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胃肠道破裂62例诊治体会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00年第6期第7卷 短篇报道
作者:杨正辉 蒋志宏 王宁川 徐永鸿
单位: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 重庆 401320
【中图分类号】 R641.1; R656.1 【文献标识码】 E
【文章编号】 1007-9424(2000)06-0414-01
我院1990年至1998年收治胃肠道创伤性破裂62例,男50例,女12例,其中20~40岁49例(79.0%)。致伤因素为锐器伤24例,车祸伤20例,坠落挤压伤18例。开放性损伤28例。伤后到手术时间≤6小时18例,6~12小时32例,12~24小时12例。本组有典型腹膜炎症状和体征者56例(90.3%),有休克表现者32例(51.6%),血压<12/8 kPa(90/60 mmHg)。46例行诊断性腹腔穿刺,阳性42例(91.3%)。33例作腹部X线检查,发现气腹征22例(66.7%)。经积极术前准备,均行急诊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胃破裂5例,十二指肠破裂3例,小肠破裂39例,结肠直肠破裂15例。合并肝裂伤等计32处。
行单纯胃小肠缝合修补术32例(51.6%),部分小肠切除吻合12例(19.4%),十二指肠缝合修补术加强引流2例,十二指肠横断伤缝合修补、憩室化加减压引流术1例,结肠直肠伤行一期缝合修补腹腔引流术9例,行Horfmann乙状结肠去功能造瘘术6例。有合并伤行相应处理。术中用生理盐水、甲硝唑和庆大霉素液彻底清洗,放置多侧孔腹腔引流管。术后继续给予抗感染及营养支持治疗。结果:除合并脑外伤术后脑疝死亡2例外,其余60例全部治愈。术后并发切口感染8例,切口裂开3例,腹腔残余感染2例,经治疗好转。行Horfmann造瘘术6例在8~12周后行二期手术治愈。
闭合性腹部损伤合并胃肠破裂的诊断要根据腹部外伤史并结合临床表现首先确定有无腹腔脏器损伤,如诊断困难,可通过腹部X线和诊断性腹腔穿刺、腹腔灌洗确定。若有以下情况可果断行剖腹探查: ①受伤后不明原因低血压经抗休克治疗无好转, 又不能以腹外伤解释者; ②有持续腹部胀痛伴呕吐、便血或尿血,腹部固定压痛者,肌紧张和腹部移动性浊音(+)者; ③X线检查有气腹征或肠麻痹征者; ④诊断性腹腔穿刺或腹腔灌洗阳性者; ⑤红细胞计数或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者。
胃肠破裂一经诊断或高度怀疑,应立即手术探查。探查要全面、仔细,按“先止血,后修补”原则进行。要注意腹膜外位和腹膜间位肠道破裂术前诊断较困难,常常术中细心检查才明确诊断。胃肠破裂治疗可选用以下方式: ①缝合修补; ②部分小肠切除一期吻合术。对肠襻短距离内的多区破裂伴有肠系膜损伤、出血、水肿、血运不佳者或虽一处破裂,但炎症严重或损伤周径超过2/3者,切除病变部位肠襻,一期吻合; ③十二指肠破裂清创单纯缝合术; ④结肠、直肠破裂行清创无张力一期吻合引流、Horfmann造瘘术,待8~12周后行二期手术,闭合造口。
【作者简介】 杨正辉(1942年-),男,重庆市人,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普外和创伤临床工作。
(1999-11-06收稿,2000-02-17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