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肝炎方拟柴胡疏肝散合温胆汤加减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8-06-09
患者某, 男, 45岁。

2014年9月20日就诊。 嗜好饮酒10余年, 每日喝黄酒2 000mL以上, 反复肝 功能异常3年余。 近2周来, 晨起恶心欲呕, 右胁肋 胀闷不适, 神疲乏力。 形体偏胖, 面色不华, 大便偏 软, 舌胖大边黯滞, 苔薄黄腻, 脉弦滑。 2014年9月19 日生化检查: ALT 71U/L, AST 72U/L, GGT 380U/L, ALP 163U/L, 尿酸 (UA)488μmol/L, 甘油三酯 (TG) 5.42mmol/L。 肿瘤标志物检查: 癌胚抗原(CEA) 6.41μg/L, 铁蛋白 (SF) 1 660μg/L。 B超提示脂肪 肝。 

西医诊断为酒精性肝炎。 中医诊为恶心。 证为气 滞肝郁, 湿热留滞, 胃失和降。 

法当疏肝理气, 化湿 和胃, 方拟柴胡疏肝散合温胆汤加减: 醋柴胡10g, 制 香附10g, 广陈皮10g, 炒枳壳10g, 炒赤芍15g, 炒白芍 15g, 姜竹茹12g, 云茯苓15g, 姜半夏10g, 田基黄30g, 垂盆草30g, 炒薏苡仁30g, 鸡骨草15g, 枳椇子15g, 生 甘草10g。 7剂, 每日1剂, 水煎温服。 并嘱禁酒。 二诊(2014年9月27日) : 未再喝酒, 胁胀稍减, 但恶心未减, 反增呕吐痰涎, 纳食呆滞, 头目眩晕。 酒湿蕴积, 郁久成痰, 痰浊上泛, 治改化痰降浊为 主, 仿导痰汤: 广陈皮10g, 炒枳壳10g, 竹沥半夏10g, 浙贝母10g, 姜竹茹12g, 云茯苓15g, 制胆星10g, 金沸 草 (包煎) 15g, 瓜蒌皮15g, 砂仁 (后下) 5g, 焦鸡内金20g, 垂盆草30g, 叶下珠15g, 葛花10g, 绞股蓝30g。 7剂, 服法同上, 后纳振, 未吐, 续进14剂。

2014年10月22日复查示: ALT 72U/L, AST 65U/L, GGT 93U/L,ALP 90U/L, UA 436μmol/L, TG 4.74mmol/L, CEA 3.5μg/L, SF 642μg/L。 诸症缓解, 舌苔转薄, 唯神疲乏力。此时当健脾气、 清肝湿并 进, 治以六君子汤加味: 太子参30g, 炒白术30g, 云茯 苓15g, 姜半夏10g, 广陈皮10g, 怀山药30g, 虎杖30g, 五味子5g, 鬼针草15g, 葛花10g, 枳椇子15g, 山茱萸 12g, 泽兰15g, 炙甘草15g, 红枣30g。 以上方为主服用 4周。 之后复查, 除铁蛋白值稍微偏高外, 上述指标 均在正常值范围内。 目前, 戒酒成功, 身体健康。

自身免疫性肝病:祛瘀血,疏肝气,通脉络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发病原因不明, 可能与遗传 易感基因、 自身免疫系统紊乱有关, 病理变化复杂。 近年来的发病率或检出率有所增加, 已成为除病毒 性肝炎外致肝硬化的又一主要因素 [4] 。 由于免疫性 肝病的起病隐匿、 进展缓慢, 一经确诊, 病情已非早 期, 患者肝功能往往居高不下 , 较难控制, 若伴有高 血压病、 糖尿病等其他慢性疾病, 治疗则更有难度。 陈师认为, 本病多由于禀赋异常, 肝脾失常, 肝气郁 结, 疏泄不畅, 气滞则血积, 瘀血内停所致。 脾欠健 运, 内生湿浊, 郁久化热, 湿热留滞未清, 影响肝之 疏泄, 肝脾失调, 血瘀湿滞日久, 则肝血不足, 脉络 不和, 且患者常常表现出肢体瘀点或瘀斑、 舌质紫 黯、 脉弦等, 故瘀血内停、 脉络不和是本病的病机关 键, 治疗应采用活血化瘀通络为主。 具体方药上, 陈 师自拟桃红金兰茜丹汤, 方中桃仁红花、 茜草活血 化瘀, 郁金、 泽兰、 地鳖虫理气通络, 丹参养血柔肝, 柴胡为使, 引药入肝经。 诸药共奏祛瘀血、 疏肝气、 通脉络之效。 若有肝血不足者, 可酌加生地黄、 鸡血 藤、 五味子木瓜柔肝养血; 若见肝木克土、 中焦失 运者, 可酌加鸡内金、 砂仁、 陈皮、 乌贼骨健运护胃。 临证灵活运用, 常获良效。

案3 患者某, 女, 52岁。 2010年2月2日就诊。 患者近7年来肝功能反复异常伴肝区胀痛不适, 3年 前被某省级医院确诊为自身免疫性肝病, 至今已住 院治疗4次。 今次出院诊断: 自身免疫性肝炎, 高血 压病, 胆囊结石伴感染。 患者长期服用激素, 要求 中药治疗。 诊见: 形体胖圆, 面目虚浮黯滞, 自觉神 疲乏力, 右上腹时有胀闷不适, 肩背抽掣, 时嗳气, 口微苦, 纳便尚调, 腰脊酸楚, 夜尿较多, 目涩糊, 夜寐时差, 舌质偏紫黯滞, 苔薄腻, 脉弦滑。 目前服 药地塞米松片、熊去氧胆酸胶囊(优思弗)、水飞 蓟宾胶囊(水林佳)等。 2010年1月29日查肝功能常 规: 总胆红素(TB) 18.5μmol/L, 直接胆红素(DB) 8.3μmol/L, 间接胆红素(IB) 10.2μmol/L, 总蛋白 (TP)71.9g/L, 白蛋白 (ALB)41.5g/L, 球蛋白 (GLB) 30.4g/L, 白球蛋白比(A/G)1.4, ALT 71U/L, GGT 899U/L, ALP 609U/L, AST 96U/L, AST/ALT为1.35。

中医诊为胁胀。 证为血瘀湿滞, 肝血不足, 脉络不 和。 法当祛瘀血, 清湿热, 养肝血, 疏肝气, 通脉络, 方拟桃红金兰茜丹汤加味治之。 处方: 桃仁10g, 红 花10g, 郁金10克g, 泽兰15g, 茜草15g, 丹参20g, 地鳖 虫10g, 炒柴胡10g, 桑枝片15g, 莪术15g, 炒白芍30g, 田基黄30g, 茵陈10g, 苏罗子15g, 枸杞子30g, 垂盆草 30g, 虎杖30g, 生甘草10g。 7剂, 每日1剂, 水煎温服。

二诊(2010年2月10日) : 服上方后, 患者自觉右 上腹不适消失, 肩背抽掣已松, 精神转振, 舌苔转 薄, 仍面目虚浮, 舌黯滞。 瘀血留滞不化, 肝血不足。 治守原法, 上方去桑枝莪术、 虎杖, 加生地黄、 鸡血 藤、 五味子木瓜养血柔肝。 14剂, 服法同上。

三诊 (2010年2月24日 ) : 药后自觉身体尚可, 春节平 安。 2010年2月23日复查肝功能常规: TB 20.9μmol/L, DB 8.9μmol/L, IB 12.0μmol/L, TP 70.4g/L, ALB 42.7g/L, GLB 27.7g/L, A/G 1.5, ALT 35U/L, GGT 522U/L, ALP 252U/L, AST 38U/L, AST/ALT为1.09。 患者表示有信心继续服中药治疗。 诊见大便偏软, 偶 有泛酸, 舌黯滞似有变化, 治疗仍以桃红金兰茜丹汤 化瘀柔肝为主, 辅以健脾和胃。 药后症状好转, 遂根 据西医专家意见, 口服激素用量适当减少。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