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认焦虑客观存在 学会调神养心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21-09-24
去年底,《2020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指出,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工作压力都明显加大,国人心理行为异常和精神障碍人群逐渐增加,民众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根据《报告》,我国焦虑障碍的患病率为4.98%,抑郁症患病率达2.1%,两项数字相加接近7%。
 
中华中医药学会身心专业委员会常委、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王新本主任医师指出,随着公众对自我身心健康关注度的提高,“焦虑”已被视为社会流行病的标签,并成了夺人眼球的热词之一。其中一些焦虑障碍,尤其是恐怖症、社交焦虑以及分离焦虑等,起病往往很早,平均起病年龄为5~10岁;另一些焦虑障碍,如广泛性焦虑障碍、惊恐障碍等,起病相对较晚,平均起病年龄为24~50岁之间。
 
承认焦虑客观存在
 
王新本解释,焦虑原本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当遭遇危险时,有限度的焦虑情绪会促使人们警觉并采取相应对策。在当今社会,当大家做出的反应过分强烈时,焦虑就误入歧途,走向反面,产生危害并影响人类健康。
 
王新本介绍,在精神分析理论中,根据自我遭遇的威胁来源,通常将焦虑概括为以下三种。
 
神经症性焦虑:客观威胁没那么大,但个人主观感到“压力山大”,这种焦虑往往和客观情景不符,是压抑在无意识里的焦虑,造成焦虑的威胁来自于人格内在的冲突。
 
道德焦虑:是道德、法律和自我理想的“产物”,如对自己要求过高,渴望尽善尽美。如果自我行为不能“超我”,就会自我惩罚,引起道德层面上的焦躁。
 
现实焦虑:是对现实、客观的威胁、灾难及危险所折射的焦虑,一般反应主要有惊慌、躲避及恐惧、愤怒与攻击等。
 
王新本认为,在这个过程之中,如果不能做出心理调整,容易因为焦虑而促发一定的生理、心理反应,如肌肉高度紧张、呼吸加快、血压上升、心慌、胸闷、出汗、口干、恶心、腹痛、腹胀腹泻尿频等自主神经症状;还易伴随焦急、紧张、恐慌、烦躁不安等情绪,久而久之,失眠、心情低落、思维迟缓、注意力不集中、易被惊吓、敏感、烦恼,且事事担心等诸多“心病”就会潮水般纷至沓来,最终形成强迫、回避等行为和运动性不安,为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笼上一层浓浓的阴影。
 
事实上,在应对具体的事件时,人们往往无法离开、避开焦躁烦心的事情或情境,尽管害怕对未知的不确定或结果的不理想,却无法逃避,往往使当事人体验到强烈的无助感和失控感。王新本表示,在这样的情境下,当事人的认知功能、判断能力就容易发生“滑坡”,继而被失意、压抑和失眠所“绑架”,对任务无从下手,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否定自己,甚至失去了自尊、自信,自我价值感也荡然无存。
 
王新本建议,在这个时候,凡事不能勉为其难,可以按下“暂停键”,尽量让自己安静下来,客观看待目标和任务是否有不可控的因素,学会接受无法控制的事实;再冷静地分析这些工作,将其具体化,分解成自己能够处理的部分,各个击破,逐一化解,及时肯定自己在此过程中的努力与价值,同时总结经验以供下次借鉴。通过这样的策略,获得前进的动力,让焦虑的情绪得以纾解。
 
学会调神养心
 
王新本强调,面对焦虑,要提醒自己以建设性的方式去处理,如爱、包容、释怀,去代替压抑、回避、攻击反应,待平静之后再去沟通,慢慢练习就会掌握应对焦虑的方法和技能。而如果焦虑情绪持续存在,经过自助调节仍没有改善,就要评估其是否在自己可以承受和处理的范围内,不要只依靠忍耐与自我煎熬,这时应尝试找好朋友倾诉沟通,或者通过适度的体育运动宣泄情绪。还可以直接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规范使用药物或接受专业的合理情绪疗法、放松训练、系统脱敏疗法等,以驱散焦虑的阴霾。
 
为了减少焦虑的反复发作,除了具体的医疗干预措施外,对于个体的心理、生活等方面也要进行调护。
 
饮食上应避免刺激性食物、油炸食品,多吃水果、蔬菜、粗粮、鱼类;同时杜绝酒精、咖啡因、烟草等物质。起居上要摆脱各种刺激源,早睡早起,尽量少熬夜或久卧。适量的运动如散步、打太极、骑车等均可营造平和的心境。也可以进行冥想等放松训练,或者多听听舒缓的音乐,并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多亲近大自然,饱览壮美山河,呼吸新鲜空气,乐活人生每一天。
 
从中医学角度,根据焦虑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精神方面的变化,可归属于“惊悸”“郁证”“脏躁”“善恐”“百合病”等多个中医情志病。
 
王新本认为,万事万物,感传于心,心神常常处于动而难静的状态。《黄帝内经》认为“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如果心神过于躁动,神不内守,乱而不定,必然扰乱脏腑,耗气伤精,促人衰老,甚至减短寿命。
 
根据《黄帝内经》等古代医籍中的养生理论,王新本推荐大家从古人“调神养心法”中汲取智慧,修身养性,远离焦虑的困扰。
 
清静养神:以静制躁、定乱、止怒,保持头脑冷静。
 
适度用神:不宜多思、多念。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
 
动形怡神:动形可怡神,获得乐趣,如读书、练字、澄心静坐、好友畅淡、养花种竹、煮茶听琴、登城观山等;同时还可练习自然放松的功法,以调身、调息、调心。
 
怡情畅神:无恚嗔之心,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要消除恼怒、忿恨,放下思想包袱,减轻精神负担,保持心绪恬静和愉悦。(衣晓峰)
Tag标签:

上一篇:疏肝理气 舒心养性的食物 缓解紧张情绪

下一篇:没有了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

栏目推荐

中药常识 保健验方 中药方剂 药膳食疗 穴道疗法 中医百科 穴位图解 疾病自诊 中医保健 医学图谱 医学书籍 药物手册 药酒秘方 自然疗法 性爱秘籍 运动健身 男人健康 饮食健康 求医问药 疾病专题 本草纲目 增高秘方 美容秘籍 减肥秘籍 奇方验方 疾病大全 中药方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