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动性功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观察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0年第1期第9卷 研究报告
作者:王霞 何瑞君
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在临床上阳性症状基本消失,以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意志缺乏等阴性症状为主,主要表现为行为退缩,生活能力部分丧失或完全丧失,活动不良等。[1]为了进行自我生活能力康复,我们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实施始动性功能训练,以使病人重新建立起自我服务的能力,为病人回归社会做好准备。
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选择38例男性精神病住院患者,均符合CCMD-2-R诊断标准。年龄27~68岁(平均35.4岁);文化程度 高中以上14例,初中16例,小学8例;病程 3~25年(平均14.8年);抗精神病药物剂量(折合氯丙嗪剂量)200~400MG(平均294.34MG/日)。
二、实施方法
1.在开展训练前用讲课形式给病人讲解开展功能训练的目的、意义、具体做法和奖惩制度,以使病人理解和明确目的。
2.把病人按病室分组,每组设组长,以利训练的开展和实施,每日由护士带领组长进行检查评比。
3.由护士先做示范,而后组织病人练习。如整理床铺、叠被子,先由护士示范,然后每组分别进行操作,护士给予指导,让每个病人都进行练习,做好的给予奖励,不合规范的重新操作,直至合乎标准为止。每天早晨起床后,督促病人整理床铺、叠被子,使他们从中唤起以前生活的回忆,同时进行检查评比,优胜者挂流动红旗,并物质奖励。
4.纠正病人不讲卫生,随地吐痰等不良习惯,引导病人有痰盂吐在痰盂或手纸内,督促他们饭前、便后洗手,规定他们晨起刷牙、洗脸,锻炼他们自己剪指(趾)甲。每周规定统一时间(星期一),组织病人洗澡,更换内衣,督促他们自己洗涤,有破损的地方教他们自己缝补,锻炼他们自我服务能力。
5.组织病人按组排座位就餐,培养他们良好的就餐习惯,不准许他们乱串座位。饭后自己刷碗,并放在指定的地方,然后进行统一刷洗,消毒备用。
6.定期给病人讲授卫生知识课,启发患者正确认识疾病,交流个人感受,以利病人康复。鼓励病人参加娱疗,提高其生活乐趣,对能积极参加者及各项竞赛成绩优秀者给予奖励。
7.让病人协助卫生人员打扫病区卫生、打水、打饭等,激活他们自我价值意识,督促他们参加工疗,以提高技术及社会适应能力。
8.对乱拾杂物,乱拿别人东西等不良行为的病人,进行矫正训练。将他们组织在一起,指出他们的不良行为,然后进行有目的的搬桌子、椅子等搬运活动来做为处罚,使他们对不良行为产生厌恶,逐渐矫正不良习气。
结 果
通过三个月的训练,采用NOSIE量表评分,患者的社会能力、社会兴趣等因子分训练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详见附表。说明始动性功能训练对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起到了显著效果。
附表 患者训练前后NOSIE因子分比较(±s)
因 子 |
治疗前 |
治疗后 |
P |
社会能力 |
28.00±4.01 |
30.10±3.66 |
<0.05 |
社会兴趣 |
17.00±5.03 |
20.05±4.76 |
<0.05 |
个人整洁 |
18.12±4.26 |
30.31±4.59 |
<0.01 |
激惹 |
13.18±5.63 |
10.53±4.81 |
<0.05 |
精神病表现 |
9.11±2.35 |
6.98±2.42 |
<0.05 |
退缩 |
7.59±3.94 |
5.90±1.06 |
<0.05 |
抑郁 |
5.38±1.05 |
4.66±1.35 |
<0.05 |
讨 论
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由于长期脱离社会,多退缩、懒散、被动、高级意向减退,都有程度不同的生活自理能力下降,不知料理日常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因此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始动性功能训练,以住院病人的最大愿望为刺激手段,通过强化方法,使其达到恢复适应社会能力的目的,[2]从而使病人重新建立起自我服务的能力,最大限度的恢复和重建正确的反应程度,进行自我生活能力的康复,为病人回归社会打好基础。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此训练不失为一种较好的辅助治疗方法。此次训练时间短,长期使用效果如何,待同行研究。
参考文献
1,陈淑清,王述彭.主编.精神科护理学.吉林科学出版社,1994,11:128.
2,李佰英,徐莉,王晓梅,等.行为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医教研究,1995,23(2):20~21.
收稿日期:1999-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