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对人体津液的影响“葛根竭胃汁”的观点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9-11-28
从对津液的影响看“葛根”与“粉葛”功效分野
 
葛根是中医临床常用品种,传统习惯将基原不同的野葛[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 (Willd.) Ohwi的干燥根]和粉葛(豆科植物甘葛藤Pueraria thomsonii Benth.的干燥根)统称“葛根”。
 
葛根对人体津液的影响,数百年来中医界一直存在不同看法。自明清时期,中医药界出现了“葛根竭胃汁”的观点[1],进入当代,又有“葛根”“生津”和“升津”的讨论[2,3,4]。
 
在本草研究领域,学者对不同历史时期葛根品种是否发生变迁,意见有分歧[5,6,7]。自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8]开始,葛根和粉葛分列,但其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法用量均一致。笔者认为对“葛根”影响津液功效的争议可能与“葛根”的不同基原有关,且两者功效并不完全一致。本文从古籍、医案及现代研究寻找证据,以对津液的影响为例,讨论两种不同基原的“葛根”的功效区别。

葛根
 
葛根的本草考证
葛根首见于《神农本草经》,但并无形态描述:“葛根味甘平。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9]。《名医别录》对其功效进行了补充:“无毒。主治伤寒中风头痛,解肌发表出汗,开腠理,疗金疮,止痛,胁风痛……杀野葛、巴豆、百药毒”[10]。至梁代《本草经集注》始提及不同品种“葛根”的差别:“即今之葛根,人皆蒸食之……生者捣取汁饮之……南康、庐陵(均位于今江西省境内)间最胜,多肉而少筋,甘美。但为药用之,不及此间尔”[11]。唐代的《食疗本草》《本草拾遗》所描述的“葛根”具备食品特性:“蒸食之”“根堪做粉”,且可推知其淀粉含量较高[11]。宋代的《本草图经》《本草衍义》[12]等仍记载了“葛根”的食品属性,但植物形态描述与野葛相似。明清时期的本草学著作,如《本草纲目》[13]等,虽有野生、家种之分,但仍未从形态描述、食品属性和功效上将不同基原的“葛根”区别开来。
 
综上所述,至晚从南朝梁代开始出现药用葛根之外的可食用“葛根”品种,且以江西出产的为佳。可供食用者纤维少,淀粉含量较高,口感较好,药用价值逊于供药用者,但均视为正品。
 
古医籍中“葛根”影响津液的观点
自《神农本草经》记载葛根“主消渴”后,《名医别录》论其“解肌发表出汗”“疗消渴”。至隋唐时期,以《药性论》作者甄权等为代表的医家对“葛根”影响人体津液的作用描述多为“止烦渴”[11]。宋金元时期,医家对“葛根”治“渴”有了更多的认识。如《内外伤辨惑论》之升阳散火汤取葛根退热止渴之功,升散脾胃郁火;《汤液本草》提出“葛根”能“益阳生津”[14];张元素认为其“除脾胃虚热而渴”,“气味俱薄,体轻上行”,“益阳生津液,不可多用,恐损胃气”[15]。多用“损胃气”可能是对葛根发散上行之性有耗胃阴之虞的认识。明代本草对“葛根”既有“生津”的认识,如陈嘉谟的“治肺燥生津止渴”[16];也有负面影响津液的认识,如一般认为张凤逵在《伤暑全书》中提出“葛根竭胃汁”[1,17]。明代《本草汇言》评价葛根“然而葛根之性专在解肌,解肌而热自退,渴自止,汗自收”,认为“止渴”效应是由“解肌”途径产生的。清代部分医药学家在继承金元医家观点的同时指出其“生津”的作用机制为“鼓舞胃气上行”,如《本草害利》:“能舞胃气上行”[18]。以张璐为代表的学者则更强调其“升阳”作用对“生津”的贡献,如《本经逢原》:“生用则升阳生津,熟用则鼓舞胃气,故治胃虚作渴”[19]。另外,清代名医叶桂在其《临证指南医案·卷十·幼科要略》提及“柴胡动肝阴,葛根竭胃汁”[20],影响较大。
 
现代研究的启示
1.植物基原
当代的调查研究表明,野葛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而粉葛主要分布于西南和华南等,包括广东、广西、湖南、江西、福建、四川、云南等省,多用于制取葛粉,江西和广东的粉葛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浙江、华南、西南地区习用的“粉葛”品种亦多有粉性较强,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较低的特点[21,22,23]。对应《本草经集注》的记载可知,最早的药用葛根应为野葛,晚至南朝梁代,南方的粉葛(甚至包括部分习用品)方为人所知,并广泛应用。即汉族政权从中原迁往江南后,葛根基原才逐渐发生了变化。
 
2.成分及作用
一般认为,野葛发汗退热为优,而粉葛的生津止渴作用较强且毒性较低[24,25]。成分分析也发现,粉葛干品可溶性糖、淀粉含量均较高,且粉葛中的淀粉含量与葛根素含量呈负相关[26,27]。就黄酮类单体成分含量而言,葛根与粉葛各有异同[28,29]。现代研究认为,葛根的黄酮类成分能扩张血管,增加冠脉流量,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糖,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黏附,降低血脂、胆固醇、血黏度并抗血栓形成[30,31,32]。如葛根以总黄酮为代表的提取物制成的“愈风宁心片”可用于心脑血管病的治疗。葛根和粉葛,不止黄酮类成分差异较大,其他成分含量也有明显的区别,故王颖莉等[33]认为在葛根与粉葛的使用上应加以区别。当代临床中药学领域也有学者提出,葛根的“生津”与天花粉等甘寒生津药迥异,偏于鼓舞阳气而非滋养阴液[34]。
 
3.当代名医医案
验之于临床,有学者认为,欲在消渴的治疗中发挥葛根“生津”作用者,多配伍其他具有生津功效的药物[35]。如仝小林治疗一例2型糖尿病[36],以大剂量葛根芩连汤治疗(葛根120g,未用甘草)。患者服药28剂后仍口干、多饮,且诉用药后胃部不适,恶心。前方减苍术、龙胆、生姜,加炙甘草30g、干姜7.5g、淡竹叶30g,黄芩调为45g,改方后服药28剂,胃胀、恶心基本消失。而在治疗另1例口干多饮明显的消渴时[37],处方当归15g,贝母15g,葛根30g,天花粉30g,苦参9g,五味子9g,知母30g,黄连30g。患者服药30剂后,口干症状消失,饥饿感明显改善。
 
结合今人方药研究,张仲景使用葛根必配甘草[38],可知甘草葛根配伍,以其顾护胃气之能可抑制葛根的升腾耗津之性。应用葛根时如不加顾胃气、滋阴液药,的确易伤胃阴。现代对国内330位名中医的调查也表明,大多数名中医认为明显津液损伤属于葛根应用的禁忌症[39]。所以从临床来看,葛根确非“生津”之品。
 
“伤津”与基原
目前可见的《珍本医书集成·增订伤暑全书》[40]并无“竭胃汁”字样。著者张凤逵为明末颍州(今安徽阜阳)人,自青年时期即在业儒之余行医,先后宦游潞城、榆次并在赈灾济贫之际施医施药,但升任刑部主事后专于政务,于致仕后,方益精于医,写成《伤暑全书》[40,41]。可见其行医多在北方地区,考虑到前述“葛根”的基原变化和野葛、粉葛的分布,如果其提出“葛根竭胃汁”,则这一观点来自对野葛应用体会的可能性较大。
 
体会《临证指南医案·卷十·幼科要略》“葛根竭胃汁”上下文语义,似叶天士此语为当时儿科中医纠偏而论。叶天士在书中并非不用葛根,于“暑”证、“泄泻”项下处方即用之。而于“种福堂公选良方”之“消渴”门所载“玉泉散”组方明确书为“白粉甘葛”,说明其在临床上是将野葛与粉葛分开应用的[20]。也就是说,“葛根竭胃汁”指的是野葛而非粉葛。
 
目前的模糊认识
由于中医药界习惯上仍将野葛、粉葛统称“葛根”,能够像叶天士那样认识到不同基原“葛根”具有功效差异的不多。所以对葛根的模糊认识也就流布于今,以至有的中药调剂或鉴别著作虽然以野葛的性状描述葛根,但在以外观论及优劣时又以“色白”“粉性足”“纤维少”等粉葛的特征为优品[42,43];临床医师也易将北方的野葛与南方药食两用的粉葛相混[44]。
 
对“葛根”功效的认识,虽然有观点认为野葛、粉葛有差异,但并未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或教材采纳。自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将粉葛从“葛根”条单列出来,后续版本延续了这一做法,对厘清两者的差异是一个显著的进步。但两者虽分列,黄酮类成分含量标准也相差近10倍,而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法用量则无不相同。
 
讨论
从传统中医药观点来看,葛根归属于解表药。从《神农本草经》主“诸痹”,《伤寒论》以葛根汤治疗“项背强几几”等症状来看,联系葛根总黄酮含量远高于粉葛,及近年来发现葛根的血管活性及对血脂的影响——可视为“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类的作用,有理由将汉代及之前药用的葛根基原与目前的葛根相对应。以“津血同源”理论分析,活血通经药有耗伤津液之虞,难有生化津液之能。考虑到葛根还同时兼具“解肌”“透疹”“升阳止泻”等功效,而宋金元之前的文献多提及其“止渴”“止消渴”“除烦渴”,实难判定葛根与“生津”有确切联系。其古典的“生津”功效记载有可能是粉葛功效的混入及对葛根“解肌止渴”、鼓舞胃气“升津”等功能的不确切解读等多因素所致。除了“解肌止渴”,其临床表现的其他“止渴”效果也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生津”“滋阴”,而可能与黄酮类成分的雌激素样作用[45]及降糖[46]等作用有关。所以,葛根对津液的影响不宜用“生津止渴”来表达。反观粉葛,古来即为药食两用之品,营养性成分含量高,黄酮类成分含量低,药性和缓,与常用的生津止渴药具有更多共性。从这些方面来看,两药对津液的影响差异比较明显。
 
如前所述,“葛根”在历史上出现过基原变化,至晚从南朝梁代开始,与药用葛根不同的具食用特征的类葛根品种开始充“葛根”应用。宋金元时期开始,医药界将“葛根”对津液的影响以“生津”来描述。早期医家仍能认识到葛根“解肌止渴”“退热止渴”,多用“损胃气”,但在后来的记载中因与富含营养成分,具“生津”功效的粉葛相混淆,中医界遂将“生津”与不同基原的“葛根”混为一谈。虽然历史上叶天士等名医在著述中有纠偏的言论,但直至当代,在明确两者成分的明显差异之后,仍未能厘清葛根和粉葛对津液的不同影响。
 
对两药的功效差异认识不清,致《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将两者功效及用量混同,不但造成了临床工作的困扰,也对基于两药的科研工作造成了不良影响。因高等教育专业教材需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规定,故在教学工作中也难以区别其不同,这一问题对相关领域影响深远,值得关注。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  作者:张泰
Tag标签: 葛根(25)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