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全国名中医丁书文教授,虽然已近80岁,但身体健康,精神抖擞,保持着极高的工作热情。笔者有幸采访丁书文教授,聆听老先生讲授其有关健康长寿的观点。
丁书文,男,全国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博士生导师,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近60年,擅长心血管内科疾病治疗。丁老对于中医养生保健有着独到的见解,尤其是以清为补、以通为补和以调为补的“养生三观”是其健康长寿的妙法。
以清为补
丁书文反对平时滥用冬虫夏草、人参、西洋参、鹿茸等补药。他常告诉患者,想吃补药也不要吃很多,吃一段时间停一停。这些补药不是粮食,不要盲目听信一些网上的不实宣传。丁书文指出:“正常情况不需要吃保健品,现代人的体质是以实证居多。真正气血不足的,像新中国成立以前的那种因为饥饿而导致气血虚弱的人很少,现代人多是营养过剩,痰湿体质、湿热体质的人很多,所以应该以清为补。”
由于现代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导致阳盛、痰湿、湿热体质人群增多,疾病谱也发生了改变,相较于新中国成立以前,现代人的疾病多以热证、实证居多,妄用补药,更会助阳化热动火,甚至变生热毒。如今人参、西洋参、黄精、鹿茸、虫草等中药保健产品受到全民热捧。丁书文说,中药不加辨证,盲目长期大补,只会适得其反。“清淡饮食,不妄补”,是以清为补的关键。丁书文指出,对于体内火热较盛的患者,可以适当采用菊花、金银花、淡竹叶、连翘、栀子等中药代茶饮予以清热,热祛体健,亦是清补妙法。
以通为补
《金匮要略》开篇即言:“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黄帝内经》亦有言:“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人身生理健康的基础就是气机通畅,无阻碍壅滞。现代人生活压力日趋增大,快节奏的工作生活方式,导致各种神经系统疾病普遍发生。据世界卫生组织2017年发表的报告显示,全球已有超过3亿抑郁症患者,这一类人群应该格外重视调畅气机,疏解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
另外,通补还要注意保持大便通畅。高热量饮食、不良饮食习惯等,常常会导致便秘。近些年来便秘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老年人十分普遍,这类患者要通畅脏腑气机,注意通便,养成每天按时、规律排便的好习惯。保持体育锻炼和健康饮食习惯是改善便秘的良法。
总之,以通为补的关键,在于脏腑气机的通畅,包括情绪的舒畅、饮食消化的正常等多个方面。
以调为补
丁书文日常除了修身外,亦十分重视修心。他每天看报读书,汲取各类知识,博学而不泥古;练习书法,培养兴趣爱好,陶冶情操;摄影散步,亲近自然;早睡早起,规律作息;以一个积极乐观奉献的心态,享受每一天。修身、修心就是丁老以调为补的核心。
丁书文同时指出,人应该顺应自然界的规律,顺时调养,要调节人体自身的生理状态,动静相宜,劳逸结合。《黄帝内经》言:“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是值得遵循的健康法则。
以清为补、以通为补和以调为补的养生三观,就是丁书文长期以来保持身心康健的三大法宝,也是值得当代人学习的宝贵经验。 (姚鹏宇)
|