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体操与体外反搏治疗60例胃下垂的疗效观察
现代康复 1999年第8期第3卷 康复治疗技术
作者:孙俊娥 王绪明
单位:河南省百泉干部疗养院 辉县 453644
近几年来,我们应用医疗体操与体外反搏治疗的60例胃下垂病人,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0例病人,其中男23例,女37例,年龄18~57岁,平均32.4岁,病程<6个月的18例,~1a27例,~4a10例,>4a5例。X线钡剂检查,胃小弯(角切迹)在髂嵴连线以下5cm以内18例,5~10cm28例,大于10cm14例,在部分患者有明显的腹胀、食欲不振、乏力等自觉症状。
1.2 治疗方法 医疗体操是在全身锻炼的基础上,重点加强腹腰肌的锻炼,多取卧位体操。基础操节中发展腹部肌肉主要有腹部运动、仰卧起坐及腿部的各项运动。发展背部肌肉的有“燕式平衡”半桥运动、全桥运动等,另外有锻炼髂腰肌、骨盆底肌等附加操节。每日锻炼2次,每次20~30min,要注意循序渐进。体外反搏采用广州医疗器械厂生产的WFB-Ⅳ型反搏治疗仪,每天1次,每次1h,12d为1疗程,四肢气囊压力在0.45~0.55kg/cm2,可根据病人情况适当调整臀部气囊包扎。在病人治疗当中没有不适感的情况下,可适当紧一些,患者不要用枕头,并把臀部适当垫高,以利下垂的胃回到原来的位置。
1.3 疗效标准 痊愈:胃小弯恢复到骼嵴连线以上,自觉症状消失。进步:胃小弯有提升,但未达到髂嵴连线以上,症状减轻。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
2 结果
经过两个月的治疗后,痊愈41例占68.3%,进步15例占25%,无效4例占6.7%,总有效率达93.3%,60例病人治疗后,胃小弯平均提升4.7cm,最高达10.2cm,经统计学处理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胃下垂的分度与疗效间的对比,见表1。
表1 胃下垂分度与疗效的关系
分度 |
胃小弯在髂嵴 |
例数 |
|
水平线下cm数 |
痊愈 |
进步 |
无效 |
Ⅰ |
<5cm |
17 |
1 |
0 |
Ⅱ |
5~10cm |
21 |
5 |
2 |
Ⅲ |
>10cm |
3 |
9 |
2 |
疗程与疗效的关系见表2。
表2 疗效与疗程的关系
病程 |
<6个月 |
~1a |
~4a |
>4a |
例数 |
18 |
27 |
10 |
5 |
痊愈 |
17 |
22 |
2 |
0 |
进步 |
1 |
4 |
7 |
3 |
无效 |
0 |
1 |
1 |
2 |
3 讨论
胃下垂是胃壁平滑肌和周围韧带松弛,胃因重力作用向下延伸位移的结果,它是消化道一种慢性非炎症性疾病。我们试用体外反搏与医疗体操联合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从下垂的分度来看,Ⅰ度痊愈率为99.4%,总有效率达100%,Ⅱ度痊愈率为75%,总有效率为92.8%,Ⅰ、Ⅱ度治疗前后相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Ⅲ度疗效较差,从病程上来看,病程短的效果满意,病程长的效果较差。
体外反搏是以病人本身的心电信号R波控制触发的电子装置,与心动周期同步,在心脏舒张期自缠于下肢和臀部的气囊,以先远端后近端顺序充气,当臀部气囊充气时,臀部轻轻抬起,使胃随着这种惯力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在心脏舒张末期各气囊迅速排气。这种有节律的充排气,可使臀部气囊的包扎带有节律的对胃进行按摩。这种按摩,可能改善了局部的血液循环、新陈代谢和营养,促进了及对其“悬吊”的内脏韧带动能的恢复。
医疗体操是针对胃下垂的特点、程度、患者全身动能状态,根据不同时期治疗目标制定的锻炼方法。它可能提高胃肠道平滑肌张力和蠕动,促进胃排空,消除或改善其过度扩张和松弛下垂状态,同时增强腹背肌,形成生理的“肌肉腹带”,维持正常的腹内压,以支持胃的正常位置,并能改善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从而改变全身衰弱的状况。增强体质,患者在治疗期间要注意循序渐进,少作跳跃剧烈振荡等动作。
综上所述,医疗体操与体外反搏联合治疗胃下垂,既发挥了体外反搏按摩胃及其附属韧带的治“内”作用,又发挥了医疗体操增强背肌及全身功能状态的治“外”作用,实现了取长补短,“内”“外”兼治的目的,成为胃下垂的一种满意治疗方法。
收稿日期:1999-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