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冠心病专题 > 文献资料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老年冠心病人餐后运动训练时间的探讨

老年冠心病餐后运动训练时间的探讨

现代康复 1999年第10期第3卷 康复治疗技术

作者:王淑华 王仲秋 李霞

单位:沈阳军区总医院,辽宁沈阳110015

  为探讨老年冠心病餐后运动训练时间,便于指导老年冠心病的康复,我们从1994年5月至12月对128例老年冠心病进行了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对三餐前及三餐后休息与运动两组的动态心电图进行对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监测对象 本组病例均系1994年5月至12月在我院住院病例,按1979年WHO标准,诊断为冠心病,且无心功能改变者。随机分为两组,休息组66例,年龄60~80岁,平均65.8岁,男56例,女10例。其中伴高血压8例,陈旧性心肌梗塞4例,心律失常6例,脑出血6例,脑血栓4例。运动组62例,年龄60~83岁,平均66.9岁,男54例,女8例,其中伴高血压14例,心律失常10例,脑梗塞4例。

  1.2 监测方法 分别对三餐前及三餐后休息与运动两组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休息组即三餐后即刻卧床休息,运动组即三餐后以80~100步/min的速度步行30min,然后分别对其监测休息与运动两组餐前与餐后1h、2h动态心电图改变。

  1.3 统计学分析 本实验为定性分析,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休息组与运动组餐前后ST下移情况见表1。两组餐后1h心肌缺血(ST段下移≥0.05mV)检出率较餐前明显增多,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餐后1h心肌缺血检出率明显多于餐后2h,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餐后与餐前心律改变对比见表2。餐后室早和房早发生例次明显多于餐前。此外餐后运动组各种心律失常检出率较休息组增多,对比有显著差异(P<0.01)。运动组且易发生复杂心律失常,如室早、室上速、束支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等。

表1 两组三餐前、后ST下移发生次数对比(餐次)

组别 餐前1h 餐后1h 餐后2h
≥0.05

  mV

≤0.05

  mV

≥0.05

  mV

≤0.05

  mV

≥0.05

  mV

≤0.05

  mV

休息组66例

  (餐次198)

14 184 26 172 15 183
运动组62例

  (餐次186)

10 176 28 158 15 171

表2 两组三餐前、后心律失常发生例次对比(例次)

组别

  病别

休息组 运动组
餐前1h 餐后1h 餐后2h 餐前1h 餐后1h 餐后2h
房早 12 27 12 9 36 11
室早 3 6 3 5 14 5
房颤 3 3 3 3 3 3
窦速 0 3 3 0 6 6
AVB 6 6 6 12 12 12
束支阻滞 9 9 9 12 12 12
室上速 0 0 0 5 5 5

   3 讨论  由上述结果表明,老年冠心病餐后较餐前心肌缺血检出率明显增多,室性、房性早搏明显增多。餐后2h较餐后1h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检出率呈减少趋势。此外餐后2h内立即运动容易发生各种心律失常,且易发生复杂的心律失常。

  由此可见老年冠心病餐后进行运动训练的时间与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发生例次呈正相关,即是距离进餐时间越近出现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改变的机会越多,因为心脏本身的老化病变,加之进餐后相对减少了心肌供血,如果餐后立即进行运动训练,必然加重心肌缺血,影响疾病的康复。因此老年冠心病不要在餐后立即运动,应在餐后2h以上做运动训练。

[收稿日期]1999-06-30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字体: 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下一编:氧透射载体疗法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研究
焦点新闻
·微波和长春新碱体外净化白血病细胞的研究
·物理查体、X线和超声波检查测量乳腺肿瘤大小的差异
·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猝死
·去甲长春花碱治疗晚期乳腺癌致麻痹性肠梗阻1例
·维斯克治疗乳腺癌术后放疗皮肤反应的护理
·乳癌术后患肢的功能锻炼
·腹直肌血肿误诊为卵巢肿瘤1例
·围绝经期卵巢肿瘤136例分析
温馨提示:如果您怀疑自己有某种健康问题,可到健康社区交流咨询或尽快去医院就医治疗。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