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寺女科秘传》花类中药材的应用特色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20-02-11
浙江省萧山竹林寺女科渊源流长,历史悠久,始自晋朝,盛于宋代。据不完全统计,现存的竹林寺女科著作版本有100余种之多。笔者所研习的《竹林寺女科秘传》又名《济阴至宝录》《妇科秘方》,为清代竹林寺僧传女科著作之一,是一部具有较高临床实用价值的妇科专著。该书1卷,分15个门类,共论述月经40症、血崩并赤白带下诸症、胎前38症、产后19症、乳门15症等。笔者研读该经典著作后发现,书中花类药物的应用颇有特色,现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花类中药应用历史悠久,《金匮要略》载:“红蓝花酒治妇人因风邪侵袭腹中,气血相博,腹中刺痛”。“旋覆花汤治半产漏下”开以花类药物用于妇科临床之先河。《本草纲目》中有花类中药的记载,将其归入“木部”“草部”。现代医家将花类药应用于妇科、心血管科、精神科等疾病的治疗中。《竹林寺女科秘传》一书中则应用了蒲黄、款冬花红花、丁香、芫花、蓼花、鸡冠花、扁豆花、菊花、靛青花、益母草花、桂花、金银花(冬花蕊)等13种花类中药,见表1。
 
常用红花
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花类中药材当属红花,全书共出现8次。《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载:“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性味辛、温,归心、肝经,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之功,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癥瘕痞块、胸痹心痛、瘀滞腹痛、胸胁刺痛、跌扑损伤、疮疡肿痛”[1]。书中将红花应用于红花散、归芎丸、理产回生丹、催生易产方、破灵丹等。其中,治疗“经行气痛”“产后血气痛”的红花散与治疗“经从口鼻中出”的红花散名同方异[2],虽均以红花作为君药,但具有不同的药物组成、功能主治:前者由炒红花牛膝当归、苏木、三棱、莪术枳壳赤芍川芎9味药组成,后者则由红花、苏木、黄芩、花粉4味药组成;前者用于治疗经期痛泻或产后腹痛辨证为瘀血内停证,具有“破其余血”之功,而后者则用于治疗经期经从口鼻中出辨为经血妄行,具有“推血下行”之功;当然,方中均以红花、苏木相须配伍,增强了活血祛瘀止痛之功效,为本书配伍用药的特色,书中治疗“胎衣不下”的“破灵丹”[2]仅以此二味药配伍组方。
 
《竹林寺女科秘传》花类中药材
 表1《竹林寺女科秘传》花类中药材
注:“-”表示无具体组方。
 
独创五花汤
书中所记载的五花汤,以土红花、靛青花、益母草花、桂花、净银花5种花类中药材组成,用于治疗妊娠妇女惊风。《竹林寺女科秘传·增补胎前二十六症》言:“凡妇人生子,每患惊风,当于怀孕三月成形之时,服五花汤,永除风患”[2]。方中红花,辛、温,活血通经、散瘀止痛;靛青花,咸、寒,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泻火定惊;益母草花,苦、辛、微寒,活血调经、祛瘀生新、利尿消肿;桂花,辛、温,生津化痰;净银花,甘、寒,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全方共奏凉血活血、散风定惊之功。其中,方中应用益母草花,益母草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本草纲目》认为其功效为“行血养血,行血而不伤新血,养血而不滞瘀血,诚为血家之圣药也”。现代研究证实,益母草花中的反式石竹烯较茎、叶明显增高,而石竹烯具有很好的平喘作用[3]。方中以桂花为佐,取其“辛、温,无毒。同百药煎、孩儿茶作膏饼噙,生津辟臭化痰,治风虫牙痛”[4]。
 
重视血证
血属阴,濡养内外,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女性“经”“带”“胎”“产”“乳”皆以血为用,《灵枢·五音五味》载:“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同时,崩漏、经间期出血、经期延长、产后血崩、产后恶露不绝等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常为血病,故“妇科皆为血证”。《竹林寺女科秘传》亦宗此理论,所选用花类中药材注重理血、活血。如前文所述活血通经代表药红花、“血家之圣药”益母草花。同时,书中常用蒲黄,该药性味甘、平,归肝、心包经,止血、化瘀、通淋,可用于吐血、衄血、咯血、崩漏、外伤出血、经闭痛经、胸腹刺痛、跌扑肿痛、血淋涩痛等,书中应用于治疗“月经后期”的内补当归丸、治疗“胎前口鼻流血”的衄血丸、治疗“孕妇心腹猝痛不可忍者”“胞衣不下”的失笑散中[2]。以此推演,如何将花类中药材合理运用于其他血证的治疗值得研究。如,现代医者普遍认为瘀血是胸痹的病理因素,辨治胸痹时强调应当注重血之瘀滞凝结,红花为常用活血化瘀之品[5]。
 
剂型丰富
书中所涉及的花类中药材可入丹剂、丸剂、散剂、汤剂等不同的剂型,如蒲黄入内补当归丸、衄血丸,红花入归芎丸、红花散、破灵丹等。而且使用方法除了最为常用的口服外,还有外用。如,治疗“妇女癥瘕”,“冬青叶连枝,三十斤蓼花十五斤同入铜锅内,用水二三桶,煎至半桶,捞去渣,再用微火熬成膏,至半碗。取起,稍冷。加狼毒末五钱,樟脑三钱,真麝香一钱,共研极细,入膏内,搅匀,磁瓶收出。用细青布摊贴”[2]。
 
综上所述,《竹林寺女科秘传》应用花类中药材时重视血证,剂型丰富,常用红花,独创五花汤,值得吾辈深入探究。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151
[2]清·竹林寺僧.竹林寺女科秘传.董少萍,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85
[3]范会,李荣,李明明,等.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对贵州益母草花、叶和茎挥发性成分的分析比较.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7,23(9):62-67
[4]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90
[5]崔向宁,武婧.从气血水探讨胸痛辨治思路.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10):4505-4508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 作者:朱贤慧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栏目推荐

中药常识 保健验方 中药方剂 药膳食疗 穴道疗法 中医百科 穴位图解 疾病自诊 中医保健 医学图谱 医学书籍 药物手册 药酒秘方 自然疗法 性爱秘籍 运动健身 男人健康 饮食健康 求医问药 疾病专题 本草纲目 增高秘方 美容秘籍 减肥秘籍 奇方验方 疾病大全 中药方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