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胰腺癌专题 > 文献资料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胰腺癌并发急性重症胰腺炎1例报告

胰腺癌并发急性重症胰腺炎1例报告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00年第4期第7卷 短篇报道

作者:钱祝银

单位: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 南京 210029

  【中图分类号】 R735.9   【文献标识码】 E

  【文章编号】 1007-9424(2000)04-0251-01

  在急性重症胰腺炎(acute severe pancreatitis, ASP)的病因学中,胰腺癌是极其罕见的致

  病因素之一。我院自1986年1月至1998年12月间共收治ASP 226例,其中86%为胆源性ASP,而胰腺癌所致ASP仅1例。该患者,女,43岁,因突发上腹痛伴恶心呕吐24小时急诊入院。查体: 神清,生命体征平稳,心肺(-); 满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以上腹偏右为著。腹腔穿刺抽液淀粉酶(AMS) 1 300 u(苏氏),涂片见浓细胞(+++),RBC(+); 血AMS 940 u(苏氏); 尿AMS 2 100 u(苏氏); WBC 21.1×109/L。急诊BUS检查示胆囊炎、胆囊多发性结石; 胰腺体积增大,回声降低。增强CT扫描(CECT)示双侧胸腔少量积液,胆囊慢性炎症伴结石,胰腺弥漫性肿大,尾部见低密度区,胰周炎性渗出伴少量腹水。既往“胆囊炎胆囊结石”11年,余无特殊。入院后予生长抑素、TPN、禁饮食、抗感染等治疗,1周后患者全身状况及腹部体征改善,肛门开始排气,此时给予适量EN,两周后完全行EN支持,20余天后渐进低脂普食,1个月后复查CT示胰体尾部假性囊肿形成,约8 cm×10 cm大,准予带药(得每通)出院。离院后多次来 复诊,诉腰背部不适,纳减,服药后缓解,2个月时复查B超示胆囊炎,胆囊结石,胰腺肿大,回声粗,未见囊肿,再次入院行胆囊切除术。术中经胆囊管插管,38%复方泛影葡胺造影,肝内外胆管未见异常,胆总管下端通畅,未作其它探查而关腹。术后1周转消化内科继续治疗。虽继续服用胰酶合剂且量不断增加,但患者仍食欲不振,且明显消瘦,院内多次会诊并进行CT检查,均认为患者的症状是ASP后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足及腹膜后纤维化所致,予对症治疗。但效果不明显,腹部疼痛不断加重,且呈渐进性消瘦,故怀疑胰腺肿瘤而行CEA、CA125及CA199检查,结果均升高而再次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胰颈体部扪及质硬、不规则的肿块,约3 cm×3 cm×3 cm大,固定,腹膜后广泛转移,肿瘤无法切除,仅行活检,术后病理诊断为胰腺腺癌。术后行介入插管化疗,2个月后死于全身衰竭。

  伴发胰腺炎多为慢性胰腺炎,伴发ASP极罕见。胰腺癌临床表现因肿瘤所在部位而异,但多以上腹痛、饱胀不适、纳减、乏力、腰背部痛等消化道症状为主,易与其他消化道疾病相混淆,常被忽视而被误诊为其它疾病。在ASP的病因方面,由于明确的胆囊炎,胆囊多发结石存在,因此极难考虑到肿瘤的存在。本例ASP的一系列消化道症状,初起均被以为是胰腺功能不全及胰腺纤维化所致,直至剖腹探查行肿瘤活检时方得以确诊,但此时多为晚期,现有的治疗措施疗效很差。目前治疗ASP的方法是在重症监护下的以保守为主的综合治疗。待ASP的局部和全身并发症得以控制以后,已有一段时间,即使及时发现亦恐难有好的治疗方法,故胰腺癌伴发的ASP预后极差。因此笔者认为,在原发病不足以解释其所伴发的消化道症状时,应作全面系统的检查,以期早期确诊并作相应处理。

  【作者简介】 钱祝银(1963年-),男,博士,主治医师,讲师。专业方向为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综合治疗及胰十二指肠区域疾病的外科治疗。

(199-09-21收稿,2000-03-23修回)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字体: 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下一编:光动力治疗胰腺癌的现状及展望
焦点新闻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乳腺癌骨髓微转移
·bcl-2反义寡核苷酸促进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的研究
·乳腺癌中p53基因DNA水平突变与核蛋白水平突变的比较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乳腺癌腋淋巴结微转移的研究
·乳腺癌手术创面脱落癌细胞的临床研究
·乳腺癌肉瘤三例
·乳腺癌外科治疗的回顾和展望
·男性乳腺癌19例诊治体会
温馨提示:如果您怀疑自己有某种健康问题,可到健康社区交流咨询或尽快去医院就医治疗。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