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的生长特性和唯象功效
《本草疏整》载柴胡“于仲冬根生白蒻” ,蒻指嫩的香蒲,就是指柴胡在冬季阳气收藏时便要冒芽了。冬至为坎位阴中一阳生,在阳气生动时,柴胡的生机也动了,升发之性显露,它能从阴中引透阳气外散,清代医学家邹润安说它“即举阴之包阳而藏者,悉皆托出矣。”
柴胡开小伞形花序,花枝分散,于夏五月至入秋开黄花,星星点点,气质清雅,无炫目烦乱之感。张志聪在《本草崇原》中载柴胡“香从地出,直上云霄”,是言其气清香透达之力大,故又名“地薰”。南柴胡也是《药典》中柴胡的药用品种,但南柴胡有败油味,根质软,容易折断,不显纤维木性,从气味和性状上看和北柴胡不同。个人认为南柴胡、北柴胡在临床应用上应分开。
柴胡夏季极茂,入秋阴气至则枝叶枯如干柴。可知其植物阴质少,不耐金克,燥金之气来则枯,也反映出柴胡升散力大,阴液也被劫伤,阳升之力也不持久熊烈。柴胡开黄花为脾土色,象疏散土中的阳气。五、六月为少阴君火之气,火气外散,这个表象和柴胡能退热的药效相关。
柴胡根头膨大,根如圆柱形或锥形,根有分枝,上粗下细,直伸入土,有直下通达之象。柴胡鲜根色黄质肉,象筋,柔韧,有脾土和肝木之象。嚼之微苦有辛辣感,干燥后,气微香,透散象。根表皮黑褐色或浅棕色,有水火象。质硬坚挺,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强,皮部浅棕色,木部黄色,具火土象。根质坚韧如筋,与肝木之气相合,根上通下达,可通达上下部经脉。
综上可见,柴胡茎从地面上升,根从土层下达,疏泄之力上达于巅顶,下通于涌泉。达上通下,走表走里,又能从中焦枢旋,畅达气机。故《伤寒论》载小柴胡汤有“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的效果,此与柴胡的通达疏泄有关。
《神农本草经》中柴胡功效分析
柴胡,春生早,秉阳气而生,能达阴中之阳,于下极(坎位、乾位、艮位、震位)处而生,通达大宇,如春风施化,万象改观。《神农本草经》说其“推陈致新”,真实确切。
柴胡能推陈,能“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能于土之郁滞中推荡升达,使胃肠淤积排出,使积聚消散。
柴胡能致新,其能应风木生发,风主化,使气机调畅而化生万物。柴胡的推陈致新之力,是通过调动人体气机的升发之力来推陈致新;大黄的推陈致新则是推动瘀滞的祛瘀生新。柴胡以化生为主,主升;大黄以推荡为主,主降。
《神农本草经》言柴胡有“益精”之功。《灵枢·决气》说:“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灵枢·经脉》又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精为生命的先天,柴胡推陈致新有生化新生命的化生之力,故曰“益精”。柴胡在子月(阴历十一月)冬至时根生白蒻,其升阳气于子时(阳气藏于水中的收藏之时),子时本应阳气闭藏,如果闭而不升,收藏太过也可导致疾病。柴胡的“益精”应指的是精气在蓄养阶段的生长状态,其作用类似生麦芽的生发,而柴胡生发之力更延及后天,力量较麦芽大。如临床上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出现卵泡不能正常生长的表现,笔者在治疗时即配伍柴胡。
子时为阴阳交替的时候,子时(或坎位)因气血凝滞,出现阳气郁而不能生发的证候时可以用柴胡,但阳气不足时要配伍附子。张仲景在少阴病四逆散的加减中提到“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坼”。加炮附子温助阳气,也防止柴胡劫伤阳气。笔者认为附子配柴胡有可能解决少阴肾、厥阴肝深层的瘀滞性疾病,为治疗癌症提供思路。
柴胡与少阳
《素问·天元纪大论篇》说:“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说明三阴三阳之分与阴阳之气的消长变化多少有关。文中还说“寅申之岁,上见少阳……少阳之上,相火主之。”以卯酉为中线,寅位为阴位阳气初升而未盛的开始,申位为君火由盛而收,手少阳三焦相火收降的开始。
要理解柴胡与少阳相关,可从象的角度看。少阳是阳气刚要初升与阳气由盛而收的状态,柴胡从子位仲冬生发,是从少阴子位生发阳气,过太阴丑位,继而阳气于寅位时,此时阳气为少阳,用柴胡升达。申位的少阳相火则不能用柴胡,相火显旺于在农历七月份,此少阳相火是对应少阴君火而言的,在“离”位后的“坤”位,得太阴坤土之气,土可伏火,使相火降、收,阳气要下归于土。此时需要收养阳气,不可再过于疏散,因此认为此少阳相火之气,不宜用柴胡升散,要用芍药来收,用半夏来降。
《伤寒论》的少阳病主症“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表现的是少阳相火不能正常收降,郁阻在足厥阴肝、足少阳胆经之位。原因是外感邪气扰于脾胃,中气虚损,少阴脾土之气不能纳收阳气,阳气(相火)炎斥于外,故用小柴胡汤治疗。柴胡可疏达气机郁滞,又助在下之阳气出太阴而升,从而推动太阴之气的升降旋转,使上焦得通,但张仲景配伍了黄芩、半夏使相火降下,有升有降,推动气机运行,而解决了少阳相火不降的问题。
柴胡应用举案
张某某,男,62岁,2019年9月19日就诊。诊两手脉均沉滞不起,且弦细紧,左寸沉小滑,左关肝虚,左尺脉沉小紧力稍弱,舌苔黄厚腻(患者自述刚食两橘子),大便不成形,小便时有中断。尿常规:潜血(+++)蛋白(+)。行超声检查发现:左输尿管中有结石较多(尿道中上部),伴左肾积水。右肾尿道结石(最大1cm)。胆有结石。诊断为湿(石)邪阻闭气机,肝肾经脉瘀滞。予四逆散加味。
服药10天后,患者电话告知排出数个结石,有绿豆大者,有黄豆大者。10月底来复诊时,脉已无沉紧滞之象,变得流畅。舌苔白,小便通畅。尿常规中潜血(+),其他正常。
柴胡劫阳非劫阴
清代温病学派有柴胡“劫阴”之说,对后世影响很大。从服小柴胡汤后,“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来看,这正是阳气生发,气机调畅,而成春风化雨之象,何来劫阴?对于寒热郁闭的发热,近人章次公曾用大剂量(30~60克)柴胡治热病,谓其“退热通便,稳当无比”;姜春华常用柴胡治外感高热,大量长期使用未发现柴胡劫伤肝阴的副反应;笔者曾用小柴胡汤治疗一学生高热39摄氏度,方用柴胡18克,一剂热退身凉,也未见劫阴之象。
彭子益先生在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中对温病有深刻的见解,认为“温病者,人身木火偏于疏泄。金气被冲,而失收降之令,水气被泻,而失封藏之能。”其所述温病发热的病机显然与柴胡的疏散升阳功能截然相反,故肯定不可用柴胡,并非因为柴胡“劫阴”。所以,治疗发热时一定要辨明病机,不可盲目用柴胡剂退热。
柴胡非“劫阴”,却有“劫阳”之虑。《易经》言:“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人身似之,故阴常上朝,阳常下潜而藏,才是养生之本。从柴胡的象效分析可知,柴胡升散、升提阳气,不利于阳气下潜,对于阳虚者更是不宜,恐有致虚阳散脱之虑,因此要格外小心。邹润安在《本经疏证》言“假使阳乘阴位,阴逼阳浮而用之,则祸患之来捷于桴鼓。”治疗发热病人和阳虚阴盛的潮热盗汗者,如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尤其需要注意,不可滥用柴胡剂。扶阳派卢门用药很少用柴胡,也是认识到此理,为保阳气而不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