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 水飞后细腻光洁如膏脂 清热泻火收湿敛疮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5-09-25
石膏,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因其本为矿石,水飞后细 腻光洁如膏脂故名。味辛、甘、寒,归肺、胃经。主要功效为清热泻火, 除烦止渴,收湿敛疮。

本品味辛,甘寒不峻,辛可发越郁滞而解肌,甘寒善清肺胃气分实 热而退热护津,故为外感热病,邪在气分的主药,清解肺胃实热的要 药;又因甘可缓脾益气,调中除湿,常配伍用于肌肤麻痹不仁,四肢拘 急不伸等证。另外石膏上行至头,善清胃泻火,而多用于头面诸疾;若 邪热波及营血,发斑发疹,本品有清解气热作用,亦可助血药凉血散 瘀,化斑退疹。对于湿疮,痈疡溃后不愈,本品煅后有收湿敛疮之功, 为外科常用药。

现代药理研究,石膏主要成分为水硫酸钙、粘土、砂粒、有机物、硫 化物及钛、铜、铁、锰、镁、银、钠、硅等微量元素。石膏有解热作用,石 膏浸剂及其配方煎剂小剂量可兴奋心血管系统,使心率加快,冠状动 脉血流量增加,血压升高,而大剂量则抑制心血管系统,呈现呼吸抑 制,血压下降,血流量减少,心率减慢。石膏能缩短凝血时间,抑制神 经应激能力,减轻骨骼肌兴奋性,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促进胆汁排 泄。此外,石膏还有加强骨缺损愈合的作用,并能抗病毒。



石膏——细辛

【配对奥妙】石膏辛寒,清透肺胃邪热,尤长于止胃火热痛;细辛 辛温,既能辛散外寒而解表,又能温散里寒而止痛,且辛香走窜能宣通 鼻窍。二药寒温并用,清宣合伍,细辛之升浮助石膏上行头面而清热,石膏之寒凉可制细辛之性温,清不郁遏,散不助热,共奏清宣肺胃邪 热,开窍止痛之功。

【临床应用】 1.风热上攻的头风、头痛、三叉神经痛。

2.胃火上炎所致牙痛,牙龈肿痛。

【用量用法】生石膏:6~30克;细辛:1.5~3克。

【名医经验】1.张景岳二辛煎,以石膏与细辛同用,治疗“阳明 胃火上炎,牙根口舌肿痛不可忍。”(《景岳全书》)

2.顾兆农细辛、石膏二药相伍治疗鼻衄属肺卫有热者,且体会 二药剂量以1:10为佳。(《顾兆农医案选》)

3.贾元博生石膏45克,细辛4.5克,水煎服,治疗风火牙痛14 例,胃火牙痛24例,全部治愈。(《山西中医》,1986,2(3):29) 4.肖森茂 二药合用可治热痹,尤以下颌关节属热痹疼痛更为适 宜。此乃阳明经所循行部位。(《百家配伍用药经验采菁》)

5.朱树宽生石膏30克,细辛3克,随证配伍它药,治疗三叉神 经痛,屡用屡验。(《浙江中医杂志》,1995,30(9):420)

【使用禁忌】 二药配对,其性升散,阴虚阳亢头痛、肾虚牙痛忌 用,又细辛反藜芦,配对后组方应注意。



石膏——白芷

【配对奥妙】石膏辛甘大寒,入肺胃而能清热泻火,外能辛散肌 肤之热,且生津除烦,为清泄肺胃气分实热的要药;白芷味辛性温,人 肺经能宣肺气开腠理,散肌表风寒通鼻窍,人胃经善祛头面风邪而止 痛,又能燥散中焦之寒湿,且消肿止痛,为足阳明胃经的引经药。二药 合用,寒热并施,白芷性温被石膏大寒所制,而药对以寒为主,石膏辛 散得白芷则引经上行,合而用之,辛散甘缓,共奏祛风清热,消肿止痛 之功。

【临床应用】1.风热人于阳明,循经上攻所致牙龈肿痛,面颊肿 胀。

2.风热感冒而见前额及眉棱骨疼痛,灼热难忍。

【用量用法】石膏:15~30克;白芷:6~12克。

【名医经验】 1.杨士瀛芎芷散,以石膏配白芷、荆芥、川芎同用, 治疗“风邪上壅,头胀头痛”。(《仁斋直指方》)

2.雷载权引《仙拈集》风热散,以石膏与川芎、白芷、荆芥穗同用,治疗风热头痛。《全国医药产品大全》牙痛丸,以白芷配石膏、地骨皮、 川牛膝同用治牙痛。(《中华临床中药学》)

【使用禁忌】二药配对性偏寒,脾胃虚寒者及肾虚牙痛忌用。



石膏——牡蛎

【配对奥妙】石膏煅用清热收湿,敛疮生肌,收敛止血;牡蛎煅用 收敛固涩,软坚散结。二药伍用,共收清热收湿,敛疮止血之功;石膏 生用,辛散透达经络郁热而解肌,且清热泻火,阻断热极生风之变,21nx.com牡 蛎生用潜敛浮阳,凉肝镇惊,能防肝火伤阴,虚风内动,二者配对,相须 为用,清肝泻火,息风止痉。

【临床应用】 1.疮面淋漓及痈疡溃后久不愈合之证。

2.肝阳化火所致的筋脉拘急,四肢不伸,甚至仆地、偏瘫等。

3.血热妄行的出血证。

【用量用法】石膏:30克;牡蛎:30克。二药煅用为外用,二药生 用煎汤宜先煎。

【名医经验】 1.王怀隐 止痛生肌散,以石膏、牡蛎、滑石同用, 治疗“灸疮久不愈”。(《圣惠方》)

2.张仲景 风引汤,以石膏与龙骨、牡蛎、柴石英等同用,治疗“癫 痫、风瘫,昏仆倒地,筋脉拘急,痰鸣”之证。(《金匮要略》)

3.许叔微 以石膏与牡蛎同研末,内服外用配合,治疗“鼻衄头 痛心烦”者。(《普济方》)

4.赵估玉粉散,以石膏一两(细研),牡蛎一两(烧为粉),以新汲 水调如稀面糊,候血滴间断时,每点三五点于鼻中,仍以新汲水调两钱 服之,治疗鼻衄不止,头痛心烦。(《圣济总录》卷七十)

5.葛洪 以牡蛎十分,石膏五分为末,每服方寸匕,一日三四次, 酒调下;亦可蜜丸,如梧桐子大,服之。治疗口鼻耳出血。(《肘后方》 卷二)

6.王焘牡蛎散,牡蛎二分熬,石膏三分为末,以粉末敷疮上。治 疗金疮。(《外台秘要》卷二十九)

【使用禁忌】二药配对性寒,凡病虚而多热者宜用,虚而有寒者 忌之。



石膏——犀角

【配对奥妙】石膏甘寒,善清肺胃气分实热,为外感实热,邪在气分的主药;犀角咸寒,善清泻血中热毒而凉血,为血分热毒之要药。二 药配对,相须为用,气血两清,共奏清热泻火解毒,凉血散瘀化斑之功。

【临床应用】 1.热盛火炽,内灼心肝,高热烦躁,神昏谵语,惊厥 抽搐者。

2.热人营血,高热神昏,皮肤发斑,色紫暗者。

【用量用法】石膏:30克;犀角:1.5~6克。犀角应锉为细粉冲 服或磨汁服,锉粉服每次0.6~1.5克,临床多用水牛角代犀角,用时 剂量可酌情增大,一般按犀角的10倍计算。

【名医经验】 1.朱枝 荣用犀地白虎汤合清宫汤加减(犀角、天 竺黄、全虫、僵蚕各5克,生地15克,生石膏20克,知母、连翘、玄参、 石决明、各10克,麦冬6克,莲子心2克)治疗9例重症流行性乙型脑 炎,全部治愈。平均住院15.4天,最短6天,最长26天。(《江西中医 药》,1985,(4):18)

2.徐树楠热盛火炽,内灼心肝,犀角伍羚羊角、石膏、寒水石、麝 香等,以清心肝邪热,镇痉开窍;热邪入营血,高热神昏,犀角配石膏、 知母、玄参等,以气营两清,凉血消斑。(《中药临床应用大全》)

【使用禁忌】二药配对,咸寒锐利,有损伤胎元之弊,孕妇忌用, 又犀角畏川乌、草乌,配对组方时应注意。



石膏——桑叶

【配对奥妙】石膏质重气浮,味辛性寒,外能解肌肤邪热,内能泄 肺、胃之火,为清解气分实热之要药;桑叶甘寒清润,轻清疏散,人肺 经,既能疏散肺卫风热,又能清润肺燥而止咳。二药配对,辛寒甘寒并 用,相辅相助,一宣一泄,以清肺金燥热见长,且清热无伤津之弊,宣肺 散邪无耗气之虑。

【临床应用】 1.温燥伤肺,津耗气弱,肺失清肃所致的头痛身热, 干咳无痰,心烦口渴,舌干无苔者。

2.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及其他急性热病后期,表 现为肺中燥热,气阴两伤者。

【用量用法】石膏:6~30克;桑叶:6~12克,燥热伤肺咳嗽咽干 者,桑叶宜蜜炙用。

【名医经验】1.喻嘉言 清燥救肺汤,以石膏与桑叶、麦门冬、枇 杷叶等同刚,治疗“温燥伤肺,气逆而喘,干咳无痰”。(《医门法律》)

2.谷晓红后世医家以清燥救肺汤为主,随证加减以扩大临床应 用范围。本方配润肠的药物,如火麻仁、肉苁蓉、桃仁等治疗肺燥肠 闭;本方配合补肾壮骨药杜仲、狗脊、菟丝子等治疗痿废症;本方配藕 节、小蓟治疗尿血,严重者配三七,有清心、利尿止血作用。(《基层中 医临证必读大系·方剂分册》)

【使用禁忌】二药配对性寒,适宜于温燥,燥热伤肺证,肝火犯肺 引起的咳嗽者忌用。



石膏——栀子

【配对奥妙】石膏味辛性寒,质重气浮,能清热泻火,解肌除烦, 直人脾以清解伏火;栀子苦寒降泄,轻清上行,既人气分而泻火,又人 血分而凉血,尤长于泻肺之实热而除胸膈之烦。二者配对,心脾两清, 可使内郁之火得解,上炎之火得散。

【临床应用】1.脾胃伏火,口疮口臭,烦渴易饥,小儿脾热弄舌等 症。

2.温热病,症见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等。

【用量用法】石膏:6—30克;栀子:3~10克。

【名医经验】1.钱乙泻黄散以石膏配栀子、藿香、甘草、防风同 用,治疗小儿脾胃伏火,口疮口臭,肤热唇干之证。(《小儿药证直诀》)

2.王焘引 《小品方》三物茵陈蒿汤,以石膏与栀子、茵陈同用治 疗湿热黄疸。(《外台秘要》)

3.刘完素 以石膏与栀子、川芎、知母等同用,治疗“肺热咳甚,心 烦头痛”。(《宣明论方》)

【使用禁忌】二药配对性苦寒,能耗气伤阴,损伤脾胃,故脾胃虚 寒者忌用。



石膏——黄连

【配对奥妙】石膏辛甘大寒,为清解肺胃气分实热之要药,并能 除烦止渴;黄连大苦大寒,既能燥泄胃肠之湿热,又能清泻心胃之实 火,为泻实火,解热毒之要药。二药配对,相辅相助,清热泻火除烦之 力增强。

【临床应用】1.胃火亢盛致口渴多饮,消谷善饥,口疮,牙龈肿痛 者。

2.心火炽盛,烦热神昏,口渴欲饮,或心烦不寐等症。

【用量用法】石膏:6~30克;黄连:2~10克。

【名医经验】1.王焘引 深师方,以石膏配黄连、黄芩、栀子等同 用,治疗伤寒八九日,壮热无汗,鼻干口渴,烦躁不眠,甚至神昏之证。 (《外台秘要》)

2.吴谦清热泻脾散,以石膏与黄连、生地、黄芩等同用,治疗小 儿鹅口疮。(《医宗金鉴》)

3.李杲清胃散,黄连与石膏、升麻、丹皮等同用,治疗阳明胃热, 牙痛难忍。(《脾胃论》)

4.龚迁贤 牛蒡芩连汤,以石膏配黄连、黄芩、牛蒡子等同用,治 疗大头瘟毒。(《万病回春》)

5.李文炳石连散,黄连(姜炒)一钱,石膏(火煅)二钱为末。滚 水下,治疗胃热呕吐。(《仙拈集》卷一)

【使用禁忌】二药配对性大寒,过服久服伤脾胃,脾胃虚寒者忌 用。



石膏——生地

【配对奥妙】石膏味辛性寒,外解肌热,内泻胃火,长于泄气分壮 热;生地甘寒微苦,质润性寒而不伤胃气,既能清热凉血又能养阴生 津。二药配对,其性皆寒,石膏偏于清气,生地偏于凉血,从而达到清 气分、血分之热以保阴液之功。

【临床应用】1.温病气血两燔,高热口渴发斑。

2.热在分气而津伤,症见身热、烦渴,脉浮滑大数。

【用量用法】石膏:6。30克;生地:10~20克

【名医经验】 1.余霖清 瘟败毒饮以石膏与生地、连翘等同用· 治疗温病气血两燔,高热昏谵,头痛如劈,发斑吐血。(《疫疹一得》)

2.王洪绪牙疼饮,以石膏与生地、防风、薄荷等药同用,治疗“风 火牙痛”。(《外科证治全书》)

3.朱仁康凉血消风散,以石膏与生地、当归、蝉蜕、白蒺藜、荆芥 同用,治疗脂溢性皮炎、荨麻疹、玫瑰糠疹。(《朱仁康临床经验集》) 【使用禁忌】二药配对性寒且润,脾虚湿滞、胀满便溏忌用。



石膏——滑石

【配对奥妙】石膏甘寒清热泻火,清泄中有透达之性;滑石甘淡 性滑,渗湿利窍,气寒质重,清热降泄,既能清膀胱热结而利水道,又能解暑热利暑湿。二药清泄透达,上下分消,清中焦郁热解暑,透达解 肌;煅石膏配滑石有收湿敛疮之功。

【临床应用】1.暑热烦渴,小便短赤,头痛头晕,恶心自汗等证。

2.湿疹、烫伤、疮面淋漓及痈疡溃后不愈等。

【用量用法】 石膏:15~30克;滑石:10~15克,去净泥土及杂 质,打碎,包煎。

【名医经验】 1.刘绍勋对生石膏、滑石有独到见解和经验。刘 氏认为生石膏的主要功能有三:“辛凉透达,解肌清热,发汗解表。”凡 是外感表证,只要有热存在,而又不是脾胃虚寒之证,皆可运用,无不 显效。滑石滑利柔润,能轻抚皮毛,兼润肌肤,利窍并不局限于通利前 后二阴,还具有开通“玄府”的作用。所以能“上开腠理而发表”,解肌 发汗不伤阴。这一特点胜过羌活等药。基于上述认识,刘氏治疗外感 发热或流感,方中必用滑石。如果滑石与生石膏相伍,相得益彰,疗效 更为突出。(《名老中医医话》)

2.解缙引《婴孺方》麻黄浴汤,以石膏与滑石、苦参、麻黄、大黄 同用,煎汤洗浴,治疗湿热内郁,“小儿小便不通,发热腹满”之证。 (《永乐大典》)

3.吴鞠通 加减木防己汤,以石膏与滑石、通草、薏苡仁等同用, 治疗“暑湿痹”。(《温病条辨》)

4.陈言滑石石膏散,滑石、石膏各等分为细末,每服二钱匕,以 大麦、粥饮调下,一日三四次。小便极利则愈。治疗女痨疸,身黄额 黑,日晡发热,恶寒,小腹急,足下热,脉浮紧。(《三因方》卷十)

【使用禁忌】二药配对甘寒滑利,脾虚、热病津伤及孕妇忌用。



石膏——代赭石

【配对奥妙】石膏辛寒解肌热,泄胃火;代赭石苦寒清降,质重镇 潜,既有平肝潜阳之功,又有重镇降逆之效,为重镇清降之要药。二者 配对,相使为用,共奏清胃泻火,降逆止呕之功。即所谓:“胃热亢盛, 非大寒石膏则其热不除;火气冲逆于上,非赭石重坠而其逆莫制。”此 外,二药件寒凉向,佰用有清热凉血之功。

【临床应用】1_胃火上逆所致呕吐呃逆,牙龈肿痛,口气臭秽,口 渴、烦等。

2.研末外敷以治赤眼肿痛。

【用量用法】石膏:6~30克;代赭石:10~30克,代赭石宜去净 泥土,打碎生用,包煎。

【名医经验】 1.杨士瀛赭石粉、石膏粉二比一混匀,水调后敷 于大阳穴,有清热凉血明目之功。(《仁斋直指方》)

2.池绳业多年来用代赫石配伍适当方药治疗肺热气逆之喘息 证,取得较好疗效。基本方为麻杏石甘汤加生代赭石30克。

(《中医杂志》,1981,(1):75)

【使用禁忌】二药配对,苦寒重坠,故虚证及孕妇忌用。



石膏——川乌

【配对奥妙】 生石膏辛寒清解宣透,既解肌除烦又清里结之热; 川乌辛热疏利开通,既祛风除湿,又散寒止痛。二药配对,寒热互制, 疏通清透共施,共奏解表里寒热互结之痹痛。

【临床应用】 1.外寒里热,寒热互结之痹痛。

2.外寒郁遏,里热上扰,或胃火上冲所致剧烈头痛,如三叉神经 痛、偏头痛。

【用量用法】石膏:15~30克;川乌:3~9克,有大毒,宜制后用, 入汤剂应先煎30~60分钟。

【名医经验】1.董建华寒热错杂,外寒里急之痛痹,以此配伍 为主治疗效果较优。(《现代著名老中医临床诊治荟萃》)

2.沙剑飞 在二药配对的基础上增配细辛,则更增散寒通络止痹 痛之功。(《现代著名老中医临床诊治荟萃》)

3.陈师文太阳丹,以石膏与川乌、白芷、甘草、川芎同用,治疗风 痰上壅之眩晕头痛。(《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使用禁忌】二药配对,孕妇忌用,组方应避免与半夏、瓜蒌、贝 母、白及、白薇等药物同用。



石膏——全蝎

【配对奥妙】生石膏辛寒,清透肺胃邪热;全蝎辛平,性善走窜, 内人脏腑以息风止痉,外达经络以通络止痛。二药配对,一平肝,一透 肺,共奏涤泄肺热,解痉平喘之功。

【临床应用】1.用于小儿急惊风,高热不退,四肢抽搐者。

2.热哮。症见气粗息涌,喉中哮呜,咳呛阵作,咳痰色黄者。

【用量用法】石膏:20~30克;全蝎:2~5克。

【名医经验】1.顾兆农治疗热哮,随证配伍全蝎、生石膏二药, 颇有涤泄肺热,解痉平喘之功。二药剂量比例为l:20。(《顾兆农医案 选》)

2.赵锡武加味葛根芩连汤(金银花、白芍、黄芩、甘草、黄连、蜈 蚣、全蝎、生石膏)治疗脊髓灰质炎急性期,获满意疗效。(《赵锡武医 疗经验》)

【使用禁忌】 二药配对性辛寒,血虚生风者忌用。

【用药指归】

1.石膏配对药,主要用于治疗热病烦渴、痰热咳喘、胃热呕吐、头 面诸痛、湿热证、斑疹吐衄、湿疮烫伤、溃后不愈等方面。《本草经疏》 云:“石膏本解实热,祛暑气,散邪热,止渴除烦之要药。温熟二病,多 兼阳明,若头痛,遍身骨痛而不渴不引饮者,邪在太阳也,未传阳明不 当用;七、八日来,邪已结里,有燥粪,往来寒热,宜下者勿用;暑气兼湿 作泄,脾胃弱甚者勿用;疟邪不在阳明则不渴,亦不宜用;产后寒热由 于血虚或恶寒未尽,骨蒸劳热由于阴精不足而不由于外感,金疮、下 乳,更非其职,宜详察之,并勿误用。”

2.石膏与煅石膏,来源虽同.但经炮制其成分及功能均有改变。 前者为含水硫酸钙(caSO(/一4)分2H(/一2)O),善清肺、胃二经气分 实热,主治湿热病邪在气分、及肺热喘咳、胃火牙痛等;后者为无水硫 酸钙(casO(/一4)),功能敛疮生肌、收涩止血,主治疮疡不敛、外伤出 血等症。故清热泻火官牛用.敛疮止血官煅用。内服用牛石膏剂量为 15~60克,先煎;外敷用煅石膏研末掺撒患处。
Tag标签: 石膏(6)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