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气候巨变,战乱频繁,疫病流行,死亡者甚多。张仲景伤夭横之莫救,乃博采众方,勤求古训,创《伤寒杂病论》。
疫情是触发这部伟大经典被创作的外因,而在两千年后的今天,其方法论与方剂已不仅为外感而设,而是对临床各科都具有普遍的指导价值。在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中医部分,可以看到经方的广泛应用。其中,麻黄类方的应用频率颇高。麻黄类方为什么会被广泛应用?其配伍原则及加减化裁规律如何?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是太阳病的提纲,体现了太阳病证候群中最鲜明的症状和体征。以病毒感染导致的上呼吸道感染为例,机体外感后肾上腺激素分泌导致代谢增快、血流加快,脉位上浮为这一系列病理反应的临床表现。标准情况下,除病毒外,外源性致热源通过宿主细胞产生的内源性致热源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会引起发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上调体温的同时触发外周传出神经从而使外周血管收缩并保证核心体温以抵抗感染,外周血管的收缩导致了寒冷与头项强痛的感觉,而发热刺激物则会导致肌痛、背痛、和腿部的酸痛。对于呼吸系统而言,发热时,酸性代谢产物堆积,刺激呼吸中枢,引起呼吸加深加快,有利于散热而且可以增加氧的吸入,但是长期高热会导致呼吸表浅甚至周期性呼吸,肺部素有慢性炎症的病人因此可能诱发喘症。由于肾上腺素的分泌会抑制胃肠功能,平素胃肠功能障碍的人会出现腹胀等症状,即厚朴麻黄汤证。机体为了使中心体温升高,外周血管收缩连带汗腺关闭,有助于减少散热,即无汗。发热有助于提高组织器官代谢,使免疫增强以对抗感染,但是高热却对各组织器官有损害。此即“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论述的情况。
麻黄汤中退热的主要组合即麻黄配伍桂枝。麻黄中主要成分为麻黄碱,即拟肾上腺素,可以提高机体代谢水平,使分解加速,耗氧增加,在发热时有明显的发汗作用,同时收缩外周血管。而桂枝可扩张血管系统,使体表血流量增加,使散热增加。在麻桂的作用下,机体代谢进一步增加,免疫力得到短暂的提升。同时,麻桂的主要成分皆有抗部分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在增强代谢、提高免疫中消灭感染源,同时使机体表血管舒张,汗腺开放,缓解机体的不适感。杏仁中的氢氰酸有镇咳作用,甘草中的甘草酸有拟皮质激素的作用,可以抗炎,四味药共同组成太阳伤寒证即麻黄汤证的方药组合。
若病原体毒力甚强,如严重的细菌感染时偶尔不能导致机体发热;或者免疫力低下,机体无法产生自然的免疫应答,亦不会产生发热;再或者因免疫力相对低下,发热时间则可推后,如“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之条文描述。若免疫力极度低下,临床症状可没有发热,病情会迅速发展为少阴病,即直中少阴。平素循环系统衰弱,心脏活动能力减弱,血流缓慢,血管紧张度减低即脉微细的体质发生感染性疾病并有外感症状时,可发为麻黄附子甘草汤证;若脉沉而发热者,可发为麻黄细辛附子汤证。即条文“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其中“反发热”是为了强调鉴别诊断。“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则是对上述情况的进一步概括说明,以资鉴别之用。
麻黄汤证,也被称为太阳伤寒表实证,是标准状态下的外感,最常见于平素身体健康之人的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其病发生发展过程各个阶段皆有不同表现。条文“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即是临床根据脉象判断机体对疾病的反应状态是否发生了变化和疾病的发展到了哪个阶段。病原微生物传播途径包括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等,在某些情况下,尿路感染、胃肠道感染也会表现为太阳证或者太阳与阳明合病;肾循环血流对儿茶酚胺极敏感,外感导致机体反射性的产生儿茶酚胺入血,导致血管收缩痉挛会引起肾血流量减少,肾皮质缺血,造成水液代谢障碍造成蓄水证,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则可表现为蓄血证。
六经皆有表证,虚人外感中,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者,或素有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而外感者,其治法各异。上述种种情况,张仲景在其著作中既有集中论述,又有散在论述,以此构成蔚为大观的经方体系。(赵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