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李士懋滑脉脉象 滑脉主热说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8-11-14
国医大师李士懋非常重视脉学研讨,在脉学方面有许多立异与发挥,被誉为“仲景平脉辨证的擎旗人”。笔者深受恩师的影响,重视从“脉诊三纲鼎立说”动身进行临床实践。滑脉在临床上是很常见的脉象,故重视滑脉研讨对提高临床水平具有重要的含义。
 
滑脉脉象
 
历代医家对滑脉的知道是共同的,描绘滑脉脉象如丸滑,圆活流利。《脉经》描绘更为形象:“滑脉,往来前却,流利曲折,替替然与数相似。”唐代孙思邈曰:“按之如珠子之动,名曰滑。”滑脉临床上首要应与数脉相区分,数脉的首要特征是脉来急数,而无翻滚之感。将滑脉的脉象默记于心并在患者寸口精确地体恤出来,是临床可以正确熟练地运用滑脉的良好开端。
 
关于滑脉脉象发生的机理,李士懋有精彩形象的阐释,他说:“滑为邪盛有余之脉。邪气阻挡,气血欲行而与邪搏击,则激扬气血脉滑。犹如河中有石,水流经时,则与石搏击,激起波澜。故《金匮》水气病篇曰:‘滑则为实’。”近年研讨标明,滑脉的构成机制有其坚实的血流动力学根底,以快心率和末梢血管扩张、外周阻力下降、左室压力减小、左室射血时刻缩短、左室心输出量增多、左房容量和左房最大充盈压力减小为特征。
 
滑脉主病
 
区分滑脉的主病,是临床可以正确熟练地运用滑脉的关键。近年《中医确诊学》教材大多称滑脉主热、宿食燥屎和痰饮。别的,滑脉也是中医确诊女子怀孕的重要指征,但该现象属生理领域,在此暂不评论。
 
滑脉主热说
 
如谓滑脉主热,则意味着滑脉与数脉主证相同,都主热证,这显着不符合临床实践。笔者在临床发现,脉数而有力主实热证,但滑而有力就未必主实热证。只要在滑脉的根底上兼见数脉,即滑数有力脉,才主实热证。但滑数有力脉所主实热证和数而有力脉所主实热证有着很大的不同,滑数有力脉首要见痰热互结证,而不是单纯的实热证。可见,滑脉并不主热证,热证之主脉应是数脉。也就说,滑脉主热说是不正确的。要说滑脉主热,有必要是在必定条件下的滑脉,泛泛说滑脉主热是不恰当的。临床体恤到滑脉,不行果断为热证,只要兼见数脉时方可考虑为热证,且首要是痰热互结证。
 
滑脉主宿食燥屎说
 
宿食燥屎证在临床上常见滑脉或滑数脉。可是,假如仅凭滑或滑数脉,临床上就轻率下宿食燥屎之确诊,十有八九是过错的。
 
宿食燥屎证多见滑脉或滑数脉,但并不代表滑脉主宿食燥屎证。宿食燥屎逗留阳明胃肠不得正化,简单浊化,朝痰湿方向开展。假如浊化为痰,则脉象兼见滑脉;假如浊化为湿,则脉象兼见濡脉。可是,食积和燥屎逗留在阳明胃肠,阻滞气机,更简单化火、化热、伤耗津液,炽热蒸发宿食、燥屎,则更易朝痰邪方向转化开展。可见,滑脉不是宿食燥的主脉。
 
滑脉主痰说
 
滑脉既不主热,也不主宿食燥屎。那滑脉主什么证呢?滑脉主痰邪。清代陈世铎《脉诀阐微》曰:“滑则痰多。天下至滑者无过于水,痰亦水也;水多则痰生,痰多则滑,见其宜也。然则水病纷歧,滑脉不常,何以单以痰多属之滑也?不知水未结痰其体静,水既结痰其体动也!动极则滑极,脉见滑矣,非痰多而何?”笔者在临床发现,若脉象见滑脉,又没有显着的纳呆、厌食口臭、嗳腐吞酸等症状,即可确诊为痰证。
 
单纯的滑脉较为罕见,大多以相兼脉的方式呈现,其间滑数、滑大、细滑、软滑、弦滑、滑大数、细滑数、软滑数、弦滑数、软滑大、软滑细、软大滑数、软滑细数、弦大滑数、弦细滑数、弦大硬滑数、弦细硬滑数等脉象最为常见。兼脉不同,痰证兼夹证候也不同。如常见的滑数脉,为痰热互结证。此刻,不仅要用瓜蒌浙贝母、天花粉、竹沥、竹茹、天竺黄、牛蒡子、鱼腥草、金荞麦、僵蚕、地龙等化痰药物,还要配伍生石膏、知母黄连黄芩金银花连翘、生栀子蒲公英竹叶等清热泻火解毒,临床才干取得良好效果。
 
滑脉使用
 
结合相兼脉使用
 
滑脉很少独自呈现,而是常与实、虚、浮、沉、数、迟、细、大、缓、濡、弦、紧等脉一起并见,构成相兼脉。依据滑脉的相兼脉和其他三诊,才干更好地辨证论治。
 
实滑脉 假如滑脉寸关尺沉取皆有力,则为实滑脉,主实证。滑脉体恤出来后,紧跟着要体恤滑脉的有力与无力。有力为实,无力为虚。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在此根底上,再结合其他相兼脉象和其他三诊,清晰确诊加以医治。千病万病不过真假,千法万法无逾补泻。国医大师李士懋先生提出真假脉诊纲要说,力主首先以脉象的有力无力区分证候的真假,确实可起到执简驭繁的效果。
 
虚滑脉 假如滑脉寸关尺沉取皆无力,则为虚滑脉,主虚证。可是,要注意的是,虚滑脉不是朴实的虚证,而是虚中夹实之证。气虚夹痰者,脉多沉缓软滑无力,兼见面色萎黄、疲倦乏力、少气懒言、舌淡胖苔白等症状,可用四君子汤、六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等丹方加减医治。血虚夹痰者,脉多沉细滑无力,兼见面色淡白、心悸怔忡、爪甲色淡、舌淡白瘦、苔白等症状,可用四物汤、八珍汤、归脾汤、当归补血汤等丹方加减。阴虚夹痰者,脉多沉细滑数无力,兼见五心烦热、颧红盗汗、骨蒸劳热、舌红少苔等症状。若以肺胃津亏为主者,可用增液汤、百合固金汤、养阴清肺汤、青蒿鳖甲汤等丹方加减;若以肝肾阴虚为主者,可用一向煎、三甲复脉汤、青蒿鳖甲汤等丹方加减。阳虚夹痰者,脉多沉迟滑软无力,兼见面无人色、畏寒肢冷、舌淡胖嫩苔水滑等症状,可用金匮肾气丸、真武汤、右归丸等丹方加减。
 
轻浮脉 轻浮有力,或兼有表邪,或为痰热内蕴。轻浮而紧,兼有风寒表邪者,可选三拗汤、杏苏散、止嗽散等丹方加减;轻浮而数,兼有风热表邪者,可选桑菊饮、桑杏汤等丹方加减。痰热内蕴者,可选用小陷胸汤、清气化痰丸等丹方加减。《伤寒论》曰:“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轻浮者,小陷胸汤主之”。轻浮无力者,参阅虚滑脉结合详细病况进行医治。
 
沉滑脉 沉滑阐明病位在里。沉滑有力,为痰邪内蕴,需结合相兼脉和其他三诊来判别寒热和病位。沉滑无力,参阅虚滑脉结合详细病况进行医治。
 
滑数脉 脉滑数有力者,首要为痰热内蕴证,治以黄连温胆汤、小陷胸汤等丹方加减。兼七上八下者,可以加用栀子豉汤。若脉洪滑数或浮大滑数者,则要考虑为外感六淫化热,炼液为痰所造成的的痰热内蕴证,治以白虎汤、千金苇茎汤配伍清化热痰药物。若大便枯燥,则或许兼并阳明腑实证,当用承气汤类。若嗳腐吞酸,或许兼并有宿食,当以保和丸类治之。滑数无力,参阅虚滑脉结合详细病况进行医治。
 
迟滑脉 脉迟滑有力者,多为寒痰内蕴证,治以三子养亲汤、二陈汤、温胆汤、苓甘五味姜辛汤、小青龙汤等丹方加减。脉迟滑无力者多为阳虚痰阻,可用金匮肾气丸、真武汤等加减医治。
 
临床上滑脉有时迟数体现并不显着,给判别热痰与寒痰带来很大困难,此刻可结合舌边尖之红与不红、口唇红与不红、口苦与不苦、痰黄与不黄、痰黏与不黏、舌苔枯燥与润泽等,做出正确之确诊。
 
细滑脉 细滑而有力者,多为痰热蕴结日久伤阴耗气所造成的,医治办法基本上与滑数脉相同。不同的是要注意辅以滋阴补气之法,依据病况可适当配伍沙参西洋参五味子白芍生地、元参、麦冬阿胶、龟板、鳖甲、牡蛎等药物。细滑而无力,参阅虚滑脉结合详细病况进行医治。
 
缓滑脉 缓滑有力脉,不行轻率定寒痰。因为寒邪和热邪的轻重不同,导致滑脉迟数体现有时并不显着。该脉请参阅滑数有力脉和迟滑有力脉,结合详细病况进行诊治。缓滑无力脉,多为脾虚生痰的体现。治当健脾化痰,用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香砂六君子汤等丹方和温化寒痰类丹方化裁。七上八下者,可以合用归脾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等丹方。
 
濡滑脉 濡滑数有力,多为湿热夹痰,方选甘露消毒丹、连朴饮、三仁汤等丹方配伍清化热痰药加以医治。濡滑缓无力,多为脾虚夹痰,参阅缓滑无力脉加以医治。
 
弦滑脉 弦滑有力,多为肝郁夹痰,治以疏肝理气化痰为法,用四逆散、柴胡疏肝散、逍遥丸等丹方加减医治。依据寒热不同,配伍相应的清化热痰或温化寒痰药。弦滑无力,参阅虚滑脉结合详细病况进行医治。
 
结合寸关尺使用
 
《濒湖脉学》曰:“滑脉为阳元气衰,痰生百病食生灾,上为吐逆下蓄血,女脉调时定有胎。寸滑膈痰生吐逆,吞酸舌强或咳嗽,当关宿食肝脾热,渴利癫淋看尺部”。可见,滑脉分部不同,主病亦不同。寸脉为阳脉,尺脉为阴脉,关脉依据详细情况可阴可阳,李士懋将其称作狭义的阴阳脉。他不仅用寸关尺阴阳分部阐释疾病,并且愈加重视寸关尺阴阳分部脉之间的相关性,从整体观念动身归纳剖析病因病机,用以辅导辨证论治,填补了中医脉学理论的空白。笔者在滑脉主痰的根底上,结合李士懋的阴阳脉学理论辅导临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寸脉滑旺 是指阳脉寸脉不光有滑象,并且跳动起伏和强度显着高于和强于阴脉关尺脉。临床可分红两种类型:一是阳脉寸脉滑旺有力;二是阳脉寸脉滑旺无力。
 
关脉滑旺 指的是关脉不光有滑象,并且跳动起伏和强度显着高于寸尺脉。临床可分红两种类型:一是关脉滑旺有力;二是关脉滑旺无力。
 
尺脉滑旺 指的是阴脉尺脉不光有滑象,并且跳动起伏和强度显着高于和强于阳脉寸关脉。临床可分红两种类型:一是阴脉尺脉滑旺有力;二是阴脉尺脉滑旺无力。
 
寸关滑旺 寸关脉滑旺,指的是阳脉寸关脉不光有滑象,并且跳动起伏和强度显着高于阴脉尺脉。临床可分红两种类型:一是阳脉寸关滑旺有力;二是阳脉寸关滑旺无力。
 
关尺滑旺 指的是阴脉关尺不光有滑象,并且跳动起伏和强度显着高于阳脉寸脉。临床可分红两种类型:一是阴脉关尺滑旺有力;二是阴脉关尺滑旺无力。
 
笔者在长时间临床实践中发现,滑脉主痰,是判别痰邪的首要依据。将滑脉的脉象默记于心并在患者寸口精确地体恤出来,是临床可以正确熟练地运用滑脉的良好开端。临床要想运用好滑脉,有必要结合相兼脉、寸关尺阴阳脉和其他三诊归纳剖析,才干更好地判别痰邪的阴阳表里寒热真假,才干更好地进行辨证论治。
 
古代医家有“百病皆由痰作怪”“顽证多从痰论治”“怪证多从痰论治”之说。在详细使用这些学说时,要注意掌握痰邪和痰证的联络与差异。痰邪是痰证构成的条件和根底,没有痰邪必定不是痰证。可是,有了痰邪也不必定就是痰证,痰证是以痰邪为主的病证。临床上要注意依据痰邪的多寡,判别是痰证仍是夹有痰邪的病证,然后辨明诊治的主次,恰当使用化痰药物。(张再康)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