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制调平是中医学依据阴阳五行学说对生命运动自稳平衡机制、病理损害状况下的代偿性调理与疾病医治及其医治效应的高度归纳,在哲学层面表现了中医的生命观、疾病观、医治观、预后观。
•气络学说辅导神经肌肉类疾病防治,提出“奇经亏虚、真元颓丧、络气虚滞”的病机新观念和“奇经论治、五脏分证、三焦分治”的辨证论治办法来诊治运动神经元疾病、重症肌无力、肌养分不良症。
气的两层特色即哲学之气和医学之气,而气的功用完结办法为气络。体系构建气络学说要研讨气络病变发作开展规则、根本病理改变、临床证候类型、辨证医治和用药。明代张景岳有“百病皆生于气”之说,这是指广义上的气络病变,而气络学说的研讨重点在讨论神经—内排泄—免疫三大体系疾病防治研讨。
气论哲学——中华传统文化的中心内在
“气”最早是我国哲学的中心概念,后来被中医学所运用。气络论是从三个层面来讨论“气”,即哲学之气,医学之气,和气的功用完结办法——气络。
气论哲学是中华传统文化之中心内在。爱因斯坦曾说:“哲学能够被以为是悉数科学之母。”中华古代哲学思想中心是气一元论,用气的改变能够解释社会、人文、气候、天然等广泛范畴的改变规则,而气论哲学向医学范畴的延伸和使用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含义。中医学是气论哲学辅导下的医学理论体系,气与阴阳五行是气论哲学的中心思想。
哲学之气的内在是哲学特色,具有高包容性、高适用性、高普遍性,以为无所不在的气是一种哲学的概念。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相生》言:“六合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表现了气与阴阳、五行的联系。《庄子·知北游》中的“通天下一气耳” 表现了气一元论的来源论。《吕氏春秋·季春纪》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表现出形气转化的恒动论。
医学之气是指元气、宗气、营气、卫气、脏腑之气、经络之气。清代何梦瑶《医碥》曰:“名虽有三,气本无二。” 气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依据功用和循环部位的不同分红多种。元气是生命来源、生命动力,诸气之本、脑神督络;宗气,走息道以行呼吸,贯心脉以行气血,斡旋全身之气机;卫气可防护卫护、监督自稳,充皮肤、温分肉,肥腠理、司开阖;营气可泌其津液,化以为血和调营周,助血循行渗灌濡养,津血交流。气在经脉中为经气,经气入络为络气,络气入脏腑则为该脏腑之气。《素问·聚散真邪论》言:“真气者,经气也”。脏腑之气指的是五脏六腑之气。而气络承载了诸气。
气在经中运转是一个线性流注状况,可是进入络后运转办法和功用都发作了改变。气的功用完结办法是气络。气络的运转办法有熏、充、泽、散、煦。气络的运转特色为昼行阳络、夜行阴络,与六合、四时相照应,气疾血缓、偕血而行,结尾连通、多维传导。气络的功用是络属调理、和煦充养、防护卫护、信息传导、自稳调控。
气络学说的中心思论——承制调平
承制调平概念
“承”是对生命运动自稳态内在调理机制的高度归纳;“制”是指病理状况时机体自我代偿性调理才能;“调”,调者和也,是中医医治学的最高境地;“平”是中医医治学的效应目标及效应规则。承制调平是中医学依据阴阳五行学说对生命运动自稳平衡机制、病理损害状况下的代偿性调理与疾病医治及其医治效应的高度归纳,在哲学层面表现了中医的生命观、疾病观、医治观、预后观。
气络学说杰出“调”的干涉战略。调是中医医治学的最高境地,反映了中医儒家思想的“和为贵”。经过“调”削减病理损害要素、进步机体的维护机制。“调”不同于对立与代替医治,而是能够经过调整机体营卫、气血、阴阳、气机、气化、真假等,然后达到表里环境调和平衡的医治思路。
“平”是指复方中药干涉人体的“体系效应”,经过疾病状况下“制”或许“调”的干涉,进步机体的自适应、自调理、自修正、自稳态的才能,以重建自稳平衡。
“孙络—玄府”是气化运动的功用单位
气的研讨重点是气机和气化。生命运动的本质特征是气机升降收支。清代周学海《读医漫笔》曰:“人身肌肉筋骨各有横直腠理,为气所收支升降之道。升降者,里气与里气相回旋之道也;收支者,里气与外气相交接之道也。里气者,身气也;外气者,空气也。”当升降收支平衡的时分,阴阳匀平,动静相召,升降相因,生抑制化,四时相应。伴随着升降收支,发生了形气转化的气化运动。气化是在气的交会生化进程中发生的,是人体生命运动的本质特征。孙络既是气血的通路,又是气化的处所。在头绪的结尾,经过气机升降收支,发生了气血津液精的彼此转化,这归于西医理论中物质交流能量代谢和信息传递的进程。
“孙络—玄府”是气化运动的功用单位,是《气络论》提出的新概念。刘河间在《素问玄机原病式》讲:“玄府者,无物不有,人之脏腑、皮裘、肌肉、筋膜、骨髓、喽啰,至于世之万物,尽皆有之,乃气收支升降之道路门户也。”玄府是比孙络更细小的气化运动的功用结构载体,在坚持孙络气血与脏腑安排细胞的物质能量交流和信息传递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孙络—微血管”玄府隙窍或细胞膜通道开闭的调控机制目前是生命科学研讨的前沿课题。
气络与神经—内排泄—免疫调理网络相关性
人一气愤、着急,血糖会升高,免疫功用会改变,这是体系生物学中的神经—内排泄—免疫调理(NEI)网络的概念。NEI网络是神经、内排泄、免疫体系各司其职,又彼此调理,一起构成彼此限制、彼此依存的动态平衡的稳态调控网络,保持人体表里环境的和谐与安稳。体系生物学的观念以为人体就是一个在分子水平上受NEI网络调控的个别。这与中医气络的观念十分相似。
从全体体系的生命观、生命运动的稳态机制、生命运动的功用状况研讨、生物—心思—社会医学形式的改变的任何视点剖析,中医的气络和西医的神经—内排泄—免疫调理网络的体系生物学的观念都有十分亲近的相关性。
气络病变临床表现与辨证
气络病变辨证办法为:外感内伤、辨元宗营卫、辨脏腑络气、辨气机逆顺、辨气化所因、辨寒热真假、辨形气精力、辨皮肉筋脉骨、辨络形络色、辨理化查看。
气络病变病因病机
气络病变致病要素包含天然环境反常(外感六淫、疠气感染、环境污染)、社会心思应激(七情过极、识神过用、元神失养、脏腑失调)、生活起居反常(饮食失宜、起居无常、劳逸失度)、代谢产品积蓄(痰浊阻气、瘀血阻络、毒损气络)、金刃虫兽导致外伤损络。
气络病变病理机制
①络气郁滞、气机逆乱;②络气虚滞、虚而下陷;③精不化气、神机失用;④气化无权、代谢反常;⑤防护失司、络息成积;⑥毒邪滞络、毒分表里;⑦气失开阖、络脉绌急;⑧络虚不荣;⑨气络损害。
气络病变临床证候类型及医治
气络病变临床证候类型:①络气郁滞、气机逆乱;②络气虚滞、虚而下陷;③精不化气、神机失用;④气化无权、代谢反常;⑤防护失司、络息成积;⑥毒邪滞络、毒分表里;⑦气失开阖、络脉绌急;⑧络虚不荣;⑨气络损害。
气络病变医治十法:通、补、升、降、固、开、温、清、化、和。
络气郁滞是指络气输布运转妨碍,气机升降收支反常,可用通法医治。络气郁闭是指络气郁闭于内不能外达的病机状况,可用开法医治。络气上逆,是络气升降运动反常,当降不降,逆而上行的病理状况,络气上逆用降法。络气虚滞,是气虚引起的气化及气的升降收支反常、气机紊乱的病理状况,可用补法进行医治。络气虚陷,是指以络气衰弱无力升举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病理状况,可用升法进行医治。络气虚脱是指络气虚衰失于固摄而致脱失的病理状况,可用固法。气化不足可用补法进行医治,补精养神,补精生血,补气生血。气化反常可生痰浊、瘀血、水湿,可用化法医治,治法分别为化痰通络、化瘀通络、化湿利水。络息成积、防护失司,防护反常、防护不及、防护过度可致五脏之积、癌瘤癥积、痹阻成积,可用化法来消积通络、散结通络、宣痹通络。毒邪滞络,内毒外毒可致毒邪损络、毒邪滞络,可用清法来祛邪解毒、解毒通络来医治。
气络与神经—内排泄—免疫相关性
气络与脑神督络—脏腑络气—皮肉筋脉骨体系
唐代王冰注《素问·刺禁论》曰:“脑为髓之海,真气之所聚。”清代冯兆张在《锦囊秘录》曰:“脑为元神之腑……调理脏腑阴阳、四肢百骸之用。”中医学把神分为了两类,一类是元神。元神是与生俱来的保持生命运动的调控机制,如呼吸、血液循环、胃肠蠕动、体温、睡觉等,归于认识分配不了的范畴。认识能够分配的情感、思想、运动,则被称为识神。识神依据中医的五脏学说,归于心的功用。心主神明,主的就是识神。心主神明中,将情志归于五脏,才呈现了五志、七情。
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说:“人之元神在脑,识神在心,心脑息息相通。”中医学在开展进程傍边没赋予“脑”应有的学术位置,在五脏辨证傍边没有脑。脑衔接督脉,督脉的分支是督络。明代《人镜经》曰:“其脊中生髓,上至于脑,下至尾骶,其两旁附肋骨,每节两向皆有细络一道,内连腹中,与心肺系,五脏通。”督络是从脊髓分出来的这些细络,连在体内五脏上。清代刘思敬《彻剩八编内镜》曰:“从膂髓出筋十三偶,各有细络旁分,无肤不及。其以皮肤接处,稍变似肤,始缘以引气入肤,充溢周身,无弗达矣。”这些细络遍及全身上下,它们的作用,就是引气入肤、充溢周身、调理四肢百骸、皮肉筋脉骨、调理脏腑阴阳等。这与西医学里的内脏神经、周围神经十分相似。所以咱们提出气络与脑神督络—脏腑络气—皮肉筋脉骨体系疾病,是经过督络与脑构成了体内的阴络和体外的阳络之间的表里联系。脑髓督络是气机升降之通路,脑为元神之腑,气机升降之巅,脑神为生命运动的调理中枢。所以脑的疾病,脊髓的疾病,外周神经的疾病,包含一些内脏的疾病,在这个别系中能够找到医治途径和办法。
常见的气络与脑髓督络—脏腑络气—皮肉筋脉体系疾病有许多,如脑病变:帕金森氏病、阿尔兹海默病、脑炎、脑瘫、癫痫;运动神经元疾病:脊髓空洞症、重症肌无力、吉兰—巴雷综合征、进行性肌养分不良症;识神病变:郁闷、焦虑症、睡觉功用妨碍等。中医以为脑的病变根源在精,精生髓,脑为髓海,精化气,气化神,从中寻觅医治脑髓督络—脏腑络气—皮肉筋脉体系疾病的办法。西医则是经过研讨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来寻觅医治此体系疾病的办法。
气络学说辅导神经肌肉类疾病防治,提出“奇经亏虚、真元颓丧、络气虚滞”的病机新观念和“奇经论治、五脏分证、三焦分治”的辨证论治办法,用来诊治运动神经元疾病、重症肌无力、肌养分不良症。
气络与形气转化—气血津液精—内排泄代谢体系
内排泄激素可调理人体养分代谢,经过调理蛋白质、糖、脂肪及水盐代谢,保持机体代谢平衡,为生命活动供给物质和能量。常见的气络与形气转化—气血津液精—内排泄代谢体系疾病有代谢综合征、糖尿病、甲状腺功用反常。
气络与形气转化,气血津液精的彼此转化,本质上归于西医学内排泄代谢范畴。空气、水谷进入体内被消化吸收,代谢后废物排出体外,这个进程对应西医学的物质能量的代谢。气络学说能够辅导从“脾”论治消渴(2型糖尿病)研讨。
传统消渴按病证分为三消:渴而多饮——上消(肺);消谷善饥——中消(胃);饮一溲二——下消(肾)。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曰:“消渴一证,古有上中下之分,谓其证皆起于中焦而极于上下。”这儿讲的是和脾以及其他脏腑的联系。“起于中焦,及于上下”提醒了消渴患者的病位、病程、病势。
关于中医理论中脾本质的现代研讨,有人以为脾包含了西医解剖学的胰腺和脾两个脏器。胰腺应当是脾主运化水谷精微的安排根底之一,故“起于中焦”和脾、胰腺均有关。胰腺有胰腺微循环,归于孙络。胰腺本身病变有可能是微循环的问题,胰腺傍边的胰岛,它占胰腺本质的1%,可是血流量占得很高,10%以上。胰岛微循环,保持着胰岛安排本身养分代谢。当胰岛微循环损坏的时分,就呈现很多的β细胞的凋亡,胰岛素的排泄下降。可是在这个时分,α细胞很多增殖,升血糖激素开端升高,这就造成了胰高血糖素升高,胰岛素下降。医治需求改进胰岛微循环,改进胰岛微循环以后β细胞凋亡削减,胰岛素排泄添加,胰高血糖素下降,生长抑素、多肽等表达下降,终究达到了“调”的意图,改进了糖脂代谢。由此咱们提出“通脾络、运脾津”的办法医治二型糖尿病。在“运脾津”的进程中改进气化功用,益脾气、畅脾气、泻脾热、温脾阳、养脾阴、通脾络、升脾气。这是前期消渴病“起于中焦”的医治。
气络与防护卫护—免疫调理—自稳监督功用体系
《素问·刺法论》中说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评热病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常见气络与防护卫护—免疫调理—自稳监督功用体系疾病有免疫防护(流行性感冒、肺炎等)、免疫自稳 (类风湿性关节炎、体系性红斑狼疮、硬皮病、干燥综合征等)、免疫监督(肿瘤)。
络病理论辅导讨论肿瘤病机为络息成积。社会、心思、环境、生物、遗传等要素的影响均可导致气络-NEI网络稳态机制损坏,由于代谢反常,痰瘀阻滞、头绪繁殖,息而成积导致痰瘀阻络、头绪繁殖,又因环境污染,毒由外生、脏腑失调,内毒积蓄,而有毒源表里、热毒滞络,终究导致络息成积,即肿瘤。肿瘤医治准则遵循《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的“坚者削之,留者攻之,结者散之,客者除之”。治法:健脾补肾、散结通络、解毒抗癌。散结通络药选莪术、三棱、鳖甲、山慈菇、夏枯草、橘核、穿山甲、昆布、壁虎、蜈蚣等。
络病学是依据传统中医络病临床辨证、论治办法的研讨,并分出了气络和头绪两个分支。络病学的学科是草创的,还有很多的工作需求完结。我提出三点对中医络病学科开展的期望:榜首、开展完善络病研讨三大理论体系,推动中医本身学术理论开展;第二、“形而上”+“形而下”促进中医全体思想与微观剖析相结合;第三、络病研讨与转化医学相结合,进步临床效果,促进新药研制。我期望络病研讨的学术理论能够与临床不同疾病治疗相结合,然后促进其在更广泛的范畴发挥它的价值。
(本报记者张亦舒依据“《气络论》及络病教育研讨会”我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发言收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