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颈椎病专题 > 文献资料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电生理诊断分析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电生理诊断分析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1999年第3期第21卷 论著

作者:林敏婵 卢泽培

单位:510630 广州,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康复科

关键词:颈椎;神经节;诱发电位;躯体感觉

  【摘 要】 目的 探讨电生理检查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意义。方法 对97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肌电图(EMG)、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F波传导速度(FWCV)和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测,并与50名正常组对比。结果 EMG异常率为62.6 %,半数以上的腋神经运动潜速率减慢,FWCV有非常显著性减慢(P<0.01),SEP的N9-N13峰间潜伏期有显著性延长(P<0.05)。结论 综合电生理检查能提高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率,帮助定位和判断预后。

  【中图号】 R363.124

Analysis of electrophysiology in cervical radicular spondylosis

LIN Minchan, LU Zepei.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Medical

  College of Jina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0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ignificance of examinations of electrophysiology in the patients with cervical radicular spondylosis.Methods The electromyography(EMG), 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NCV),F wave conduction velocity (FWCV) and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 (SEP) were examined in 97 cases of cervical radicular spondylosis, and were compared with 50 normal persons.Results The abnormal rate of EMG was 62.6 %, more than half of motor nerve latency rates along axillaris nerves were slowed, FWCV was signicantly slowed (P<0.01), N9-N13 IPL of SEP was signicantly prolonged (P<0.05).Conclusion Comprehensive examinations of electrophysiology can increase the diagnostic rate of cervical radicular spondylosis, help locational diagnosis and estimate prognosis.

  【Key words】 Cervical vertebrae  Ganglia  Evoked potentials, somatosensory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疾病,发病年龄分布较广,从青年到老年均可罹患,而以中壮年为主,其中神经根型占颈椎病的70.2%[1]。我们通过肌电图(EMG)、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F波传导速度(FWCV)、体感诱发电位(SEP)的检测,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电生理诊断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病例组: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者97例,男49例,女48例,年龄27~73岁,平均46.1岁,病程1周至10年,受累节段主要涉及C5~C8神经根,单侧56例,双侧41例,颈椎X线平片和(或)CT扫描显示阳性者49例(50.5%)。

  1.1.2 对照组:正常50名,男26名,女24名,年龄23~67岁,平均43.7岁。

  1.2 研究方法

  采用丹麦的DISA ADVANCED/Keypoint System, 在室温25 ℃左右的检查室内进行。

  1.2.1 肌电图检查:以针电极检测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小指展肌,观察插入电位;肌松弛时的自发电位;轻用力时运动单位电位的波形、时限、波幅,多相波的百分比以及最大用力收缩时的干扰情况。

  1.2.2 神经电图检查:按本实验室的方法[2],检测腋神经、肌皮神经的运动潜速率,正中神经、尺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和F波传导速度。

  1.2.3 体感诱发电位检查:接地电极连于一侧前臂,针电极分别置于CLi点(对侧参考)、C7棘突(FPz参考)、C2棘突(FPz参考)、C'3/C'4(FPz参考)的皮下记录,皮肤与电极间的阻抗在5 kΩ以下,表面刺激电极置于腕部正中神经处,负极在近心端,方波脉冲时程0.2 ms,频率1.9 Hz,强度在10 mA左右,激发拇指微动,叠加500次,带通范围50~2 000 Hz,重复进行两次。记录N9、N13、N20电位的波峰潜伏期(PL)、峰间潜伏期(IPL)、波幅(Amp)。

  2 结  果

  本组97例患者共检测相关肌肉163块,EMG的异常率为62.6%(102块)。

  按本实验室标准,病例组肌皮神经运动潜速率和正中神经、尺神经的MNCV均在正常范围,C5,6根受累的63例(条)腋神经运动潜速率58.7%(37条)有不同程度的减慢。正中神经和尺神经的FWCV减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见表1。

表1 病例组与对照组FWCV测定值比较(m/s,±s)

组别 正中神经 尺神经
条数 C7-腕 C7-肘 条数 C7-腕 C7-肘
对照组 50

59.3±3.6

63.3±4.1

45

60.3±4.3

61.7±4.0

病例组 60 53.2±3.8* 50.6±4.7** 17 55.1±3.3* 53.7±4.2**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P<0.01

  有C6~C8后根症状的55例患者SEP的N13波峰潜伏期、N20波峰潜伏期和N9-N13峰间潜伏期、N9-N20峰间潜伏期延长,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N13波幅有所降低,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见表2。部分病例的N13电位表现出波形离散或分化欠清。

表2 病例组与对照组SEP各参数测定值比较(±s)

组别 例数 PL(ms) IPL(ms) Amp(μv)
N9 N13 N20 N9-13 N13-20 N9-20 N9 N13 N20
对照组 50

9.3±0.8

12.7±0.5

19.2±1.0

3.6±0.3

6.2±0.4

9.7±0.6

4.1±1.3

2.7±0.8

2.3±0.9

病例组 55 9.5±0.7 15.1±0.9* 21.8±1.2* 5.7±0.6* 6.5±0.5 12.6±0.7* 3.9±1.1 2.2±0.8 2.1±0.7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  论

  应用肌电图检查对神经根病损进行诊断已为临床所承认[2]。本组病例所检肌电图异常结果均显示出神经源性损害,并且呈根性分布。在急性期,常可观察到插入电活动延长,肌松弛时出现束颤电位、纤颤电位和正锐波等异常自发电位,肌收缩时运动单位电位数量减少,波幅降低。病程较长者可见运动单位电位相位增多,时限延长,波幅增高。这符合临床的发病机制,因为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中,病理改变主要是各种因素造成神经根的受激压,随着病情的进展,根袖处炎症反应,逐渐纤维化,甚至瓦勒氏变性,因而肌肉出现失神经电位。恢复期病损神经的修复过程出现大的再生电位,表示肌肉已重新获得神经支配,预后良好。

  一般认为,周围神经远端段的运动传导速度在神经根病变中是正常的[3]。本组病例测定的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均符合这种结果。但腋神经运动潜速率多半表现出减慢,少数较严重病例尚伴有M波宽平,这可能与腋神经由较少的神经根组成有关,且C5,6根是颈椎病的最常受损节段,加上腋神经短,距离神经根近,容易波及。与Yiannikas比较颈椎病的多种电诊断方法中F反射的敏感性最低[4]这一结论相反,F波异常表现出较高的阳性率,即使在病程的早期和非典型的病例,远近端F波传导速度之间以及与远端运动传导速度之间的比值亦常有改变。F波传导速度减慢主要是反映前根粗纤维的脱髓鞘病变[5],尤其近端的减慢,是神经根受损的客观指征。

  体感诱发电位的检测对有后根症状的颈椎病能提供定位诊断依据。本组病例的突出变化是N9~N13峰间潜伏期延长。在N13~N20峰间潜伏期不延长的情况下,N9~N20峰间潜伏期延长是因N9~N13峰间潜伏期延长之故。部分病程较短的病例N13电位波幅降低,少数病程长者呈现N13波形离散。这与赵氏研究结果是N13波幅下降为特征性表现[6]略有差别,可能与神经受损的类型、程度和病程分布不同有关。N13被推测是下段颈髓后角突触后电位与楔束核突触后电位的总和,N9是臂丛复合电位,主要属感觉神经动作电位[7],N9~N13峰间潜伏期反映了臂丛到颈髓体感通路的传导时间。神经根的功能状态对N9~N13峰间潜伏期有重要影响。假如采用皮节或皮神经刺激法检测,则可以更细致地鉴别出各个不同节段受损的后根。

  在临床颈椎病的诊断中,往往认为影像学的检查方法最为准确。但仅有X线改变而无临床症状者不能诊断为颈椎病[1],某些病例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却无明显的影像学改变,这是因为软组织的病理改变并非都显影,在电生理检查中则常常有阳性发现,本文结果充分说明综合电生理检查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更高的敏感性,能帮助早期诊断受损的节段、部位、范围及其严重程度和判断预后。

  参 考 文 献

  1 赵玉学,主编.颈椎病诊断与非手术治疗.沈阳:白山出版社,1991.4-123.

  2 卢泽培,林继中.F波测定对神经根病损诊断的临床意义.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86,1(4):6-9.

  3 汤晓芙.临床肌电图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5.177-178.

  4 Yiannikas C.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 in peripheral nerve, plexus, root and sipnal cord lesions. Evoked Potentials in Clinical Medicine, 1983.271-286.

  5 南登昆.F波及其临床应用.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运动医学分册,1981,4:168-171.

  6 赵龙柱,陈君长.正中神经体感诱发电位检查在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中的应用.中华外科杂志,1995,33:34-34.

  7 潘映辐,主编.临床诱发电位学.北京:民卫生出版社,1988.102-108.

(收稿 1999-02-09 修回 1999-06-20)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字体: 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下一编:颈椎病磁疗效果的对比观察
焦点新闻
·微波和长春新碱体外净化白血病细胞的研究
·物理查体、X线和超声波检查测量乳腺肿瘤大小的差异
·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猝死
·去甲长春花碱治疗晚期乳腺癌致麻痹性肠梗阻1例
·维斯克治疗乳腺癌术后放疗皮肤反应的护理
·乳癌术后患肢的功能锻炼
·腹直肌血肿误诊为卵巢肿瘤1例
·围绝经期卵巢肿瘤136例分析
温馨提示:如果您怀疑自己有某种健康问题,可到健康社区交流咨询或尽快去医院就医治疗。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