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的起源和发展 误以医经注释仲景书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21-05-20
历代医家对《伤寒论》中六经的实质争论不休,有40余种说法。胡希恕先生提出“六经来自八纲”之论,阐明经方六经实质是六证,是由八纲变化而来,受到广泛认可。笔者通过考证学术渊流、中医发展史、张仲景原书等,现将六证演变为六经之过程阐述如下。
 
经方是指一个原创思维理论体系,不仅指药方、经典名方。史书中早有对经方定义和概念的明确记载,如《汉书·艺文志》载:“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上文所提的疾病之浅深即八纲概念,浅者属阳、属表,深者属里、属阴。总之,经方体系的特点是用八纲思维认识药物,认识疾病症状,临床辨证组方,再用药石治疗疾病,形成了独特的方证对应的理论体系。
 
《汉书·艺文志》亦有关于医经的记载:“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针、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可见,医经侧重于针灸、养生,其主要理论包括经络脏腑、阴阳五行六气。至秦汉形成了多种理论体系,其中有以经络脏腑归类的三阳三阴理论,其三阳,是指太阳、阳明、少阳;三阴,是指少阴、太阴、厥阴。这里的三阳三阴是经络脏腑名,简称为六经。
 
医经和经方的形成是道法自然,是由于思维理论的不同,即术不同则道不同。仔细阅读医经的代表著作《黄帝内经》、《难经》和经方的代表著作《伤寒论》、《神农本草经》则可清晰明确其理论的区别。
 
经方的起源和发展
 
进一步考证可知,自神农时代医巫分家后便产生了医经和经方两家,如章太炎曰:“医之始,出于巫,古者,巫彭初作医,《素问·移精变气论》称古之治病可祝由而已。其后智慧萌动,知巫事不足任,术始分离,其近于巫者,流而为神仙家;远于巫者,流而为医经、经方两家。”自医巫分家,经方注重用草石治病,起初用单味药,积累了众多单方证经验,其代表著作是《神农本草经》;其后渐渐开始使用二味药、多味药,积累了众多复方证经验,其理论基础仍是八纲,代表作是《汤液经法》。到了秦汉时期,经方治病规律逐渐丰富完善,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对病位浅深又有进一步认识,即表里之间又分层次,出现半表半里概念。最浅者在表,深一步者为半表半里,最深者为里,病位概念由两种发展为三种。秦汉时期经方经验的丰富和理论的发展是在八纲理论基础上的完善和发展,是历代用方证治病经验的总结。
 
此时常用方证大致归为六类,即治疗表阳证类方证,功在发汗解表,如麻黄汤方证、桂枝汤方证等;治疗表阴证类方证,功在强壮发汗解表,如桂枝附子汤方证、麻黄附子甘草汤方证等;治疗里阳证类方证,功在吐下清热,如白虎汤方证、大承气汤方证等;治疗里阴证类方证,功在温里健中,如四逆汤方证、吴茱萸汤方证等;治疗半表半里阳证类方证,功在和解清热,如小柴胡汤方证、四逆散方证等;治疗半表半里阴证类方证,功在强壮和解清上温下,如乌梅丸方证、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等。这一经验总结和理论的升华记载于《汤液经法》中。表、里、半表半里三个病位,每个病位又有阳证和阴证两种病情,这即是经方的三阳三阴证。此三阳三阴是六证名,非六经名,但后世多被误读。
 
误以医经注释仲景书
 
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张仲景原书内容濒于失传,幸而得魏晋太医令王叔和保存和整理,才让我们能看到其大部分内容。我们今天看到的《伤寒论》是由王叔和整理,由成无己注释的,惜此二者为医经家,故在整理过程中多以医经理论注释张仲景书,把三阳三阴六证注释为医经的三阳三阴六经。章太炎先生看清了这一史实,指出:“《伤寒论》的六经不同于《内经》之十二经脉之含义……王叔和对《伤寒论》传经,强引《内经》一日传一经,误也,因仲景并无是言。”明确指出了王叔注释之误,即把原表阳证改称为太阳病,原表阴证改称为少阴病,原里阳证改称为阳明病,原里阴证改称为太阴病,原半表半里阳证改称为少阳病,原半表半里阴证改称为厥阴病。于是在《伤寒论》出现了六经名而隐没了六证名,形成了《伤寒论》的六经就是《内经》六经的误读传统。
 
排除误读,认清六经实质
 
虽然王叔和把经方的六证注释为六经,但万幸的是保留了张仲景书大部分原文。人们通过读原文内容,通过临床实践经验的积累,渐渐看出误读的端倪。如章太炎指出:“抑余谓治《伤寒论》者,宜先问二大端,然后及其科条文句。二大端者何?一曰伤寒中风温病诸名,以恶寒恶风恶热命之,此论其证,非论其因,是仲景所守也……二曰太阳阳明等六部之名,昔人拘于脏腑,不合则指言经络,又不合则罔以无形之气,卒未有使人厌服者。”是说王叔和、成无己以《内经》注释仲景书,造成最关键的两大错误,一是用《内经》病因注释张仲景书的症状、证名;二是把六证改为六经。章太炎特别指出,把六证注释为六经后再读原文,不论是用经络学说、脏腑理论,还是用气化解释,皆不能自圆其说,可见其错误性。
 
山东中医药大学李心机教授也曾说:“尽管业内的人士都在说着《伤寒论》,但是未必都认真地读过和读懂《伤寒论》,这是因为《伤寒论》研究史上的误读传统。”业内人士经几代人的努力,通过临床及文献考证,逐渐认识到改变这一误读传统的重要性。如章太炎曰:“《伤寒论》的六经不同于《内经》之十二经脉之含义……王叔和对《伤寒论》传经,强引《内经》一日传一经,误也,因仲景并无是言。山田正珍谓:盖《伤寒论》以六经言之,古来医家相传之说……仲景氏亦不得已而袭用其旧名,实则非经络之谓也。”批判王叔和把张仲景书改名为《伤寒论》,更错误的是把六证牵强附会为《内经》的十二经络,而且还强调六经是一日传一经。我们查阅张仲景书的全书内容并无经络含义,更不见一日一传之说。北京中医药大学钱超尘教授曾几次撰文特别颂扬章太炎这一观点(见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第1期)。
 
近现代有不少业内人士认清了仲景书的三阳三阴六证不同于《内经》的六经。如日本学者喜多村直宽曰:“本经(《伤寒论》)无六经字面,所谓三阴三阳,不过加以表里寒热虚实之义,固非脏腑经络相配之谓也。”陆渊雷曰:“六经之名,其源甚古,而其意所指,递有不同,最初盖指经络……本论(《伤寒论》)六经之名,譬犹人之姓名,不可以表示其人之行为品性。”岳美中更明确指出:“《伤寒论》所论六经与《内经》迥异,强合一起只会越讲越糊涂,于读书临证毫无益处。”胡希恕先生也提出《伤寒论》的三阳三阴实质是六证,由八纲变化而来,并多次讲到,反对用经络注释六证的观点并非由他而开始,清医家徐灵胎就已提过。
 
本文草就,恰获李心机教授新作,论著中阐明了经方的六证怎样变成了六经,其论述精辟可叹:“今本《伤寒论》中,只有‘三阴三阳’六病。自从宋代庞安时和金代成无己用‘传经’来解释《伤寒论》的‘三阴三阳’,之后‘传经’说在《伤寒论》研究史上得到广泛的蔓延,从而又把‘三阴三阳’之六病,讹化为‘六经’;尔后,又把《伤寒论》中的‘三阴三阳’之‘六病辨证’,讹化为‘六经辨证’。如此一来,‘六经辨证’则成为约定俗成的术语……这里所谓的‘术语’或‘名称’,其外壳与内核已经分离了。”(《赵刻宋本伤寒论疏证》,人民卫生出版社)此段论述可以说是代表了历代对经方六证变为六经的总结。当前六经名约定俗成,故胡希恕又表示:“六经名本来可废,但为了研讨的方便,还是保留为好。”
 
综上所述,医经和经方在秦汉时期,都已形成较完善的理论体系,都有三阳三阴理论,但医经的三阳三阴是经络脏腑概念,而经方的三阳三阴是八纲六证概念,遗憾的是,王叔和等在整理仲景书时改书名为《伤寒论》,又将经方六证误注为六经。(冯世纶)
Tag标签: 经方(4)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

栏目推荐

中药常识 保健验方 中药方剂 药膳食疗 穴道疗法 中医百科 穴位图解 疾病自诊 中医保健 医学图谱 医学书籍 药物手册 药酒秘方 自然疗法 性爱秘籍 运动健身 男人健康 饮食健康 求医问药 疾病专题 本草纲目 增高秘方 美容秘籍 减肥秘籍 奇方验方 疾病大全 中药方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