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操作技术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温针灸, 又称“温针”“针柄灸”及“烧针柄”等, 是将艾条段或艾炷固定在毫针针柄施灸, 即艾灸和针刺结合在一起使用的技术。目前的温针灸法在临床广泛用于各类疼痛性疾病、虚寒性疾病的治疗。但该疗法在临床应用时存在一定的问题, 如, 治疗温度不易控制、艾炷燃烧时掉落容易烫伤皮肤等。近5年来, 针对温针灸的各项发明专利成为申请热点, 本文针对温针灸操作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温针灸疗法的历史沿革
温针之名首见《伤寒论》, 兴盛于明代。宋代王执中的《针灸资生经》曰:“若针而不灸, 灸而不针, 非良医也”。明代高武在《针灸聚英》中言:“王节斋日, 近有为温针者, 乃楚人之法。其法针于穴, 以香白芷作团饼, 套针上。以艾蒸温之, 多以取效”。杨继洲《针灸大成》述:“其法, 针穴上, 以香白芷作圆饼, 套针上, 以艾灸之, 多以取效……此法行于山野贫贱之人, 经络受风寒者, 或有效”。可见, 温针灸适用于既需要留针而又适用于艾灸的病症, 主要用于风寒湿一类的病症[1]。
温针灸的优势疗效
温针灸的治疗机制主要是针刺的作用、艾灸的温热效应和针体的导热效应。温针灸是针刺疗法和艾灸疗法两种传统中医外治法的结合, 其作用也具备二者的优点, 但又不仅仅是二者的机械组合。现代临床上由风寒、寒湿、瘀血所致的疼痛性疾病常用温针灸治疗, 最常见的包括颈椎病、腰腿痛、肩关节痛以及风湿免疫性疾病等, 此外还应用于各类虚寒或寒湿引起的内科和妇科病症, 如慢性腹泻、消化不良、痛经等[2]。温针灸在治疗一些风寒湿相关的慢性疼痛性疾病方面较单纯针刺或电针更胜一筹[3]。
温针灸疗法存在的问题
目前温针灸疗法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如, 艾火容易脱落烫伤皮肤、烧灼床单等;较细、较短的毫针不能承受艾炷或艾条的重量而不能应用温针灸;穴区皮肤浅薄、毫针平刺、斜刺亦无法使用温针灸等。其中最大安全隐患是烫伤。由于艾灸燃烧时, 其表面温度非常高, 大概在550℃上下, 甚至有时候会高达800℃[4]。研究发现, 当人体的皮肤接触44℃的热源达8h时, 可以造成轻度的烫伤;与温度为49℃的热源保持接触持续3min时只产生局部红斑而无明显的表皮损伤, 而同样的温度接触了9h时, 则可能导致明显的皮肤坏死[5,6,7]。在对艾灸安全性的研究中发现, 当艾炷距离皮肤3~4cm时, 其燃烧产生的热量传达到皮肤表面大约为42℃, 这个距离既能对穴位表面产生温热刺激, 又能最大程度的避免烫伤[8]。由此可考虑, 将3~4cm设置为温针灸中艾炷与皮肤的安全距离, 将42℃设置为温针灸的普适安全温度[9]。
温针灸疗法的改进措施
1. 温针灸挡艾灰防烫伤装置的研制
温针灸疗法在临床治疗中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艾火或艾灰掉落, 烫伤皮肤或烧灼床单等, 或者因艾炷距离皮肤过近而直接导致烫伤。因而温针灸相关的改进措施及发明专利很多是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这种类型的专利发明, 采用的多是传统的艾炷或艾绒固定在针柄进行温针灸治疗。多数在治疗部位和温针灸的艾炷之间设置了铁网之类的接灰装置, 如, “夹式温针灸杯”“莲花形温针灸器”“帽式温针灸器”“温针灸安全托盘”“垂直式温针灸架”“水平式温针灸架”“一种用于温针灸的落灰保护器”“温针灸安全托盘”“稳定性防烫伤温针灸架组件”“一种中医温针灸防烫夹”等;有些配备有固定针体的支撑杆或支撑架, 如, “一种温针灸护持装置”;有些发明了专门用于温针灸的温灸盒, 如, “防烫伤温针灸架及其多穴位温针灸盒”, 适用于在体表面积较大部位 (如, 腹部、腰背部) 进行治疗。其中有一种叫“软铜滤网温针灸器”的设计比较简易[10], 其优点是既保证了温针灸疗法的功效, 又避免了施灸过程中艾炷掉落发生烫伤;缺点是艾炷与皮肤之间的安全距离没有设置好。
表1 温针灸相关的专利发明情况
2. 温针灸加热或温控装置的研制
温针灸在实施过程中, 如果温度控制不好, 会导致烫伤。因此, 针对加热方式和温控装置的研究也是一个方向。有学者用一种“可自加热的针灸针”代替温针灸;一种“智能控温针灸治疗仪”能有效模拟艾灸手法变化和艾炷的温度变化, 保持连续的、变化的热刺激状态;还有一种“无烟温针灸器”, 也是采用通过电加热的方式, 通过热传导器及固定热传导器的支撑器来实施;此外还有一种“反燃无烟调温定位式温针灸器”。以上这些类型的发明与传统的温针灸相去甚远, 只有温热而无艾灸, 可以说是一种“温热针”, 而非“温针灸”。还有的利用温度传感器和温度控制器实现温度控制, 如, “一种具有温控功能的温针灸装置”;还有的通过弹簧片调节艾炷的高低实现温控, 如, “一种多角度可控温自推进式温针灸仪”。这些类型的发明稍显复杂, 装置不够轻巧, 在临床使用中不够便利。
3. 温针灸隔热装置的研制
为保障温针灸治疗时患者的安全, 防止局部皮肤烫伤和物品烧损事件的发生, 有学者设计出一种“温针灸防护板”[11];还有一种“温针灸过程中屏蔽皮肤的贴片”, 该贴片由耐热材料的挠性平面片材形成 (优选为硅橡胶) ;另有“一种温针灸隔热垫”, 可以在隔热的同时还可以使针柄热量流失减少;还有学者设计一种“温针灸安全垫”, 则通过双层网状球面体和底座的设计来调整针灸时的热量扩散。以上温针灸的隔热装置均起到了保护局部皮肤的作用。其缺点是, 在穴区皮肤与艾炷之间设置了间隔, 可能会对艾灸燃烧时产生的红外效应、热效应以及艾绒的药效产生影响。
4. 改良温针灸艾炷的研究
以上方法均针对温针灸操作中的施灸辅助工具, 还有在温针灸专用艾炷方面进行创新改良, 如, 帽状艾炷[12]。其主要成分为艾叶炭, 类似无烟灸条。还有一种“温针灸加热炷”, 由叶炭40%~60%、茎炭25%~40%、榆面10%~20%、白糖1%~5%制成, 但其临床疗效还有待进一步验证;此外, “一种易点燃的无烟温针灸炷”在中间设有套针通孔, 灸炷外壁设有许多从一端延伸到另一端、由内向外逐渐变薄的易燃茎。从以上几个例子可以看出, 就目前对温针灸所用艾炷的改良情况而言, 不能从根本上避免烧烫伤事件的发生。
5. 改良温针灸针具的研究
目前, 针对改良温针灸针具的发明专利比较少, 有“一种针艾一体加强型温针灸针”是在针身上加一椭圆形艾绒斗, 艾绒斗内放入艾绒, 点燃斗内艾绒后可以通过针体传热;“一种中医针灸针”, 其特征是在去除针尾的毫针针柄或管针针柄上, 插上填满艾绒的温针灸帽, 即成帽式温针灸针;还有一种“新型温针灸针”, 其特征是在针柄下端固定设有U形托, 用以盛放艾炷。可见, 以上这些改良的温针灸针具均大同小异, 基本都解决了艾炷燃烧过程中的掉落问题, 但是在艾炷与皮肤之间的安全距离方面尚缺乏考虑。
6. 其他
温针灸时产生的艾烟污染是所有灸法面对的一个共性问题, 因此, 还有一些致力于排烟装置的发明, 如, 一种“无烟艾灸温针灸装置及其艾灸盒”“一种温针灸密闭舱”“一种温针灸排烟装置”“微正压下排烟式温针灸器”“一种温针灸安全消烟器”等。此外, 还有学者在临床上应用“针上灸”的方法代替温针灸[13], 即在针刺得气后留针, 将一根完整的艾条, 从中间分开, 点燃艾条折断的两端, 由医生双手各持一段点燃的艾条, 将其燃烧端紧紧夹持针身, 根据患者反应而调整艾条与针体间距离以及艾灸时间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比温针灸更灵活、更安全, 缺点是比较费人力。
小结
综上所述, 本文将目前温针灸操作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总结如下, 以供同道参考: (1) 在保证艾炷下端与皮肤之间有安全距离的前提下, 必须做好艾炷的防跌落措施, 目前隔热装置和挡灰装置相关的发明专利均可使用, 但隔热装置将皮肤与艾炷相隔, 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艾灸的光辐射、热辐射等药物作用于皮肤表面的效应, 各种挡灰防烫伤装置的使用即可避免艾灰跌落、又不影响疗效, 但需要在外观设计上轻巧一些, 以便于临床使用。 (2) 就温针灸加热或温控的研究而言, 有些采用电加热的方式而不用艾灸, 虽然安全可控, 但没有了艾灸, 已经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温针灸”, 有些装置设计了弹簧片、金属片用于调节艾炷与皮肤之间的距离, 实现温控, 但从结构上看稍显复杂, 仅适用于面积较大区域的个别穴位使用。 (3) 对于温针灸艾炷的改良, 目前尚无较理想的方案。“帽炷温针”可以做到燃烧时无烟, 但仍需做好烫伤防护措施。而且, 由于艾炷成分发生了变化, 其疗效是否区别于传统艾灸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4) 对温针灸针具的改良是最直接的改进措施, 目前的研究设计在外观上都比较轻巧, 适合临床使用, 而且基本都解决了艾炷燃烧过程中的掉灰问题, 但是在艾炷与皮肤之间的安全距离方面尚缺乏考虑。因此可以考虑设计这样一种温针灸专用的一次性毫针:包括一根不锈钢针体, 其针柄缠绕有不锈钢钢丝, 针尾设置有艾柱套, 所述艾灸套顶端开口, 与针体末端平齐, 下端与针尾连接。这种设计将艾柱直接固定于针体, 增加了导热性;针柄的设置使皮肤与艾柱之间有固定的安全间距, 保证了皮肤不被烫伤;艾柱套的使用保证了艾火或艾灰不会掉落造成烫伤人体或烧灼物品。 (5) “针上灸”由于采用了人工手动操作的方法, 既灵活又安全, 无论从疗效上还是安全性方面均具有优势, 如果有足够的人力可以考虑在临床使用, 但操作者如果吸入较多艾烟, 可能对健康不利。
基于近年来对温针灸疗法临床应用的研究, 温针灸的点燃位置以艾条段下端距皮肤2~3cm, 并从下端点燃施灸较为合理[14]。温针灸的实施过程中如何既保证其疗效的正常发挥又保证艾灰掉落不烫伤患者, 仍然是值得研究的课题。作为针灸临床常用的操作技术, 温针灸疗法需要形成更为规范的操作技术规程。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 作者:陈利芳 金晓飞 李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