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肝癌专题 > 文献资料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肝动脉化疗栓塞后加B超下无水酒精注射治疗原发性巨块型肝癌5例报告

肝动脉化疗栓塞后加B超下无水酒精注射治疗原发性巨块型肝癌5例报告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1999年第4期第0卷 短篇报道

作者:王 华 李立春 李越华 李东平 张玉辉

单位:王 华 李立春 李越华 昆明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肝胆外科(昆明 650101);李东平 张玉辉B超室

  1997年10月至1998年5月,我科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TAEC)加B超引导下无水酒精注射(PEI)的方法,治疗5例原发性巨块型肝癌。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9~65岁,病变位于肝右叶4例,肝左叶1例,均有肝区隐痛、腹胀、乏力、纳差及消瘦。查体:于右肋缘下或剑突下可扪及包块。AFP 425~850 μg/L。3例肝功能正常,2例有低蛋白血症。B超、CT及肝动脉造影均显示为单个结节,肿瘤包膜完整,无肝外转移,肿瘤为9.4 cm×5.6 cm~11 cm×8.8 cm大。因肿瘤较大,靠近大血管而无法手术,或因伴肝硬变,肝功能差,而难以耐受手术切除,故采用本法。具体治疗方法:经股动脉以Seldinger法插管,导管进入肝动脉后,先后注入40%碘化油10~30 ml,5-Fu 1 000 mg,MMC 10 mg, 吡柔比星40 mg,最后注入明胶海绵颗粒行栓塞;10~14天后,于B超引导下行PEI治疗,即采用ALOOK 1200型B超仪,3.5 mHz穿刺探头。于B超体表定位后,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在穿刺探头引导下,用20 G×20 cm穿刺针,穿刺进入肝肿瘤,于远离探头的肿瘤边缘,先注入3~5 ml利多卡因及半量无水酒精,针退至接近探头的肿瘤边缘,同法注入2%利多卡因及剩余半量无水酒精。无水酒精注入量按1 cm肿瘤2 ml计算,每次量不超过20 ml。为使药剂注入全部肿瘤,每次均选择不同角度穿刺。PEI疗程每周1~2次,5次为1疗程。5例均治疗1个疗程。结果: 5例患者于疗程完成后复查B超或CT,肿瘤最大径均缩小4~6 cm,肿瘤缩小率为40%~56%,平均缩小46.6%,AFP均<25 μg/L。其中3例行二期手术切除,切除标本见肿瘤包膜纤维化明显,周边及中心呈凝固性坏死,大块组织连续切片证实肿瘤组织全部坏死,肿瘤外周肝组织也有部分坏死。另2例行细针穿刺病理学检查显示肿瘤组织已坏死。5例患者均好转出院。

  首先使用TAEC“三明治”法阻断肿瘤的大部分血供,使肿瘤中央坏死,减少PEI时肿瘤内血流对无水酒精的冲刷作用,有利于其留滞于瘤内。采用不同角度多点肿瘤边缘PEI治疗,一方面可造成癌灶内及边缘血管的血栓形成,阻断肿瘤边缘血供; 另一方面可使癌组织发生变性坏死和凝固性坏死,弥补了TAEC不能使肿瘤完全坏死的缺点。无水酒精用量可按V=4-3π(r+0.3或0.5)3计算,这对直径<5 cm的肿瘤较实用。但大肿瘤按此公式计算,剂量太大。本组5例,每次注入量按1 cm肿瘤2 ml分两点注射,收效较好。PEI时多点局部麻醉能减轻术后疼痛,除2例有一过性醉酒表现外,无其他并发症。在完全可以切除的HCC病例中,术后肿瘤复发率高达57%,所以,采用手术切除难以防止大部分病例复发。TAEC+PEI治疗能使HCC病灶完全坏死,且肿瘤周边肝组织也有部分坏死,避免了术中因操作不当造成肿瘤种植和转移,达到术前预防术后复发的目的。本组5例难以一期切除的HCC病灶经TAEC 1次+PEI 5次治疗后,癌灶缩小40%~56%,癌灶与大血管有一定距离,3例施行了二期手术,2例因心血管系统疾病未能手术。

(1998-09-04收稿,1999-04-09修回)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字体: 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下一编:对肝癌患者采用腹腔镜和腹腔镜超声检查以避免剖腹探查
焦点新闻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乳腺癌骨髓微转移
·bcl-2反义寡核苷酸促进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的研究
·乳腺癌中p53基因DNA水平突变与核蛋白水平突变的比较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乳腺癌腋淋巴结微转移的研究
·乳腺癌手术创面脱落癌细胞的临床研究
·乳腺癌肉瘤三例
·乳腺癌外科治疗的回顾和展望
·男性乳腺癌19例诊治体会
温馨提示:如果您怀疑自己有某种健康问题,可到健康社区交流咨询或尽快去医院就医治疗。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