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6例误诊为冠心病
临床误诊误治杂志 1999年第5期第12卷 专病误诊误治讨论
作者:窦 存 芳
单位:江苏省徐州市第六人民医院[221006]
关键词:甲状腺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诊断;心房颤动;误诊;冠状动脉疾病/诊断
Key words Thyroid diseases Hyperthyroidism/diagnosis Atrial fibrillation Diagnostic errors Coronary disease/diagnosis
老年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临床表现常不典型,出现心房颤动(房颤)时容易误诊为冠心病。本文通过对16例误诊病例的回顾,分析误诊的主要原因。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男5例,女11例;年龄60~67岁,平均63.5岁。确诊甲亢前均误诊为冠心病,误诊时间为20天~6年。
1.2 临床表现 本组均有心悸、胸闷,13例有怕热、出汗、情绪易激动和乏力,大便次数增多3例,轻度突眼2例,甲状腺Ⅰ度肿大13例。心室率>100/min 14例,其中6例>150/min;余2例心室率在80/min~100/min之间;夜间心室率>100/min 12例;第一心音增强10例,高血压4例,脉压增大3例,并发左心功能不全4例。16例均无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1.3 辅助检查 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均增高,促甲状腺素(TSH)均正常;血甘油三脂增高3例,胆固醇增高1例。心电图均示房颤,并有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5例,左前分支传导阻滞3例,频发室性早搏2例,左室肥大4例。24小时动态心电图均无心肌缺血性ST段及T波改变,次极量运动试验均阴性。超声心动图:左心房增大4例,左心室增大6例,均无左心室节段性运动障碍。
2 讨 论
房颤是甲亢的症状之一或首发症状,在甲亢病人中,其发生率为12%~18%,年龄较大者发生率较高[1]。由于老年人冠心病的发生率高,当老年人甲亢的临床表现不典型,房颤等心血管系统症状突出时,则容易误诊为冠心病。分析本组误诊的主要原因如下。
2.1 对老年人甲亢不典型的临床表现认识不足 本组虽以心悸、胸闷和心电图异常改变表现为主,但回顾病史,多数病人有不同程度的怕热、出汗和情绪易激动及甲状腺轻度肿大,由于忽视了这些对诊断有重要价值的病史、体征,导致误诊。
2.2 对房颤和冠心病的关系缺乏认识 有学者认为冠心病作为房颤的原因,在近几十年来有增多的趋势。然而房颤并不是冠心病的常见临床表现,国内外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表明,在冠状动脉狭窄的病人中,仅0.5%~1.5%有房颤;在阵旧性心肌梗死病人中,3.8%有房颤;即使在急性心肌梗死,房颤的发生率也仅为7%~16%[1]。因此对老年人房颤不要轻易诊断为冠心病,应排除风心病、肺心病、心肌病和甲亢等。
2.3 诊断冠心病过于草率 本组均无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病史,以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为主要表现,由于忽视了心肌缺血的客观指标检查而误诊为冠心病。国内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表明,仅表现为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的冠心病是少见的[2]。因此在无冠状动脉造影依据的情况下,不宜仅根据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轻易诊断冠心病,需结合心肌缺血的客观指标综合分析。本组动态心电图、次极量运动试验和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均无心肌缺血的客观指标,故冠心病的临床诊断可排除。
本组有14例心室率>100/min,12例夜间心室率>100/min,给洋地黄或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室率不易控制,确诊甲亢后给他巴唑治疗,9例平均在13.5天转复为窦性心律,其余7例心室率控制在70~90/min。本组4例并发左心功能不全,经一般治疗心功能不全不易纠正,其中2例出现频发室性早搏,误认为洋地黄中毒表现。确诊甲亢后经他巴唑治疗,心功能不全很快纠正。
笔者认为,当遇到病因不明的老年人房颤时,应提高对不典型甲亢的认识。如有下列情况有助于甲亢的诊断:①心室率快特别是夜间心室率较快,经一般治疗不易控制心室率的房颤。②不易纠正的心功能不全,易出现洋地黄中毒者。对有以上情况者应常规行甲状腺功能测定。
参考文献
1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心房颤动的临床与研究进展.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6,24(6):459
2 陈纪林.冠心病的临床类型与特点.见:陈在嘉,徐义枢,孔华宇主编.临床冠心病学.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4:260
(收稿时间1999-03-20 修回时间1999-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