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进展期鼻咽癌同时放化疗的近期疗效观察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99年第19卷第2期
石玉生
摘要 目的:提高局部进展期鼻咽癌的局部控制率。材料与方法:86例局部进展期鼻咽癌,前瞻性随机分为同时放化治疗组(R+C组)和单纯放疗组(R组),进行疗效对比。两组病例放疗方法相同,放化疗组于放疗同时给5-氟脲嘧啶(5-Fu)和平阳霉素(BLM-A5)。结果:放化疗组较单放组肿瘤退缩速度明显加快(P<0.0.5),两年内肿瘤局部复发率下降(P<0.01),远处转移率两组无差异(P>0.05)。放化纯组较单纯放组毒副反应发生率高(P<0.05),但经对症治疗均能顺利完成治疗,后遗症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放疗同时并用5-Fu和BLM-A5化疗可提高局部进展期鼻咽癌的局部控制率。
关键词:鼻咽癌 放疗 化疗
鼻咽癌多为分化较差的鳞癌,放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40%~60%的患者于放疗后2~3年内会有鼻咽或/和颈部淋巴结复发,局部进展期患者根治性放疗后局部未控与复发甚高。(1994年10月至1996年10月我科收治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86例,随机分为同时放化治疗组(放化组,R+C组)与单纯放疗组(单放组,R组)。本研究旨在提高鼻咽癌的局部控制率,全部病例均随访超过2年,中位随访时间2年9个月。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 86例均为初治局部进展期鼻咽癌患者(1992年福州分期标准),经病理确诊,治疗前完成鼻咽CT、胸片、腹部B超、心电图SPECT骨显像等辅助检及血常规、肝、肾功等生化检验。全部病例不含M1期患者,全身状况Karnofsky评分≥80分,随机分为同时放化治疗组和单纯放疗组,详细分组资料见表1。
表1分组情况表
Tab.1 General condition in the two groups
|
Group R+C |
Group R |
No of cases |
43 |
43 |
Male |
28 |
25 |
Female |
15 |
18 |
Age |
21-64 |
25-66 |
Pathological types |
|
|
Poor differentiation squamous carcinoma |
39 |
38 |
Vesicular nucleus cell carcinoma |
3 |
4 |
Well-differentiated squamous carcinoma |
1 |
1 |
Stage |
|
|
N2、N3 |
35 |
36 |
T3、T4 |
20 |
21 |
1.2治疗方法全部两组患者放疗方法相同,鼻咽部常规方法给外照射DT:68~72 gy治疗结束时若肿瘤残存,T晚期病变以小野追加放疗10~15 gy/1~1.5周,T早期病变予高剂量率192Ir后装治疗,粘膜下1 cm每周给参考剂量12 Gy/2F。颈淋巴结常规预防剂量50 gy,治疗剂量60 Gy,若淋巴结残留,休息2周后缩小射野追加放疗15~20 gy/1~2周。放化组,化疗于放疗前一周进行5-Fu0.75 g/d×7 d,PYM(平阳霉素)8 mg/d×7 d,第8天始行放疗,停止应用5-Fu,PYM改为8 mg/次,每周一、三、五肌肉注射,给药后30~60 min行放射治疗,继续应用5周,5-Fu总量5.25 g、PYM总量176 mg。
1.3 疗效观察 治疗期间,每周进行间接鼻咽镜或纤维鼻咽镜检查,目测鼻咽肿瘤,直尺测量颈淋巴结,并记录鼻咽病灶及颈淋巴结消退情况,治疗结束时复查鼻咽CT。治疗结束后定期复查或随访,1次/3个月,并记录病情变化。鼻咽复发以病理诊断为依据。
1.4 毒副反应观察根据世界卫生组织1979年公布的肿瘤治疗毒性反应标准,观察治疗中血象、口腔粘膜反应、消化道反应及放疗后并发症。
2结果
2.1 放化治疗组于放疗开始时(已化疗7 d),38例患者颈淋巴结和/或鼻咽病灶有不同程度缩小。对化疗反应率88.4%。
2.2 肿瘤直径缩小至初始1/2时所需照射剂量见表2。
表2肿瘤直径退缩至初始1/2时所需照射剂量
Tab.2 The dosage received when tumor diameter flinched to one half from original
|
No of cases |
Dosages(Gy) |
Stage N2, N3* |
R+C |
35 |
20.52±7.37 |
|
R |
36 |
28.35±9.24 |
Stage T3, T4** |
R+C |
20 |
19.86±6.31 |
|
R |
21 |
27.54±8.10 |
* t=4.14,P<0.01;**t=3.11, P<0.01
2.3 治疗结束后3个月鼻咽和/或颈部淋巴结残存率,放化组及单放组分别为14.0%(6/43)和32.6% (14/43),两组差异显著(X2=4.16,0.01<P<0.05)。两年内鼻咽和颈淋巴结局部复发率放化组和单放组分别为18.6%(8/43)和44.2% (19/43)两组差异非常显著(X2=6.53, p<0.01)。远处转移率,放化组和单放组分别为19/43和21/43,P>0.05,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2.4 治疗期间放化组口腔粘膜反应较单放组出现早且反应重,口咽粘膜片状白膜反应,放化组与单放组平均出现时间为(28.4±10.4) d和(42.6±11.2) d,P<0.05,发生率分别为25例(58.1%)和18例(41.2%) ,P>0.05。消化道反应放化组I度19例,II度9例,单放组I度4例,II度1例(P<0.01)。白细胞下降放化组17/43,单放组2/43(P<0.01)。放射性中耳炎、口干、放射性颌骨炎及放射性脑病等后遗症,放化组为19/43,单放组为21/43(P>0.05)。
3讨论
鼻咽癌根治放疗后,局部复发与远处转移为治疗失败主要原因[1],晚期病人放疗后5年生存率10%~40%。李曙平等[2]报导局部晚期病例局部复发率高达46.8%,如何降低局部复发与远处转移,近年来放化综合治疗研究较多,其结果也不一致[2~4],5-Fu和PYM均对头颈部鳞癌有治疗及增敏作用[5]。本组局部晚期病例,采用放疗同时辅以5-Fu和PYM化疗,结果表明:(1)放化治的局部肿瘤退缩速度较单纯放疗明显加快;(2)治疗后放化组颈淋巴结残存率下降,鼻咽病灶完全消退率亦有增加,但由于病例数相对少无统计学意义;(3)治疗后两年内鼻咽及颈淋巴结复发率,放化治疗组较单纯放疗组明显降低,远处转移率无差异;(4)5-FU及PYM的毒副作用主要是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及口腔粘膜反应,放化组较单放组发生率增加,经对症治疗均能完成预定治疗计划。本实验证明放化同时治疗使局部控制率增加,其潜在可能是提高生存率,但本组观察时间短,生存率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单位:石玉生 (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放疗科,广州,510515)
参考文献
1 谷铣之,殷蔚伯,刘泰福等主编.肿瘤放射治疗学,第二版. 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475~478
2 李曙平,蔡悦成,欧阳明新等. 放射治疗后加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临床观察,实用癌症杂志,1997,12(3):207
3 李东升,李备锐,陈志坚等. N晚期鼻咽癌放疗全并化疗随机研究结果。广东医学,1997,18(10):207
4 李振权,潘启超,陈剑经等主编.鼻咽癌临床与实验研究.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25~30
5 Zhang EP,Lian PY,Caik l et al . Radiationtherapy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Prognotie factors besed ona 10-year follow-up of 1302 patients.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1989,16:301
6 曹长加,黄惠英,毛远达等. 放射加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临床评价.癌症,1997,16(6):445
7 覃光灵.同时放化治疗晚期鼻咽癌临床观察.广西医学,1998,2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