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也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包括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共311篇诗歌。《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古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医养生文化内容,记载的动植物类、矿物类中药有几百种之多。让我们一起走进《诗经》,了解其中的中医养生文化之美。
关雎
佚名 〔先秦〕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原文释义
关关和鸣的雎鸠,栖息在河中的小洲。贤良美好的女子,是君子好的配偶。参差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摘取。贤良美好的女子,日日夜夜都想追求她。追求却没法得到,日日夜夜总思念她。绵绵不断的思念,叫人翻来覆去难入睡。参差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摘取。贤良美好的女子,弹琴鼓瑟来亲近她。参差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去挑选它。贤良美好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中医知识
《关雎》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特殊的位置。它是《诗经》的第一篇。很多读者了解《诗经》也是从这首开始的。但是很多读者不知道文中三次提到的荇菜到底所为何物。荇菜实际上是一种药食两用的野菜,明代的《救荒本草》中称其为荇丝菜、金莲儿、藕蔬菜,明代的另一部本草类中医文献《野菜谱》中称其为靥子菜。
古代中医著作中多称其为莕菜,药材来源为龙胆科植物莕菜的全草。莕菜是浮水草本,叶近于对生,卵状圆形,基部深心形,就像脸上的酒窝儿,也许这就是它的别名靥子菜的由来之一吧。因为靥的最常见释义就是指酒窝儿,即嘴旁的小圆窝儿。荇菜的花期一般为8~10月,如果秋游的时候留意一下,也许能与这种既有中药属性又被赋予浪漫元素的水草相逢。
南京市名中医、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老年病科颜延凤主任中医师介绍说,从药性来说,荇菜性味甘寒。唐代的《唐本草》中记载其“味甘,冷,无毒”。清代的《医林纂要》中记载其性味“甘咸,寒,滑”。
荇菜主要的功效为清热、利尿、消肿、解毒,常用于寒热、热淋、痈肿、火丹等病症。《唐本草》中记载其“主消渴,去热淋,利小便。”宋代的《开宝本草》中记载其捣汁服之,可以疗寒热。明代的《本草品汇精要》中记载其“主诸淋”。《本草纲目》记载了它的外治法,即捣敷用于诸肿毒,可治火丹游肿。《医林纂要》记载其具有除烦、解热、消痰、行水四种功效。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朱橚编著的《保生余录》中还记载了用荇菜治痈疽及疮疖的外治疗法。
古方举例
荇菜在中医古籍中记载多为外用,这里简单介绍两种外用方法。
痈疽及疮疖 明代《保生余录》中记载了用荇菜治疗痈疽及疮疖的外用方:荇菜或根、马蹄草茎或子各取半碗,同苎麻根五寸,去皮,以石器捣烂,敷毒四围,春、夏、秋日换四、五次,冬换二、三次。换时以荠水洗之。
谷道生疮 东晋医家范汪在其所著的《范汪方》中记载了用荇菜治谷道(直肠到肛门部分,有的医书中也指肛门)生疮的外用方:荇菜捣烂,绵裹纳下部,日三次。
现代应用
荇菜也是一种香嫩可口的美味蔬菜,具有药食同源的营养价值。据测定,荇菜每100克可食部分中,含胡萝卜素3.70毫克,VB 0.16毫克,VC 59毫克,此外,还含有脂肪、蛋白质和多种有机酸。荇菜富含膳食纤维,可促进排毒,防治便秘。
其食用方法是春季采摘嫩茎叶,开水烫后炒食,或滚水汆后加调料拌食。荇菜的茎叶柔嫩多汁,富含营养。嫩茎可烫熟后凉拌、炒食,或者和面蒸食,也可以晒干菜。常见菜谱有荇菜肉丝、荇菜烩豆腐、蒜茸荇菜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