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篇》云:“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此条文字简略,单凭“咳而脉浮”是不大简单选用厚朴麻黄汤的,由于“咳而脉浮”能够见到许多病证,如小青龙汤证、麻杏石甘汤证、越婢汤证等。张仲景的弦外之音是,咳嗽是内有水饮,脉浮是外有风寒之邪,水饮久居,风寒外袭,引动水饮而作祟。但详细光临床上,不仅仅是“咳而脉浮”四个字。对此唐代孙思邈解说的比较明晰,他说:“厚朴麻黄汤治咳而大逆,上气胸满,喉中不利,如水鸡声,其脉浮者。(见《千金要方·卷五十七》)可见咳嗽、上气、脉浮、胸满、喉中有水鸡声,则是厚朴麻黄汤的习惯证候。其症状叙述比《金匮要略》原文,多了上气、胸满、喉中有水鸡声,这样就比较恰当临床。而今世心血管病专家赵锡武先生说的更为详细,他说“稀稠混合痰,而听诊为混合啰音者,厚朴麻黄汤主之。”(见《赵锡武医疗经历》公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余对此领会颇深,每遇肺气肿或肺心病,患有咳嗽气喘者,必听其两肺呼吸音,凡有干湿罗音者,首选厚朴麻黄汤医治,多能取得预期作用。 在厚朴麻黄汤中,有三味药需求关注,即干姜、细辛、五味子。张仲景医治饮邪,必用干姜、细辛、五味子。这在《伤寒论》的几个丹方或丹方加减中都可见到,如小青龙汤、苓甘五味姜辛汤、苓甘五味姜辛夏仁汤、苓甘五味姜辛夏仁大黄汤、真武汤,以及小柴胡汤、四逆散、射干麻黄汤等,都有它的影子。正如陈修园在《医学三字经》咳嗽篇中所云,“姜细味,一齐烹,长沙法,细而精。” 厚朴麻黄汤 余在使用厚朴麻黄汤时,认为有以下几点需求留意,一是咳喘不能平卧;二是痰多黏稠;三是两肺有干湿罗音;四是脉浮而苔滑。结合今世医家所用该方经历,厚朴麻黄汤使用指证能够概括为四个字,即:咳、喘、痰、浮。这儿的 “浮”包含脉浮无根与面子踏实。 厚朴麻黄汤证的形成机理是,外有风寒表邪,内有水饮,表邪引动水饮,水饮动而心肺之气痹而不扬,故有所述症状。因有表邪,故用麻黄、杏仁辛温闭幕之;而内有水饮,故用干姜、细辛、五味子开阖肺气,闭幕水饮;半夏与杏仁相伍,可使肺气肃降,水饮不致上逆,心肺可安;而方内用石膏,一是可助肺气下降,二是以防辛温燥烈之品伤及肺阴。妙用小麦先煮,补心养肺,固其正气。所加葶苈子具有止咳、平喘、肃肺、消炎、强心之归纳作用;百部与全瓜蒌,有助于整理肺部的痰液,并灵通肺络。全方可使肺气开阖有节,心脏循环有助,痰饮有力排出。 有人讲厚朴麻黄汤是小青龙加石膏汤的变方,有人讲是麻杏石甘汤的变方,还有人说是大青龙汤的变方,这三个方都是太阳经病的方剂,但不要忘掉,内无水饮钳制内心,是不宜用厚朴麻黄汤的,这是个条件。 厚朴麻黄汤的使用约言为:咳而脉浮,胸闷,喉中有水鸡声,肺部有干湿罗音者,厚朴麻黄汤主之。 医案 王某,男,53岁,于冬天就诊。 刻诊:患缓慢支气管炎、肺气肿10年,曾因咳喘住院3次,并以“肺心病”医治。就诊时频频咳嗽、痰多而稠、张口抬肩、喘闷不能平卧、烦躁气促,舌质暗,苔白滑润,脉浮大,重按无力。体征:口唇青紫,颈静脉怒张,桶状胸。听诊:心音弱,两肺可闻及干湿罗音。脉证合参,归属中医“肺胀、痰饮”等病领域,属饮邪夹热上迫于肺所造成的。治以蠲饮清热,止咳平喘,宁心保肺,方取厚朴麻黄汤加味治之。 处方:炙麻黄10克,厚朴10克,生石膏30克,炒杏仁10克,姜半夏10克,淡干姜6克,五味子6克,细辛5克,小麦30克,百部10克,全瓜蒌15克。5剂,水煎服。 服用5剂后,咳喘略平稳,烦躁气促减轻。上方加葶苈子12克,继服10剂,已能平卧,脉略有根,两肺啰音削减。后以上方加倍制成蜜丸,每丸9克,每日3次,每次1丸,温开水送服,回家调度。三个月后随访,病况安稳,咳痰喘显着减轻,未再作其他医治。(毛德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