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杂交方法检测膀胱癌细胞的凋亡及其临床意义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1999年第4期第20卷 论著摘要
作者:王建宇 崔 周煜 吴明明 虞颂庭
单位:王建宇 崔 周煜 吴明明 虞颂庭(300052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泌尿外科)
采用核酸原位杂交方法观察膀胱癌细胞凋亡与肿瘤分级、分期的关系,及对膀胱癌预后和治疗的意义。
材料与方法 45例标本取自我院泌尿外科1994~1996年经手术切除,病理确诊为膀胱癌的病人。男34例,女11例,年龄45~74岁,平均(62±6)岁。其中移行细胞癌33例,腺癌7例,鳞癌5例。另取正常膀胱粘膜组织4例作对照。膀胱移行细胞癌病理分级:Ⅰ级7例,Ⅱ级15例,Ⅲ级11例。临床分期:Tis~T112例,T2~T421例。末端标记核酸原位杂交(ISEL)采用美国产原位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在病理切片上,用荧光素修饰的核苷酸标记DNA 3′-OH,再与碱性磷酸酶结合的抗荧光素抗体特异性识别并结合,以不含TdT的试剂为阴性对照。在400倍光镜下,随机选择视野并计数1 000个肿瘤细胞,记录凋亡细胞,计算细胞凋亡指数( AI)。AI=( 凋亡细胞数/1 000)×100% 。检测结果经统计学t检验。
结 果 膀胱癌中的凋亡细胞经ISEL法着色,典型者为在肿瘤组织中散在分布蓝色颗粒的细胞。45例标本中,凋亡细胞的范围为0~26个/1 000。AI小于0.5%者23例,0.5%~0.9%者8例,1.0%~1.1%者6例,AI大于1.5%者8例。对比33例移行细胞癌与正常移行上皮细胞AI,肿瘤组明显增高,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33例移行细胞癌中,凋亡指数随病理分级的增高而增高,Ⅰ、Ⅱ级与Ⅲ级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组织类型膀胱肿瘤的凋亡指数不同,腺癌和鳞癌的凋亡指数较移行细胞癌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腺癌与鳞癌之间的凋亡指数差异无显著性( P<0.05)。
讨 论 本研究检测到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凋亡指数较正常移行上皮明显增高,随着恶性程度的增高其凋亡指数也增加,因此细胞凋亡程度与组织增生能力相一致,可作为反映其增生潜能的标志之一。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细胞凋亡指数随病理分级升高而增高,提示膀胱肿瘤细胞凋亡指数与膀胱肿瘤的预后密切相关。
本组表浅性膀胱肿瘤的凋亡指数显著高于浸润性肿瘤,说明在相对早期的膀胱移行细胞癌中,凋亡发生是广泛的,可以暂时地抵销细胞的过度增生,使组织重新恢复平衡。因此,在肿瘤由表浅性向浸润性发展的过程中,细胞凋亡起到屏障作用[1]。
在不同的膀胱肿瘤细胞类型中,凋亡指数亦不同。此结果可能是细胞本身内在因素决定的,也可能是各组例数相差悬殊造成的。本研究结果提示:检测膀胱癌细胞凋亡指数可作为判定膀胱癌恶性程度的新指标,对膀胱癌的治疗和预后有一定意义。
参考文献
[1] Maokoto I,Yasuo T,Makato S,et al. Apoptosis of colon cancers assessed by in situ DNA nick end-labeling method. Pathology International, 1996,46∶33-37.
(收稿:1998-10-12 修回:1999-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