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录验》续命汤见《金匮要略》,原书云:“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口不能言,唐突不知把柄,或拘急不得转侧。”笔者运用该方医治多种急慢性疾病,有的病例取得难以想象的优秀效果,深感仲景制方之微妙。《绛雪园古方选注》对该方评注云:“续命者有却病延年之功”。
续命汤的组成与方解
本方是把大青龙汤中生姜改为干姜,去大枣,加党参、当归、川芎组合而成。大青龙汤为表里双解之重剂,并有清热除烦之功,是在麻黄汤原方中加重麻黄用量,再加石膏清肺热,以利胸中阳气工作,免除心烦躁扰,加生姜、大枣调津养液,解表邪而和胃气。“仲景于表剂中加大寒辛甘之品,则知麻黄证之发热,热全在表,大青龙汤之烦躁兼肌里矣。初病太阳即用石膏者,以其辛能解肌热,寒能清胃火,甘能生津液,是预保阳明存津液之先着也”(《金鉴·删补名医方论》)。
张仲景为了医治各种不同的寒热错杂症,进步对杂乱病、疑问危重病的效果,创制许多合适病况的攻补药、寒热药齐用的方剂。攻补兼施、寒热并调是张仲景医治杂病匠心独运的特色之一,对后世发生了深入的影响。疾病的发作和开展,取决于邪正双方力气的对比,“正气存内,邪不行干”,只要在正气阑珊时,邪气才会浑水摸鱼,因此发生疾病。
内伤杂病,往往病程拖延,每多真假搀杂,如病程日久,气血运转不畅,水湿、痰饮、瘀血等实邪结聚,耗伤气血,或脾胃升降渎职,化源不充,气血缺乏,则由实而致虚;若脏腑功能虚弱,气化不及,水湿、痰饮、瘀血等亦可因之而内停,则由虚而致实。
关于真假搀杂之证,自当攻补寒温并用。本方之所以可以治中风痱取得出色良效,正如尤在泾所说:“痱者废也,精力不持,筋骨不必,非特邪气之扰,亦真气之衰也。麻黄桂枝所以散邪,人参、当归所以养正,石膏合杏仁,助散邪之力,甘草合干姜,为复气之需,乃攻补兼行法也”(《金匮要略心典》)。
谢观《中国医学大辞典》亦有精辟的论证:“此为治中风之主方。中风有虚有实,虚者自饮食房劳七情感之,实者自风寒暑湿感之。治法不行稍误,今言中风痱,是荣卫之实邪也。主以此方者取其祛风走表,安内攘外,旋转上下也。方中麻黄、桂枝、干姜、杏仁、石膏、甘草以发其肌表之风邪,兼理其内蕴之热,又以当归和血,人参益气,川芎行血散风,领麻黄石膏等药,穿筋骨,通经络,调荣卫,达肌表之邪,使从内达外,驱邪开痱,无有晦气。称续命汤,意图良深。其可兼治咳逆上气,面貌浮肿者,亦疏解肺经之意也”。
巨细青龙汤是麻黄汤的变方,两方均有表里双解的效果,大青龙汤主治表寒外束,里有郁热。小青龙汤主治外有寒邪,内有水气。小青龙加石膏汤即兼有热象,呈现烦躁者;《古今录验》续命汤兼有巨细青龙、越婢,桂枝二越婢一诸汤之证外,特别能对待寒热错杂、真假宜见、阴阳紊乱等错综杂乱的疑问病症。
张仲景在《内经》的思维指导下,理论联系实际,出色地开展了六经辨证于临床,奇妙地运用攻补兼施,寒热并用的治则,使之达到“阴平阳秘”的境地。
《诸病源候论·风偏枯候》谓:“风偏枯者,由血气偏虚,则腠理开,受于风湿。风湿容于半身,在分腠之间,使血气凝涩不能润养,久不瘥,真气去,邪气独留,则成偏枯。”
《素问·调经论》说:“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病在气,调之卫”。《古今录验》续命汤契合这一气血治法。
今引验案一则,以佐证该方效果:“桔川书影云:某氏之室,得外感,表证解后,右脚拘急胀痛,不能起步,脉浮数。与余诊曰:热虽解而脉浮数,此邪气下注,筋脉不能流转也,与《金匮》续命汤,四五日而愈。汤本氏云:余每以续命汤治前证及历节风,越婢汤之证而兼血虚者,又用于后世五积散之证,皆有速效,古方之妙,不行小看。”
又云:“北条氏,年七十余,素日肩背强急,时觉臂痛,一日,右肩强急甚,方令按摩生疗之,忽言语蹇涩,右身不遂,惊而迎医,服药四五日,自如也。余诊之,腹候快和,饮食如故,他无所苦,但右脉洪盛耳,与《金匮》续命汤,四五日而言语滑,偏枯少差,脉不偏胜,得以杖而起步矣。”(《金匮要略今释》)。
庞某,男,40岁,工人。
主诉:患痹证五年,证见手足小关节红肿火热,痛苦难忍,手如鸡爪,不能蔓延,双下肢亦痛苦,膝、踝关节红肿火热,活动受阻,发热恶寒。西医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血沉90毫米/小时,抗链球菌溶血素O偏高,曾用过多种抗生素、激素等医治,未能控制。
按:《素问·痹论》指出:“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本例气血瘀阻,寒湿稽留经脉,寒主收引,致使气滞而血凝,致使手如鸡爪不能蔓延;湿性黏滞,故身重强直,转侧维艰,契合《内经》病机;又因邪郁病久,风变为火,寒变为热,湿变为痰,寒热交错,治当养血祛瘀,驱邪开痱,加全蝎、蜈蚣者取其窜筋彻骨,蠲痹通络,取得显效。
(本文摘编自《来春茂医话》,作者来春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