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SARS之痛后17年,谁也没有料想到,2020年,全球再次遭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严重挑战。截至4月1日,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88万例,中国以外确诊病例超过80万例。当前,国内疫情得到基本控制,正在全力巩固防控成果,有序恢复经济生产,而中国境外的疫情蔓延正处在爆发阶段,全球抗疫形势十分严峻。不可否认的是,中医药在此次防治新冠肺炎过程中,再次发挥了独特的疗效优势。据统计,全国确诊病例中,91.5%的患者使用了中医药,中医药能够有效缓解症状,能够减少轻型、普通型向重型发展,能够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然而,中医药疫病防治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仍然面临诸多挑战。
面对此次疫情,在查阅相关文献时,笔者再次翻阅并详读了2003年SARS之后,湖南中医药大学学者袁长津、何清湖应时而为、精心编著的《现代中医疫病学》,发现这部著作在近代中医疫病学发展进程中,起到了很好的承前启后作用,对当前新冠肺炎防治及构建新时代中医感染病学有较好的借鉴意义。兹就浅悟,略作评述。
《现代中医疫病学》是于2003年SARS之后,著者有感于中医疫病防治的重要性开始策划的,历时3年于2006年成稿,后经多次修改,于2008年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全书近150万字,获得“华夏英才基金学术文库”基金支持,是自上世纪70年代中医感染病学学科构建以来,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一部宏著,对后续《中医疫病学》《中西医结合感染病学》《现代中医疫病理论与实践》等教材和著作的出版,起到了很好的承前启后作用。站在当下的时间节点,重读回顾全书,笔者认为《现代中医疫病学》的学术特点和学术价值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聚精荟萃,洋洋大观
全书近150万字,分上篇理论篇、中篇临床篇、下篇文献篇三大部分,并附方剂索引。全书系统搜集、整理和研究了自《黄帝内经》至现代医学期刊所载的疫病学文献,深入挖掘了历代医家防治疫病的理、法、方、药,科学总结了中医药防治疫病的原理和规律。
该书理论部分对中医疫病学的发展源流、因机证治进行了深入阐述,特别是详细总结了近现代医家对疫病防治的新认识、新观点、新方法,丰富了传统中医疫病学的内容。临床部分按照西医传染病分类方法,列举了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虫媒体传染病、动物源性传染病、蠕虫疫病、性传播疾病和其他疫病共59种传染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内容,包括SARS的防治,涵盖面特别广泛。文献部分选录了《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肘后备急方》《备急千金要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济生方》《温疫论》《瘟疫明辨》《痧胀玉衡》《温病条辨》《疫疹一得》《随息居重订霍乱论》《时病论》《温热经纬》共14部经典著作中有关疫病防治的精辟论述,选登了《随息居重订霍乱论·医案篇》等部分经典文献验案及41种现代传染病的中医医案,以案释理,以案启思。综观全书,内容丰富而不冗杂,洋洋大观而又聚汇精华,实乃集当时疫病研究大成之作。
理论临床,有机融合
《现代中医疫病学》的第二个学术特色,是理论临床并重。系统文献理论挖掘,指导当下临床实践,理论临床有机融合。
全书整体构架鲜明地分为理论和临床两部分。在理论篇中,编著者概括了疫病的因机证治和理法方药特色、疫病防治规律及疫病学演化进展,文献篇则对历代以来丰富复杂的传统经典文献精选精析,这两大部分都是理论研究内容。占据近一半篇幅的临床篇,按照现代医学分类方法,详述了包括SARS、艾滋病、麻风病等在内的59种传染性疾病的防治措施,特别是其辨证论治体系,简明扼要,注重服务临床需要。理论梳理是为了找出普遍规律,临床论治是在理论指导下的科学论治。尤其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经典温病学理论蕴藏着丰富的经验。如SARS的辨治,书中概括指出:本病病因为湿热疫毒,因此首先要辨明湿热的孰轻孰重。一般以湿热并重或热重于湿为主,湿重于热者少见;其次要辨病在气分还是病在营分,病在气分者舌质红,病在营分者舌质绛;第三要辨肺气郁闭的轻重,肺气郁闭轻者身痛,汗出不畅,肺气郁闭重者喘憋胸闷。这些归纳总结都是在温病学思想指导下确立的。
衷中参西,以中为主
《现代中医疫病学》的第三个学术特点,是以中为主,衷中参西。全书以中医疫病理论和中医辨证防治知识为主体,同时也引入了现代科技手段和西医传染病的理论和方法,师古不泥古,充实丰富了中医疫病学内容,构建了现代中医疫病学的体系。如理论篇中补充有西医对疫病发病的基本认识、西医对疫病流行的认识、疫病与现代西医诊断技术、疫病的常用西医治疗方法、疫病的西医预防等现代医学章节内容,尤其是西医有关传染病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要素的防治内容,极大地补充了中医疫病认知的短板和不足。临床篇更是直接以现代传染病学分类分病种论述59种传染病的防治,病证结合,中西结合。这样的编排更符合当下医务人员和普通大众对相关传染病的认知习惯,也更利于中西医学术交流。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
本书主编之一何清湖教授在《中国中医药报》发表文章认为,中医药学传承精华主要包含5个部分的内容,即科学精神、哲学思想、医学理论、临床经验以及人文德育,中医创新之守正在于坚定中医文化与理论的自信、具有开放包容心态、注重创新的现实意义。《现代中医疫病学》体现了著者对“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深刻认知和践行。全书着重于中医疫病防治历代精华的传承整理,着眼于对不断变化的中医疫病防治的当代指导,从体例到内容,从形式到内涵,均中西互补,包容创新。传承是从思想、理论、临床等全面的传承,创新是服务于当代临床需要的务实创新,体现了编著者与时俱进的学术风范。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对全世界人民生命健康及经济发展造成极大的破坏。病毒性疫病的防治一直是疫病防治的难点,尤其是呼吸道传染性病毒性疫病,传播速度快,传播途径很难切断,病毒变异快,缺乏特效药物。在目前形势下,中医药的防治思想、防治经验和防治方法被寄予厚望。但是由于中医疫病辨治体系还不够完善、疫病分类研究不够统一、疫病病变特点规律观察不够深入,从而出现防治方案多样化、防治理念大相径庭、专家认识和基层认识互不认可的情况,迫切需要中医药工作者更加细致、更加深入地挖掘传统有效方法和方药,更加宏观地探索疫病防治规律,做好中医治疗疫病疗效的循证依据,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促进中医感染病学的快速发展。17年过去,中医疫病学研究需要在《现代中医疫病学》基础上更进一步,更上层楼。
疫病防治,永无竟时。中医防疫,任重道远。(易法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