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血宁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56例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00年第3期第5卷 临床研究与经验交流
作者:崔周敏 杨丽莉 李君智
单位:崔周敏 李君智(河南孟州市中医院,孟州 454750);杨丽莉(孟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中图分类号 R972.3
我院自1998年以来应用舒血宁片(银杏叶片)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取得良好效果,总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入选标准:典型的心绞痛症状,近2d内至少有1次心绞痛发作;胸疼发作时ST段水平或下斜性压低≥0.05mV。选择住院病人108例,随机分为2组。舒血宁组56例:男41例,女15例,年龄40~76岁,平均58.5岁,病史1个月到6年,其中16例有OMI史,伴急性左心衰19例,高血压21例,糖尿病6例,心律失常13例。常规治疗组52例:男39例,女13例;年龄41~80岁,平均61岁,病史1个月到5年。其中有OMI史14例,伴有急性左心衰11例,高血压17例,糖尿病4例,心律失常11例。2组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常规治疗组:应用硝酸酯类、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及小剂量阿斯匹林。舒血宁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舒血宁(扬子江药业集团产品,每片含银杏总黄酮醇甙9.6mg)每次2片,每天3次口服,2wk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病情需要时酌情使用极化液、利尿剂、强心剂及抗心律失常治疗等。
1.3观察指标在每个疗程开始及结束时各做一次12导联同步静息心电图,血糖、血脂、血流变学及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常规、尿常规,并询问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程度,硝酸甘油消耗量,不良反应,记录心率、血压。
1.4疗效判断显效:心绞痛消失或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80%以上,心电图ST段恢复正常或回升0.05mV以上,T波由低平、倒置转为直立,硝酸甘油消耗减少80%以上;有效:心绞痛减轻或发作次数减少50%~80%,心电图倒置的T波变浅达50%以上,硝酸甘油应用量减少50%以上;无效:心绞痛缓解及心电图改善,硝酸甘油消耗均未达到有效标准。1.5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χ2检验。
2结果
2.1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硝酸甘油减停率、治疗前后心电图比较经4wk治疗后,舒血宁组显效32例,有效20例,无效4例;常规治疗组显效26例,有效13例,无效13例。两组间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舒血宁组治疗后硝酸甘油用量明显减少,减量50%以上者52例(92.96%),其中停用者6例。常规治疗组减量50%以上者39例(75%),其中停用者2例。两组比较减停率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ST_T均有改善,缓解期心电图ST_T正常率增加,治疗组优于常规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
2.2血液流变学变化经4wk治疗,两组病人血脂、血糖、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改善无明显差异。血液流变学变化见表1。
表1血液流变学变化(±s)
|
n |
全血比粘度/mPa·s-1 |
血浆比粘度/mPa·s-1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常规组 |
52 |
8.92±1.58 |
7.16±0.42 |
2.84±0.28 |
1.90±0.24 |
舒血宁组 |
56 |
9.01±1.60 |
5.51±0.52* |
2.82±0.29 |
1.25±0.16* |
与常规治疗组比较*P<0.05
3讨论
UAP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临床表现之一,它与非Q波心肌梗塞,Q波心肌梗塞和心脏缺血性猝死有相同病理生理基础,即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血小板粘附、聚集和释放,凝血系统激活形成血栓,同时可伴血管痉挛,引起血管腔明显狭窄或闭塞[1]。阿斯匹林和低分子肝素能明显减少UAP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2]。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也推荐用于UAP[3]。我国中草药资源丰富,中药制剂在UAP中治疗地位倍受临床关注。《本草纲目》中记载,银杏叶可补心养气、益肾润肺、健脑醒神、延年益寿。现代医学认为银杏叶是天然的专一性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拮抗剂,其活性成份为银杏黄酮甙和银杏苦内酯A、B、C及白果内酯等有效成份。具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及清除自由基效应。银杏黄酮甙可减少血小板聚集,降低红细胞脆性并延长其寿命,改善血循环,扩张动脉,解除血管痉挛,从而使冠脉血管扩张,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4]。目前,其应用范围已从脑循环、外周血液循环障碍疾病扩展到血管疾病的治疗上,对缺血性心脏病尤为适用[5]。本组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心绞痛发作次数进行性减少,运动耐量增加,硝酸酯类药物消耗进行性减少,舒血宁组疗效优于常规组,有显著差异(P<0.05)。心电图S_T段及T波亦有改善。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舒血宁组下降明显,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舒血宁是治疗UAP较理想药物。
参考文献
1,Merlini PA, Bauer KA, Oltrona L, et al. Persistent acti-vation of coagulation mechanism in unstable angina and myocardial infarction.Circulation, 1994; 90: 61
2,许俊堂,胡大一血小板膜糖蛋白受体拮抗剂研究及临床应用的新进展.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9;27(2):155
3,李占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临床研究现状.见:霍勇,马长生,王德,主编.介入心脏病学论坛2000.第1版.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8
4,杨义芳,吴国友.银杏叶药理研究概况.现代应用药学,1995;12(5):281
5,张煜,黄芸,郑柏生银杏叶提取物预防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2000;27(1):29
2000-04-25
200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