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罗安宪,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副院长兼秘书长,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等。研究领域为中国哲学史、道家哲学等。出版专著《中国孔学史》《虚静与逍遥:道家心性论研究》等,主编《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文本》(13册)。近年来,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推广国学经典阅读。
•《周易》哲学从根本上来讲可以称为生命哲学,中国传统养生学的基本理论就是建立在这一哲学基础上。所以,《周易》的生命哲学是中国养生学的基础,而中国传统养生学的基本理论则是《周易》生命哲学的具体体现。
•其中阴阳学说,不仅是《周易》的根本,是易道的根本,是易学的基础,同时也是中医学和养生学的基础。
•中医学把人体阴阳中正和谐视作健康的根本与依据。养生重在于调和阴阳,而调和阴阳的关键则在于善养阳气。
《周易》哲学从根本上来讲可以称为生命哲学,所谓生命哲学并非是关于生命的哲学,而是将整个宇宙看成一个富有生命、交感流变的、活脱脱的有机整体,从而以生命的体验和对生命的理解来对待整个宇宙。中国传统养生学的基本理论就是建立在这一哲学基础上的。所以,《周易》的生命哲学是中国养生学的基础,而中国传统养生学的基本理论则是《周易》生命哲学的具体体现。
《庄子·天下篇》在论六家要旨时说:“《易》以道阴阳。”司马迁在《史记》中也说:“《易》以道化。”都指明《周易》是讲阴阳变化的。阴阳学说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通过长期对各种事物和现象的观察,而得出的一种朴素的认识,它把宇宙间的万物万象,分为阴阳两大类。阳代表奇数、光明、正向、运动、刚强、外在、德生、开放等一系列含义;阴代表偶数、阴暗、反向、静止、柔顺、内在、刑杀、关闭等一系列含义。
阴阳之道为天地间根本大道
阳不是阴,阴也不是阳,这表明阴阳是对立的;但同时阴阳又是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的。没有阴就没有阳,没有阳也就没有阴。而且阴不独阴,阳不独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比如在八卦之中,除乾卦纯阳、坤卦纯阴外,其他六卦都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而且是“阳卦多阴,阴卦多阳。”(《系辞下传》)
阴阳相反相成、相推相摩、相互交感而生变化。《系辞上传》曰:“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系辞下传》曰:“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又曰: “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往来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往来而岁成焉。”有阴阳的对立与依存,才有阴阳之间的相互交感;有阴阳之间的相互交感,才有阴阳间的相互生发和相互推进,也才有事物的生存与发展。这就是天地间的根本规律,就是所谓的“道”。所以《系辞上传》曰:“一阴一阳之谓道。”道的根本就是阴阳间的交感与变通。《泰·彖传》曰:“天地交而万物通也。”《咸·彖传》曰:“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感、通是天地之正道、大道;不感、不通则是邪道、吝道。《否·彖传》曰:“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有感、有通,事物的生命才可维持久长。“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系辞下传》)“一阴一阳之谓道”,圣人作易的目的就是为了明道,就是为了给人们的生活与生命确定准则,就是为了正人心、顺性命。《说卦传》曰:“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刚柔,故《易》六位而成章。”
阴阳之间的交感与变通是天地间的根本法则,生命现象虽然是一复杂的物质现象,是物质世界长期进化的结果,但它仍然是受阴阳法则支配的。《黄帝内经》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素问·生气通天论》)并且,“圣人”作《易》之根本目的并不是为了解释和说明自然物象,而是为了“顺性命之理”,而是为了正人心、顺性命。因此,“一阴一阳之谓道”,不仅是《周易》的根本,是易道的根本,是易学的基础,同时也是中医学和养生学的基础。
《黄帝内经》是中国传统医学的基本经典,中医理论基本上是由《黄帝内经》奠立的。《黄帝内经》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之道作为天地间的根本大道,是天地万物共同遵守的普遍法则,是一切变化的源泉,是生命运动的始因,是精神及其功能活动的基础,因而也是病理现象的基础。所以治病当求其本,而不能逐于末。这里的治病之本,就是所谓的阴阳之道。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说:“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见张介宾《内经附翼·医易义》)“《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如此乃得言大医。”(《千金要方·大医习业》)至明代,张介宾正式提出了“医易同原说”,并对此作了系统阐述。张介宾认为,“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而造化万物;人生之理,以阴阳二气而长养百骸。易者,易也,具阴阳动静之妙;医者,意也,合阴阳消长之机。虽阴阳已备于《内经》,而变化莫大于《周易》。故曰天人一理者,一此阴阳也;医易同原者,同此变化也。”又说:“天地之易,外易也;身心之易,内易也。”“医之为道,身心之易也。”(《内经附翼·医易义》)
中医养生的根本是顺阴阳之道
“医易同原”,医以易为基础。而中国传统医学讲究治病当治其本,病之本就是所谓的“阴阳消长之机”。同时,中国传统医学更强调治病当“治未病”。“治未病”就是治病于未病之时。《黄帝内经》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治未病”就是预防和养生。孙思邈指出:“善养性(生)者,则治未病之先,是其义也。”(《千金要方》)所以养生比医病更为根本,而养生的根本就是“合阴阳消长之机”,就是和顺阴阳之道。
《黄帝内经》说:“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比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素问·上古天真论》)“寿比天地,无有终时”,“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固然有神妙之意,为夸饰之辞,然“真人” “至人”益寿延年当是毫无疑问的。而其之所以能够益寿延年,关键就在于“真人” “至人”能够“把握阴阳”“和于四时”。所以《黄帝内经》反复强调:“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病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把是否尊重阴阳法则视作或生或死的分界,这就把阴阳放到了养生学最为重要的地位。
天地万物可以分为阴阳,人之形体,作为复杂的生命体,亦可以分为阴阳。《黄帝内经》曰:“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素问·宝命全形论》)阴阳是人体的基本架构,是认识人体的基本方法,也是养生学首先应当清楚明白的基本理论。《黄帝内经》认为,“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脏府之阴阳,则藏者为阴,府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藏皆为阴,胆、胃、大肠、膀胱、三焦六府皆为阳。”(《素问·金匮真言论》)另外,依据“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同上),和“阳中有阴,阴中有阳”(《素问·天元纪大论》)的原理,《黄帝内经》还指出:“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素问·金匮真言论》)这表明人体阴阳的划分是相对灵活的,是分层次的。阴阳的层次性显示着事物所具阴阳属性的程度。
《易》的基本结构是八卦,八卦结构组成了《周易》的基本宇宙图式。而人体虽小,却是一个小宇宙。且《易》之为象,源于“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系辞下传》)阴阳在人体上有其影像,八卦在人体上亦有其影像。《说卦传》曰:“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张介宾在《医易义》中解释说:“以形体言之,则乾为首,阳尊居上也;坤为腹,阴广容物也;坎为耳,阳聪于内也;离为目,阴明在外也;兑为口,折开于上也,巽为股,两垂于下也;艮为手,阳居于前也;震为足,刚动于下也。”人体器官不仅与八卦有着一一对应的关系,而且这些器官本身具有着不同的阴阳属性。既然是人体器官,而人体本身是各个器官组成的整体,所以不同器官之间并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相互发生作用、相互影响的。而这种影响,正是通过阴阳两种力量、两种势力的交感流变而发生和实现的。
八卦不仅体现为人体外在之形,而且体现为人体内在之生理机能,即所谓的“脉”。清代冯道立在《周易三极图贯》贞集上“八卦近取诸身”条中说:“《易》云近取诸身,如《说卦》乾首坤腹等是,然人身一小天地,岂止在外形体哉……人身有督脉由阳道,有任脉由阴道。任督二脉即人身之乾坤,亦即九一二数相表里。内而脏腑行于手者六,行于足者六,即乾坤外有六子。九一外有二八(三七)、四六之数也……由此观之,任督二脉乃人身天地定位,肺、脾、大肠、胃乃人身山泽通气,心、肾、小肠、膀胱乃人身水火不相射,心包络、三焦、肝、胆乃人身雷风相搏,人身与造化相符如此。理较通卦验二十四气应二十四脉更为得当。”人之形体,有阴有阳,人之脉象,亦有阴有阳。《黄帝内经》曰:“脉有阴阳,知阳者知阴,知阴者知阳。”(《素问·阴阳别论》)“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其阴阳,发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脉,各守其乡。”(《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具体而言,脉象之浮、数、滑、实者,属阳脉;而沉、迟、涩、虚者,属阴脉。
人之身体,不外乎阴阳。阴阳的中正与和谐是万物生化的理想状态。《乾·彖传》曰:“保合太和,乃利贞。”人之身体,作为一小宇宙,其健康发育,亦不外乎阴阳之平顺和谐。《黄帝内经》曰:“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素问·生气通天论》)这就是说,人体的阴阳双方,在发挥各自性能的时候,都保持恰如其分,从而紧密结合,协同制化,如此,人就会健康无病。
中医养生学把人体阴阳中正和谐视作健康的根本与依据。“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素问·调经论》)阴阳调和之人为平人,即健康之人。而一旦阴阳失调,就会产生疾病。“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藏气争,九窍不通。”(《素问·生气通天论》)当作为功能的阳胜过阴的时候,会使血脉流动急迫,甚至令人发狂;当作为生命物质的阴胜过阳的时候,会使五藏不和,九窍不畅。故曰:“阴阳乖戾,疾病乃起。”(同上)“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由于疾病之因在于阴阳失调,因此补偏救弊,调整阴阳,以恢复阴阳平衡,就是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这就是《黄帝内经》所说的“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素问·至真要大论》)“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清者温之,散者收之,抑者散之,燥者润之,急者缓之,坚者耎之,脆者坚之,衰者补之,强者写之。各安其气,必清必静,则病气衰去,归其所宗,此治之大体也。”(同上)
调和阴阳的关键在于善养阳气
“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使阴阳二气各安其所,“必清必静”,“归其所宗”,不仅是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也是养生学的总原则。《黄帝内经》认为,“生之本,本于阴阳……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素问·生气通天论》)中国古人认识到,人体阴阳具有很强的“自和”功能,即通过整体的自我调节,而产生防病祛病的效果。“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素问·生气通天论》)当阴邪之气侵害阳气之时,阴精就“起亟”化为阳气,补充阳气;当阳邪之气侵害阴精之时,阳气又会起卫固阴精的作用。如果病邪使阴阳某一方面过旺,那么另一方会起抵销其偏盛的作用。如果人体经常保持“阴平阳秘”的良好状态,那么阴阳自和的机制就会增强,机体的秩序水平和维持秩序的能力就会提高,机体整体就越趋于稳定。如此,自然可以健康长寿。相反,如果阴阳和谐遭到破坏,则须要尽速修复。于是机体中枢调节系统通过提高“起亟”“卫固”的强度,调动全身的潜能,以使阴阳重新持平。代谢加快了,潜能耗散了,寿命自然也就减少了。
基于维持阴阳和谐、平衡这样一种基本原则,养生学对于人体所具有的各种重要的阴阳对立都尽力设法使之谐调。如形神、动静、性命、水火、升降等,都是养生学所着重调节并使之平和的阴阳矛盾,在调节阴阳的过程中,养生学家认为,阳的方面能否周密,一般是其关键。所以《黄帝内经》说:“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素问·生气通天论》)“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同上)这是因为,在阴阳二者之间,阳代表功能,是活跃的方面,起着主导作用。阳如果能够固密,与阴紧密相合而不外越,不白白耗散,那么阴精也就容易得到保存与养护,从而形成良好的体内循环。这样,人就精神饱满、机体健壮而长寿。反之,如果阳气躁动外越,就会耗费阴精,造成阴阳相离,而使两者不协调、不相实,轻则致病,重则殒命。所以,养生重在于调和阴阳,而调和阴阳的关键则在于善养阳气。(罗安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