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99年第26卷第1期
中山医科大学第三附医院内科(510630)戴冽汤美安综述
中山医科大学第一附医院内科(510080)尹培达审校
摘要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致残性风湿病,早期诊断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骶骼关节炎。炎症性腰痛是早期诊断的重要线索。 cT和 mRI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骶骼关节病变 eSSG和 amor标准较纽约标准更有利于早期诊断。对治疗目前主张早期使用二线药,顽固性腰痛用 nSAIDs无效者可考虑使用骶骼关节注射治疗。
关键词:强直性脊性炎;诊断;治疗
强直性脊柱炎( 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残性风湿病,其患病率为0.3%左右,主要累及骶骼关节和脊柱骨突关节。80年代人们已认识到 aS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不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个亚型。90年代 aS的诊断和治疗也有较大进展。本文复习近年文献如下。
诊断
传统 aS的诊断主要采用1984年修订的纽约标准(表1),它强调放射学标准,即双侧骶骼关节炎≥2级或单侧3~4级方可诊断为 aS,因此部分早期患者容易漏诊。90年代初的两个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 seronegative spondyloarthropathy,SPA)的诊断和分类标准──欧洲脊柱关节病研究组( eSSG)标准(表2)[1]和 amor标准(表3)[2]的提出对 aS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aS是 sPA的原型,当 sPA除外银屑病、肠病性关节炎、 reiter综合症、反应性关节炎时应考虑 aS。西班牙多中心研究[3]采用 eSSG和 amor标准对西班牙28个风湿病中心1549例风湿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 eSSG和 amor标准对 sPA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85.3%和90.8%,特异性分别为95.2%和96.2%,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5.5%和80.8%,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0%和98.4%,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表明 eSSG和 amor标准 sPA的诊断,尤其是早期、不典型者有较实际的临床价值。
炎症性腰痛是 aS的主要临床特点,它与腰椎外伤、骨折等引起的机械性腰痛明显不同。所谓炎症性腰痛,即指:40岁以前发腰腿痛/不适;隐匿发病;病程>3个月;伴晨僵;症状于活动后改善。炎症性腰痛对 aS诊断有重要意义,它是所有 aS诊断标准的指标之一,同时也是 aS早期诊断的重要线索。
表1强直性脊柱炎的修定纽约标准(1984年)
a.诊断 |
临床标准 |
a.腰痛、晨僵3个月以上,活动改善,休息无改善 |
b.腰椎额状面和矢状活动受限 |
c.胸廓活动度低于相应年龄、性别的正常人放射学标准双侧骼关节炎≥2级或单侧骶骼关节炎3~4级 |
b:分级 |
肯定强直性脊柱炎符合放射学标准和1项以上临床标准 |
可能强直性脊柱炎 |
a.符合3项临床标准 |
b.符合放射学标准而不具备任何临床标准(应除外其他原因所致骶骼关节炎) |
表2欧洲脊柱关节病研究组( eSSG)关于血清阴性
脊柱关节病的诊断和分类标准(1991年)
炎症性腰痛或滑膜炎(非对称性或以下肢为主),加上至少1项以下指标: |
①交替的臀部疼痛 |
②骶骼关节炎 |
③肌腱端病 |
④阳性家庭史 |
⑤银屑病 |
⑥炎症性肠病 |
关节炎发生前1个月内有急性腹泻、角膜炎/结膜炎或尿道炎 |
表3 Amor等提出的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的诊断和分类标准(1990年)
观察指标 |
积分 |
临床症状或过去病史具有: |
|
炎症性腰痛 |
1 |
非对称性关节炎 |
2 |
臀部疼痛 |
1 |
如双侧臀部交替性疼痛 |
2 |
香肠趾(指) |
2 |
足跟疼痛或其它可辨认的肌腱骨附着点疼痛 |
2 |
虹膜炎 |
2 |
在关节炎起病前1个月内非淋球菌性尿道炎或宫颈炎 |
1 |
在关节炎志病前1个月内有急性腹泻史 |
1 |
银屑病、龟头炎或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或克隆病) |
2 |
放射学:骶骼关节炎(双侧2级或单侧3级) |
2 |
遗传背景: hLA- b27(+),或有 aS、反应性关节炎、眼葡萄膜炎、银屑病、炎症性肠病的家族史 |
2 |
治疗反应:用非类固醇类抗类药48小时有效,而停药后马上复发 |
2 |
注:积分≥6提示患有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
aS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有症状的骶骼关节炎,几乎所有 aS患者均出现骶骼关节炎。骶骼关节炎时,骶骼关节及周围出现疼痛,体检骶骼关节试验可为阳性。但骶骼关节阳性体征不能作为骶骼关节炎的确诊依据。 dreyfuss等[4]通过比较85例骶骼关节病变患者骶骼关节注射治疗前后12种骶骼关节试验结果,证实骶骼关节试验对骶骼关节病变无诊断意义。
骶骼关节炎的诊断主要靠放射学检查,首选骨盆或骶骼关节正位相 x线平片检查,它是反映骶骼关节最简捷经济的手段。 x线平片对2级以上的典型骶骼关节炎诊断较易,但对2级和2级以下的早期骶骼关节炎,由于技术条件、盆腔内组织、阅片者经验等因素影响使诊断比较困难,容易造成 aS的漏诊。此时骶骼关节 cT扫描或磁共振成像( mR)则可提高敏感性,早期发现骶骼关节病变。 cT能较满意显示骶骼关节间隙及关节面骨质,发现 x线平片不能显示的轻微关节面骨侵蚀及软骨下囊性变等。 cT对 aS早期诊断的价值目前已公认,尤其是对临床高度疑诊而 x线表现正常或可疑者。 mRI能直接显示关节软骨,对早期发现骶骼关节软骨改变[5]以及骶骼关节炎病情估计和疗效判定[6。7]较 cT更优越,其在临床中的价值近年也逐渐受重视。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 eCT)放射性核素扫描缺乏特异性,尤其是99m锝-亚甲基二磷酸盐(99m tc-MDP)骨扫描核素在骶骼关节附近非特异性浓集,易造成假阳性,因此对骶骼关节炎的诊断意义不大。但 hanly等[8]采用99m锝-亚氨基二磷酸盐(99m tc-MDP)骨扫描比较20例骶骼关节炎患者和20例正常人的显像结果,发现骶骼关节放射性浓集较正常人明显增多( p<0.001),其敏感必为85%,特异性为90%,提示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 sPECT)骨扫描可能对 aS的诊断也有帮助。
常规实验室检查指标对 aS无特异性,血沉、 c反应蛋白、 ig A水平升高可能与病情活动有关,其检测可用于病情活动估计和疗效判定。类风湿因子( rF)阴性是所有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的共同特点。对 aS相对较特异的实验室检查是 hLA-B27的检测。 aS的发病与 hLA-B27密切相关,但 aS的诊断并不依赖于 hLA-B27阳性, eSSG标准9项指标中已无 hLA-B27。
总之, aS早期诊断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骶骼关节炎。对40岁以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骶、髋部炎症性疼痛持续3个月以上者,应及时作 x线骶骼关节检查,必要时作骶骼关节 cT扫描或 mRI。 eSSG和 amor标准较纽约标准更有利于早期诊断。
治疗
随着人们对 sPA的发病机制及其自然病程的认识,传统的保守治疗受到挑战。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张 aS治疗应采用更积极的二线药的治疗,提出效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模式,早期使用二线药,必要时联合用药[9]。临床上常用的治疗 aS的二线有柳氮磺胺吡啶( sulfasalaztine,SSZ)和甲氨蝶呤( methotrexate,MTX),国内尚有雷公滕类。某些对 rA治疗有效的二线药如抗疟药、金制剂、青霉胺及硫唑嘌呤等对 aS治疗无效。
sSZ是目前 aS治疗应用最广泛的二线药,其作用机制尚不清。可能与抗菌、抗类及调节免疫功能有关[10]。 sSZ通过抗肠壁炎症,使肠壁通透性恢复正常,防止抗原通过受侵犯的肠壁进入人机体。 sSZ的活性成分主要是磺胺吡啶[11]。 sSZ对 aS的疗效目前尚无定论。 dougados等[12]对351例活动性 sPA患者(其中包括 aS患者134例)进行为期6个月的安慰剂对照多中心双盲研究,治疗组予 sSZ3 g/d,结果 sSZ治疗组仅实验室指标和病人总体评价与安慰剂组有显著差异。 clegg等[13]进一步增加病例对264例活动期 aS患者进行为期36周的安慰剂对照双盲研究,治疗组予 sSZ2 g/d,结果两组疗效无显著差异( sSZ组有效率为38.2%,安慰剂组36.1%, p=0.73), sSZ治疗仅对降低血沉及改善外周关节症状较安慰剂效果显著。因此,临床上 sSZ可能主要适用于 aS活动期伴外周关节明显受累的患者。
mTX是治疗 rA最有效的药物之一,其在 sPA中的应用主要是银屑病关节炎、 reiter综合征,对皮肤表现有明显疗效。关于 mTX在 aS中的应用国外文献仅见少数个案报道和开放研究,未进行大规模的安慰剂对照研究, mTX对 aS是否有效目前尚不清楚[14]。 yamane等[15]曾报道1例37岁男性 aS伴银屑病患者经 mTX7.5g/w治疗1个月后,关节症状、牛皮癣和 c反应蛋白明显改善,治疗后6个月疗效仍维持。 creemers等[16]报道11例非类固醇类抗炎药( nSAIDs)和 sSZ治疗无效的活动期 aS患者,经 mTX 7.5~15mg/w治疗36周后各项临床指标明显好转,提示 mTX对 aS可能有良好疗效。
中药雷公藤具有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广泛用于多种风湿病的治疗,国内近年也用于 aS的治疗,其它 aS治疗的二线药还有环磷酰胺( cTX)、环孢霉素( cyclosporine)等。对 sSZ、 mTX或雷公藤治疗无效的难治性病例可采取 cTX冲击疗法[17]。另外,有报道[18]环孢霉素可用于严重 aS伴白细胞减少及感染的病例。
nSIDs具有抗炎镇痛作用,但对部分 aS的止痛效果并不显著。临床上对 nSAIDs无效或出现并发症者,以及活动性骶骼关节炎用药物不能有效控制者可考虑使用骶骼关节注射治疗。骶骼关节注射治疗安全、耐受性好,无明显不良反应,不仅缓解腰痛症状疗效确切,持续时间长,而且还能减轻骶骼关节病变.Maugars等[19]对10例骶骼关节炎患者的13个关节进行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发现骶骼关节注射长效激素组6个关节中5个关节疼痛缓解70%以上,而安慰剂组7个关节均无效;对安慰组6个关节和激素治疗组无效和复发的2个关节再次行骶骼关节注射激素,合并激素治疗14个关节中12个(85.7%)疼痛明显缓解,3个月后62%仍有效,6个月后58%仍有效,86%患者耐受性良好,未出现不良反应,表明骶骼关节注射激素对缓解骶骼关节炎炎症性腰痛安全有效。 braun等[6。7]则通过动态 mRI定量分析骶骼关节注射激素不仅对缓解炎症状性腰痛有效,而且还可改善骶骼关节炎,减轻骶骼关节病变。骶骼关节注射药物多采用激素,如丙铜缩去炎松( triamcinolone acetonide)每次40mg,也有报道采用麻醉药如利多卡因[20]。
aS的其它疗法还有放疗。局部放疗对顽固性足跟痛的疗效较其它方法确切[21],但由于放疗的远期并发症如癌变、白血病等限制了其在临床的使用。
总之,对 aS的治疗目前主张早期使用二线药,如 sSZ、 mTX等,但其确切疗效尚待进一步考察。对顽固性腰痛 nSAIDs无效或出现并发症者,以及活动性骶骼关节炎药物不能有效控制者可考虑使用骶骼关节注射治疗。
参考文献
1 Dougados M ,van der Linden S, Juhlin R et al .Arthritis rheum,1991;34:1218-1227
2 Amor b,Dougados M,Mijiyama H. Rev Rheum Mal Ostcoartic ,1990;57:85-893
3 Estevez eC,del Mazo AC, Gomariz EM,J Rheumatol,1995;22(2):246-251
4 Dreyfuss P,Michaelsin M,Pauza K et al .Spine,1996;21(22):2594-2602
5 Bollow M, Braun J, Hamm B et al Radiology,1995;194(2):529-536
6 Braun J ,Bollow M,Seyrekbasan F et al .J Rheumatol,1996;23(4):659-664
7 Bollow M ,Braun J ,Taupitz M et al .J Comput Assist tomogr,1996;20(4):512-521
8 Hanly JG,Barnes DC, Mitchell MJ et al .J Rheumatol,1993;20(2):2062-2068
9 Cuellar ML,Espinoza LR. Curr Opin Rheumatol,1996;8(4):288-295
10 Smedegard C, Bjork J,Br J Rheumatol,1995;34(Suppl 2):7-15
11 Taggart A, Gardiner P, McEvoy F et al .Arthritis rheum,1996;39(8):1400-1405
12 Dougados M, van der Linden S, Leirisalo RM et al .Arthritis Rheum,1995;38(5):618-627
13 clegg D, Reda K, weisamn MH et al .Arthritis Rbeum,1996;39(12):2004-2012
14 toussirot e,Wendling D.Rev Med Interm,1996;17(4):333-339
15 yamane K,Saito c,Natsuda H et al .Intern Med,1993;32(1):53-56
16 greemers MC, franssen MJ,van de Putte LB et al .J Rheumatol,1995;22(6):1104-1107
17 sadowska wM,Garwolinska H, Maczynska RB. Scand J Rhumatol,1986;15(3):259-264
18 storek J Glaspy jA,Grody WW et al .Am J Hematol,1993;43(2):139-143
19 Maugars Y, Mathis C, Berthelot JM et al .Br J rheumatol,1996;35(8):767-770
20 Fortin JD,Dwger AP,West S et al Spine ,1994;19(13):1475-1482
21 Mantell BS. BMJ,1978;8:90-91
(收稿:1998-03-15)
录入:邰燕
校对时间:2000-03-11李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