写华北国医学院新篇章。
(本文由本报记者孙学达据首届北京金方论坛讲话材料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